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5日,原國民黨第三集團軍中將司令趙壽山歷經艱險,到達革命圣地延安。
毛主席得知趙壽山到訪后,親切接見了他,并笑著說道:“我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才把你給盼來。是想先休息一下,還是馬上投入工作?”
得到趙壽山想要立即投入工作的回答后,毛主席沉思片刻道:“彭老總、賀老總都想讓你過去,但我覺得你還是留在西北,輔佐彭老總處理西北野戰軍的事務,這樣如何?”
趙壽山曾是原國民黨中將司令,那他為何突然到訪延安?毛主席又為何讓他去西北野戰軍輔佐彭德懷工作?
1894年12月,趙壽山生于陜西省西安市渭豐鎮定舟村。原名趙生齡,13歲時喪父,母親含辛茹苦撫養六個子女長大成人。
出身貧困的趙壽山少年曾練習紅拳,16歲時考入陜西陸軍小學,辛亥革命爆發后轉入陸軍測量學校,畢業后參與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
1919年,趙壽山到達北京,在馮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擔任上尉參謀,1924年春加入楊虎城將軍的部隊。
后來楊虎城部發展為第十七路軍,趙壽山在十七路軍一待就是20年,從排長歷任營長、團長、少將旅長、十七師師長、三十八軍中將軍長。
讓趙壽山名字真正為國人所熟知的,還是1936年12月爆發的西安事變。
在西安事變爆發前夕,趙壽山就多次向老上級楊虎城將軍提出:“蔣介石如果來西安,必要時我們把他扣起來,逼他聯共抗日。”
在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楊虎城二位愛國將軍是主導者,那趙壽山就是西北第十七路軍城內軍事行動總指揮。
他指揮部下解除了城內的反動武裝,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有力配合張學良、楊虎城逼迫蔣介石聯共抗日。
西安事變后,趙壽山擔任渭北警備司令和十七師師長。不久,十七路軍被縮編為第三十八軍,下轄十七師和一七七師,趙壽山則擔任十七師師長。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正在江西廬山受訓的趙壽山向蔣介石請纓抗日。1937年7月27日,趙壽山率領十七師13,000名官兵乘火車到達河北。
不久北平淪陷,趙壽山率領十七師駐守在河北保定,在這里,他遇到了時任中央軍五十二軍軍長關麟征。
二位將軍針對當前局勢,準確分析保定很難堅守下去,倒不如從側翼打擊日軍,異常慘烈的雪花山之戰就此爆發。
在這場戰役中,十七師傷亡慘重,出征時13,000多人,最后只剩下不到2700人!
僅此一戰,趙壽山與十七師元氣大傷,被迫轉入后方進行休整。
1938年6月,三十八軍改編為三十一軍團,孫蔚如擔任軍團長,趙壽山升任第三十八軍軍長兼十七師師長,率部開往晉西南,隸屬于原十七路軍建制。
后經過休整,十七師接受第二戰區東路軍朱德、彭德懷指揮,配合八路軍粉碎日后發動的“九路圍攻”。
1938年11月,第三十一軍團改編為第四集團軍,趙壽山仍然擔任三十八軍軍長。1939年6月,三萬多名日軍再次進犯中條山,我軍盡管拼死防守,但無奈日軍炮火猛烈,傷亡慘重。
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想到了趙壽山,急忙命令趙壽山統一指揮中條山的三支部隊。血戰半個月后,趙壽山率領中國軍隊將日寇趕出中條山。
1940年10月,趙壽山隨第四集團軍調離中條山,擔任黃河洛陽至鄭州的河防任務。在這期間,趙壽山卻突然想到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并非趙壽山一時心血來潮,早在大革命時期,他就與西北地區的共產黨人趙葆華常有接觸。
1932年,他率領西北軍駐守漢中時,曾與紅四方面軍秘密合作,相互達成互不侵犯協定。
西安事變時,趙壽山第一次見到周恩來,并與他徹夜長談。這次談話,更加堅定了趙壽山抗日信念。
西安事變后,趙壽山率部隊駐防于陜西三原。期間,和任弼時、彭德懷、賀龍、徐向前、楊尚昆、陸定一等中共軍政領導人經常往來。
彭老總甚至與趙壽山單獨進行三天三夜的長談,對后者觸動很大。正是在這一時期,趙壽山有心想脫離舊軍隊加入中國共產黨。
