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之間的聯盟和對抗往往充滿了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就是如此。
伊朗從1978年推翻巴列維王朝后基本就與以色列就是死敵,而那些與以色列打了許多年的敘利亞、黎巴嫩,甚至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都是伊朗的小弟。在巴以沖突中,以色列明顯是吃了大虧,計劃10天趕走巴勒斯坦人,結果打了半年硬是啃不下來。于是最近伊朗與以色列相互禮節性的打了一輪,差不多就是高手過招點到為止了。 伊朗晚了十幾天才襲擊以色列,可以理解為不想擴大戰爭,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面對美國與以色列,伊朗無論是經濟壓力還是軍事壓力都很大。但以色列是中東小霸,為何也如此隱忍呢 ?其實有以下幾個因素:
伊朗襲擊以色列
胡塞武裝原本只是也門的一支反政府武裝,日子并不好過,但在2011年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發動阿拉伯之春的顏色革命后,突尼斯、利比亞、敘利亞、阿爾及利亞、也門、埃及等紛紛中招,胡塞武裝忽然有了翻身做主人的機會,以至于2015年美國協調沙特等十幾個個國家組成聯軍都沒能消滅。
這一仗胡塞武裝打出了名氣,直接做大做強了!這種現象不止一次,無論塔利班、ISIS還是基地組織,本質上都是美國扶植起來的。
胡塞是什葉派武裝,什葉派也門還有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的阿薩德家族、黎巴嫩的真主黨。這些國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反美。伊朗很自然的成為幕后大哥,于是就有了2024年胡塞武裝封鎖紅海,對美國騎臉輸出的壯舉。
美國并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因為阿富汗把美國搞怕了,美國的軍事重心也不在胡賽身上。
塔利班是美國親手培養的,用于反蘇聯的恐怖組織,誰能想到卻在2001年撞擊世貿大廈。這其中的苦,美國清楚得很,又說不出來。
一定意義上美國的胡作非為不僅培養了敵人,也作踐了自己。如果美國在中東大打出手,美國及其盟友面對可不止伊朗一個敵人,而是包括胡賽、塔利班、黎巴嫩的真主黨、伊拉克民兵等一堆軍事力量。
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美國無論在經濟、科技還是軍事上盡顯頹態,這直接影響了美國的政治影響力,對美國及其北約的霸權打擊更是厲害。因此中東正在發生著悄然無聲而又極其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中東的角逐。
美國霸權的衰退是中東最大的變量,給了沙特、伊朗、土耳其等許多中東國家一個重新平衡國家安全的機會,而沙特主動加強了與中國的關系則是最為亮眼的。早在2010年,半島的談話欄目《檔案》就制作了一期《中國與阿拉伯——由絲綢之路到絲滑外交》,在錄制現場還擺了一道中國屏風作為背景,并廣邀各類人物參與發表意見。
沙特一直是美國的取款機,幾乎清一色的美式裝備,而且美國在沙特有駐軍,這么好的關系為什么主動與中國搞好關系呢 ?很簡單,美國只會破壞,其軍事力量并不能促進沙特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反而像割韭菜一樣不停地刮油水。
美國與沙特同床異夢,很大的原因是美國只從霸權的角度考慮自身利益,卻忽略了沙特與其他盟友的利益。當卡舒吉案發生時,特朗普割起韭菜來那個狠勁,逼著沙特采購了1500億軍火才強制壓下來。雖然昏招是沙特自己做的,但美國的行為必然會影響兩國關系。
卡舒吉案讓美國狠狠的宰了沙特一刀,換來1500億軍火生意了
美國在中東不僅政治影響力降低,而且軍事實力也衰退嚴重
2021年8月15日,美軍及其北約部隊從阿富汗撤軍后,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民兵組織表現極為活躍,美軍事實上已經無法按住中東這口熱鍋。
還有就是,為什么塔利班永遠都殺不完 ?因為得到了阿富汗百姓的支持。雖然美國把塔利班定性為恐怖組織,但美軍在阿富汗更可惡,帶來的平民傷亡與經濟掠奪更大。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塔利班重返坎大哈是阿富汗人民用十多年的時間做出的選擇,阿富汗人民最有資格控訴美國的暴行。
伊朗是一個164.5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中東第二大國家,人口8100萬。以色列僅2.5萬平方公里,人口979萬。數字的差異就是戰爭潛力的區別,更何況伊朗是中東工業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在煉油、鋼鐵、電力、汽車制造、機械、食品加工、建筑建材、電器、化工、冶金、造紙、水泥等方面一應俱全。相應的,軍事工業從子彈、炮彈到軍艦、飛機和導彈都可以自己生產,而且自成體系,其工業實力比印度還強。伊朗最不怕的就是打消耗戰,因為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但以色列卻不行,以色列連大規模的鐵礦都沒有,打起消耗戰只能繞半個地球從美國進口。美國連阿富汗都吃不下,還能吃得下伊朗 ?整個中東的美軍基地也耗不起。
伊朗雖然在高端軍事武器上比西方有不小的差距,但戰爭向來比的是綜合實力,一旦打起來,能把以色列活活耗死,也能把整個中東的美軍基地耗死。
在所有的因素中,中國的崛起是最讓人意外的,也是最讓美國難受的。世界就那么大,市場就那么多,空間就這么擠,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就意味著美國經濟的低迷,中國工業的快速進步意味著美國工業的停滯,而中國經濟體量的增加,很快就讓美國在亞洲如坐針氈,因為我們已經是一頭大象。
經濟上,2013年至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9.3萬億元增長到121萬億元,年均增長6%以上,按年平均匯率折算,換算成美元,經濟總量達18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達到了美國GDP的70%。
工業上,以汽車為例,2014年我國汽車產銷2372萬輛,到了2023年,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016萬輛和3009萬輛,這是國務院的準確數據。對比西方發達國家,法國2021年汽車產量僅92萬輛,德國2021年生產320萬輛,韓國316萬輛,印度363萬輛,日本662萬輛,美國1550萬輛。
在科技領域,中國在美國的幫助(制裁)下,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所有資源,在量子科技、火箭技術、探月技術、大飛機等均有建樹,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工業體系最完善的國家,沒有之一。極大得促進了內循環,提升了經濟與工業的韌性;
