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2 月1 日,紀念毛澤東同志“開發(fā)礦業(yè)”題詞74 周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會 上,朱訓部長發(fā)出致全國礦業(yè)工作者的賀信。在賀信中,他寫道:“2023 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地礦局第六地質隊重要回信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啟動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激發(fā)礦業(yè)市場活力的一年。”
>朱訓《找礦軼事》封面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一個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的物質來源。新中國成立前夕,舊中國從事地質調查和研究的技術人員只有200多人;破舊鉆機僅有14臺,30多年鉆探進尺只有17萬米;1∶300萬的中國地質圖竟然有2/3是空白,至于更大比例尺的地質填圖,也只在極少數(shù)地區(qū)做過點滴工作。新中國成立伊始,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是黨和國家重要、長期而急迫的任務。而查清我國礦產資源“家底”,乃是國民經濟恢復和建設的先決條件。毛澤東主席指示:地質工作搞不好,一馬擋路,萬馬不能前行。
1950年2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國駐蘇聯(lián)大使館為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勘探系學生任湘題寫了“開發(fā)礦業(yè)”四個大字。從此以后,“開發(fā)礦業(yè)”成為一代又一代地質礦產勘探工作者的精神引領。也正是在1950年2月,朱訓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工廠管理系冶金班學習。雖然他當時還未年滿20歲,但已是一位有著4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那時的他,應該沒有想過“開發(fā)礦業(yè)”會成為他矢志不渝的終生追求,而“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早已深深根植進他的血脈中。1952年9月,朱訓前往蘇聯(lián)諾沃切爾卡斯克工業(yè)大學(今南俄理工大學)學習地質勘探,這時他才把為祖國“開發(fā)礦業(yè)”作為終生的奮斗目標,即使耄耋之年,依然在思索如何為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于是,就有了這本《找礦軼事》。
>1952年秋,朱訓于蘇聯(lián)諾沃切爾卡斯克工業(yè)大學(今南俄理工大學)
地質勘探系學習時留影
《找礦軼事》是朱訓在近半個世紀地質找礦生涯中親身經歷的21則軼事。這些軼事按其內容性質分為六章:第一章記錄一項重要改革,第二章講述兩個重要發(fā)現(xiàn),第三章講三度勘探會戰(zhàn),第四章梳理四大找礦成果,第五章回憶五次成果預測,第六章總結六條奏效建議。寫到這里,插一段在編輯《找礦軼事》時的小插曲。編輯書稿時,看到“近半個世紀地質找礦生涯”時,覺得如果從朱訓部長1952年開始學習地質勘探專業(yè)算起到他2004年離休,應該是超過了半個世紀的。因為本書第五章第一節(jié)的“成功預測在毗鄰蘇聯(lián)阿爾泰的新疆境內可能找到大銅礦”,這是部長留學蘇聯(lián)時期的事情,所以我認為部長的找礦生涯應該從1952年留學蘇聯(lián)開始算起。而且部長離休后,依然在為找礦工作忙前忙后。于是我和部長商議,把“近半個世紀”改為“半個多世紀”,但部長堅持用“近半個世紀”。這個小插曲讓我感受到了部長的謙遜品格。
《找礦軼事》篇幅不長,僅10萬余字,但卻言簡意賅地總結了朱訓近半個世紀地質找礦生涯中的找礦成就,這些既包括朱訓的找礦實踐工作,如“第三章 三度勘探會戰(zhàn)”“第四章 四大找礦成果”等;也包括他對找礦理論的思索,如“第一章 一項重要改革——礦產勘查階段劃分改革”“第二章 兩個重要發(fā)現(xiàn)”的“第二節(jié) 發(fā)現(xiàn)階梯式發(fā)展是礦產勘查工作的客觀規(guī)律”,等等。這些找礦成就,任何一個部分單獨拿出來,都可以大書特書。如“第三章 三度勘探會戰(zhàn)”的“第三節(jié) 德興銅礦地質工作會戰(zhàn)”。這次以朱訓為總指揮兼黨委書記的會戰(zhàn),于1975年6月開始,從全面開展工作到完成地質報告初稿,不到3年時間,取得了相當于新找到7個大型銅礦(當年大型銅礦的標準是50萬噸)的地質勘探成果,超額260%完成了會戰(zhàn)預期增長的儲量任務;節(jié)約了原設計勘探工作量7%;提交了《江西德興斑巖銅礦》等3篇研究報告;查明了10種左右的伴生礦產可綜合利用,其中金、銀、鉬、錸、硫獲得的儲量均達到大型或特大型礦床標準;解決了礦山大規(guī)模擴建亟待解決的資源問題和地質問題,提供了為引進國外新技術談判所需的地質資料;為江西銅基地建設,早日扭轉我國銅完全依靠國外進口的被動局面作出了貢獻。