小米汽車自上市以來就備受關注,最近消息也一直不斷。
4月23日,雷軍在小米投資者大會上宣布,截止到4月20號,小米SU7(參數丨圖片)鎖單量超過7萬臺,2024年小米SU7交付目標超過10萬輛。
要知道,“10萬輛”被認為是新造車品牌的生死線。參考來看,小鵬汽車達成10萬輛銷量的用時35個月,蔚來比小鵬汽車提前了1個月,理想汽車用時24個月,而如果小米汽車成功完成目標,將是創造歷史的存在。當然,目前談論小米汽車的目標還為時尚早。
有意思的是,此前花旗銀行通過調研預估小米SU7的交付量4月約5000-6000輛,全年交付量約5.5-7.0萬輛。對于上述報告,小米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中國區市場部副總經理徐潔云回應稱,這一信息可能偏差較大。“花旗對小米SU7的銷售火爆情況可能預估不足。過去幾周,我們的訂單還在持續增加,我們也在全力提升交付能力”。
4月18日,雷軍在小米北京交付中心進行了一場長達兩小時的直播。直播間內,最重磅的消息莫過于標準版與PRO版已開啟交付,比此前SU7上市發布會公開的時間提早了10天,于18日下午在北京和深圳兩地開啟交付。與此同時,雷軍對于小米SU7的表現相對滿意,他認為第一階段的成果已初顯,雖然交付速度尚待提升,但實際銷量已遠超初期預期,高出3至5倍。
去年底,雷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小米SU7肯定有預期,但汽車的確很復雜,特別擔心一上來不火,大家都不買;更擔心的是如果大家都來買,這一等要等一兩年,肯定會被罵慘了,這背后都是各種很焦慮的情緒。”雷軍表示,小米造車未來的目標是爭取15-20年內進入世界前五,自己將有1/2的時間投入到造車上,汽車也將是牽扯個人經歷最大的部分。當然,這一目標充滿挑戰,需要時間和市場的進一步驗證。
據汽車博主“孫少軍”透露,小米汽車已經緊急提升產能,日產增加到400輛以上,月產達到萬輛左右,全年產能需求提升至12萬輛。對于雷軍而言,與其擔心小米SU7的訂單量,更應該擔心的是產能,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訂單流失的情況。不過,雷軍也在昨日回應了這個問題,“如果實在著急購車,國內新能源汽車都不錯,比如智界S7、蔚來ET5、小鵬P7系列等,大家也可以考慮選購!”
盡管雷軍認為小米SU7在“第一階段肯定算成功”,但自上市以來,小米汽車也因種種問題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例如未交付就掉漆、保費堪比50萬油車、因剎車片面積問題遭質疑等,雷軍在直播間坦言“小米汽車火得讓自己提心吊膽,幾乎每一個細節都要用放大鏡看。”
此外,小米汽車與“友商”也摩擦不斷。4月8日,智己L6因標錯小米SU7參數而遭到小米汽車三連反駁,最終智己汽車多次發文致歉才得以平息。4月16日,一位極越汽車員工自曝購買小米SU7后被原公司強制辭退,后極越汽車回應該員工嚴重違反公司的勞動紀律和制度,在工作時間從事與公司事務無關、且明顯有悖于其本職工作職責和職業道德的行為,與其購買SU7并不存在任何關聯。
雷軍曾表示,小米不得不造車,因為車在風口上,小米想要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就必須獲得流量,而風口上的車就能提供足夠的流量。因此,小米造車領域是一個被逼出來的選擇。對小米汽車來說,首款車型的量產已經實現,訂單也遠超市場預期,但這只是第一步,小米想在眾多新能源車企中殺出一條路,必定面臨著很多的困難需要去克服。
來源:汽車行業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