在軍事領域,航空母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造,中國也是全球第二個擁有兩款隱身戰斗機國家,連空中預警機都有空警200、500與2000三個型號。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增強,根源于我們工業體系的強大。
以預警機和軍艦常用的相控陣雷達為例,體積小、功率大,普通器件無法適配雷達的TR組件與射頻模塊,只有氮化鎵才能實現。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氮化鎵器件生產國 !這就是中國雷達技術發達的原因之一。
美國國力的衰退是以色列無法強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美國衰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經濟衰退與工業空心化兩個大方向。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說白了就是個大公司,追求資本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對利潤低的基礎工業,與成本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自內心的討厭,哪有祖宗們搶劫舒服呢 ?所以這兩大產業都轉移到了亞洲。其實美國也曾經是全球芯片制造技術最強的國家,1971年第一塊商用處理器就是Intell生產的,90年底依然強大,甚至1996年生產出全球第一塊12寸晶圓。
在80年代,為了應對日本的芯片制造優勢,美國決定只負責設計,讓亞洲國家如韓國、臺灣進行代工。
2000年后,隨著美國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亞洲崛起,美國的芯片制造產業不再具有商業優勢,于是徹底躺平,幾乎整個制造產業鏈都轉移到亞洲了。
芯片產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因為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又是高科技企業,工業鏈的方方面面都會涉及。
工業空心化對大飛機這種傳統優勢產業也帶來了問題:
2018年和2019年兩起737 MAX 8型客機墜毀事故造成近350人死亡;
2024年1月5日晚些時候,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MAX9在俄勒岡州上空3英里處起飛后不久就爆艙,炸毀了一扇窗戶和機身的一部分,造成了一個大洞,迫使飛行員緊急降落,其174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戴著氧氣面罩返回;
2024年4月5日,該公司旗下一架載有154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37-800型客機因發動機起火被迫取消飛行;
2024年4月7日,一架飛往得克薩斯州休斯敦的波音737-800型客機在起飛過程中,發動機罩發生脫落;
波音的股票一落千丈
工業空心了,那么經濟又是怎樣呢 ?美國曾經是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因此金融無論怎么玩都不虧,畢竟美元是世界貨幣。但來錢快就容易躺平,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1年美國第一、二、 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2%、18.6%和80.2%。
因為通脹厲害,缺少輕工業產品,美國居民消費指數直線上升,再過幾年估計美國就能和蘇聯解體時相比了。
2022年5月,美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分別達到8.6%和10.8%,均處于40多年來的高位。總體來看,美國通脹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漲價范圍廣。當前從生產到消費、從商品到服務,美國各個領域的價格全面上漲,美國能源、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分別達到34.6%和10.1%。即使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美國核心CPI同比上漲幅度也達到了6%。其中,新車和二手車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6%和16.1%;日用雜貨價格同比上漲11.9%,創1979年以來最大漲幅;住宅租金上漲5.2%,漲幅為1987年以來最大。
二是漲價速度猛。次貸危機后美國通脹維持低位,尤其是核心通脹長期處于2%的目標水平附近。但2021年3月后,美國CPI和核心CPI同比漲幅分別超過2%并迅速攀升,漲勢之快超出預期。截至今年5月,美國CPI同比漲幅已連續6個月超過7%,核心CPI已連續5個月維持在6%以上。物價上漲速度僅次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時的漲速。
三是通脹預期久。通脹持續“爆表”使得美國通脹持久化的預期得到強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經放棄此前堅稱的“通脹暫時論”,稱“通脹可能需要比之前預期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我們的價格穩定目標”。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期也公開承認,去年預測通脹上升是暫時的判斷是錯誤的。紐約聯儲最新的調查也顯示,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脹的預期從6.3%上升至6.6%。
2022年,美國的通脹率達到了6.8%,是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意味著,美國的名義GDP中,有6.8%是通脹帶來的虛增。而中國的通脹率,僅為1.5%,遠低于美國。這意味著,中國的名義GDP中,只有1.5%是通脹帶來的虛增。
如果用實際GDP來比較, 2022年中國的實際GDP增速為3.5%,而美國的實際GDP增速僅為2.4%。這說明,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仍高于美國,而不是低于美國。實際上美國的GDP被高估了,而中國被低估了。
美國最想收割的是中國,可惜中國工業體系完善,金融管控的也非常好,只能收割一些花花草草,比如日本、越南與歐洲。 那么為什么死都不愿意降息呢 ?很簡單,美國自身產業空心化,一旦降息,壓出來的美元流向哪里 ?全世界哪里還有工業發達、社會穩定而且勞動人口多的地方呢 ?就是中國。降息之后美元必定會大量流向中國,助力中國的發展,這是美國打死都不愿意看見的。
綜上所述,美國的戰略方向是中國,因此絕不允許中東出大事。都說以色列是美國的爹,其實根本不是,美國只是被猶太人控制了,但軍工復合體始終是美國自己的,以色列只是美國霸權中重要的一環,因此極力保護而已,但當以色列與美國國家利益、戰略方向相沖突時,依然是能可以剎住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