德興銅礦至今依然是我國的重點銅礦之一。又如,“附錄1 就礦找礦論的實踐效果與理論意義——紀念就礦找礦論誕生40周年”中提及的“就礦找礦理論”。“就礦找礦”是運用唯物辯證法關于世界普遍聯(lián)系的原理開展的一種找礦方法。朱訓于1982年5月7日在《地質報》發(fā)表《論就礦找礦》,第一次將就礦找礦從哲學層面上提升到理論高度,提出這既是礦產勘查工作中在已知找礦線索地區(qū)開展找礦的一種重要找礦方法,更是礦產勘查工作的一條重要指導方針。2023年10月,朱訓的“就礦找礦理論”榮獲自然資源科技進步獎特別獎。這說明“就礦找礦理論”對我們今天以至未來的找礦工作依然具有指導作用。
>1991年,朱訓(右二)和新疆阿勒泰地區(qū)領導在阿舍勒銅礦考察后,
指出該礦有特大型銅礦遠景并布置了下一步銅礦勘查工作
朱訓部長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么大的找礦成就,與他勤于思考、善于總結、不斷創(chuàng)新密不可分。比如,“第一章 一項重要改革——礦產勘查階段劃分改革”,部長將礦產勘查階段的劃分從蘇聯(lián)引進的“四分法”方案改革為“三分法”方案,這對我國的礦產勘查工作具有深遠影響:一是有利于明確每個找礦階段的目標任務;二是有利于對找礦對象客觀情況進行深化認識;三是有利于節(jié)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四是有利于提高找礦工作效率。
此外,朱訓部長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yǎng)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他從1950年2月進入中國人民大學開始系統(tǒng)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來,學習和研究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工作實踐成為他一生的追求。1991年,他到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高級干部班學習,按照中央關于學習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2年來礦產勘查工作的經驗時,逐步形成了有關找礦哲學方面的若干理論觀點。中共中央黨校畢業(yè)后,部長再接再厲,經過深入的思考與研究,于1992年完成《找礦哲學概論》專著。1992年該專著的出版,標志著找礦哲學這門新的學科的創(chuàng)立。找礦哲學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應用哲學研究的先河,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新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決策科學的有機結合摸索出一條新的途徑。此后,在朱訓部長的帶領下,找礦哲學及地學哲學研究蓬勃開展,學術活動定期舉行,學術成果不斷發(fā)表和出版,為“開發(fā)礦業(yè)”、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不斷奉獻自己的力量。
>1976年,朱訓(右二)在江西德興銅礦與會戰(zhàn)指揮部地質戰(zhàn)友們合影
礦產資源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fā)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2023年7月11日,自然資源部宣布,將全面啟動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激發(fā)礦業(yè)市場活力。2023年,朱訓部長完成《找礦軼事》,在新征程中又立新功。朱訓部長在《找礦軼事》中,梳理和總結了自己近半個世紀在找礦實踐和理論方面的豐厚成果,如他的就礦找礦理論、找礦哲學思想等,對當前我們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仍具有指導意義。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guī)劃的關鍵一年。已是94歲高齡、有著78年黨齡的朱訓部長,不忘初心,依然在路上,依然在不斷開拓、不斷探索。愿《找礦軼事》能為我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貢獻一份光與熱,也盼朱訓部長能再出新作,為祖國“開發(fā)礦業(yè)”大業(yè)再立新功!
作者: 柳 青 王玉平
編輯: 張佳楠
排版: 張佳楠
審核: 刁淑娟
官網: https://kpwhbjb.cgl.org.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