為此,彭德懷還開玩笑說:“這是他通匪的證據。”趙壽山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不怕,我還要上山入伙。”
這可以看成趙壽山第一次向組織提交非正式的入黨申請書。
彭德懷將趙壽山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消息匯報給毛主席、周總理,二位偉人立即派人轉告趙壽山,批準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由于趙壽山沒有履行加入我黨的手續,所以當時沒有取得正式的組織關系。
1937年底,趙壽山率領部隊從陜西過黃河休整,途經陜北時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毛澤東向他提出“培養干部,改造部隊”的建議。
趙壽山在延安還與朱德、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共領導人徹夜長談。在返回西安前,毛主席親自交給他一個密電碼本,約定以后互相聯絡。
后來,趙壽山又一次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次經毛主席批準,趙壽山為中共“特別黨員”,黨齡可以從1936年西安事變后算起。
只是為了隱藏身份,趙壽山“特別黨員”的身份是處于絕對保密的。
(在那個年代,不止趙壽山一人為“特別黨員”。從中共二大到八大,由黨中央直接接觸的黨員還有葉挺、郭沫若、許廣平、沈雁冰等人都是“特別黨員”。)
成為正式的中共黨員后,趙壽山備受鼓舞,立即去除一些舊軍隊中的不良風氣。
1944年,趙壽山被蔣介石調至甘肅武威,擔任第三軍團軍總司令。看似被蔣介石重用提拔,實則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只是一個虛職。
蔣介石選派他的一個中將組長擔任副總司令,還派一個憲兵連駐扎在甘肅武威,日夜監視趙壽山。
趙壽山就這樣在甘肅待了兩年,整日無所事事。直到1946年8月,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部被撤銷,趙壽山利用蔣介石批準出國考察之際,從河北進入解放區。
1947年3月,趙壽山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到達革命圣地延安?;貧w黨組織后的趙壽山,在西北野戰軍任副司令員,輔助彭德懷工作。毛主席之所以會把趙壽山分配到西北野戰軍,原因也不復雜。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趙壽山就曾經與朱德、彭德懷等八路軍領導人有過密切合作。
八路軍領導人對于指揮得當,且身先士卒的趙壽山印象很深刻,從那時起就生出了想與之共事的念頭。無奈趙壽山是中共“特別黨員”,一直留在敵營潛伏。
此番回歸組織,彭老總、賀老總都向毛主席“要人”。毛主席考慮到趙壽山是陜西當地人,留在大西北協助彭老總一起工作,必將事半功倍。
新中國成立后,趙壽山先后擔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陜西省省長,1959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65年因病去世。
趙壽山雖然出身舊軍隊,但在楊虎城將軍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以及常年和共產黨人、進步人士交往的大背景下,他早已經看清國民黨反動當局與蔣介石的真實嘴臉,心中認定只有中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才能帶領人民通往光明。
正是因為趙壽山思想覺悟高,且很早就領悟到革命真諦,所以他在國民黨軍中任職期間始終忍辱負重,通過工作上的便利,為黨組織辦了很多實事。
作為一名直接參加過西安事變這樣重大歷史的人物,趙壽山的一生不僅光明磊落,且于國于民都做出過重要貢獻,他必將青史留名、彪炳史冊。
參考文獻:
[1]陳子平.從將軍走上省長崗位的趙壽山——紀念趙壽山逝世50周年[J].陜西檔案,2015(06):28-30.
[2]袁志剛,袁靜.“革命的二桿子”趙壽山[J].黨史博覽,2013(02):22-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