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師很用心,在批改作業(yè)時,除了結合內容寫評語外,還會寫一些特別的評語,比如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可愛的表情包,老師用這樣的方式和學生互動就是想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而學生呢,一般會很期待看到老師的“評語”,也會因此更好地去完成作業(yè),有的學生甚至也會畫一個用表情包回應老師。
很多時候師生之間就是這樣,老師從作業(yè)中看到了學生認真的態(tài)度,就會感覺到自己的付出被認真對待了,所以就會更加認真地對待學生,會花更多的心思激勵學生。
這一個個或可愛或調皮的表情,似乎在告訴我們老師有多么愛她的學生,我們可以想象到學生收到作業(yè)后有多么驚喜。
一個老師也喜歡給學生畫表情包,可是當她把自己畫的表情包分享在網上的時候,卻被很多人說不合適,這是為什么呢?暫且稱這位老師為楊老師吧。
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寫得不認真,字跡有點潦草,楊老師就讓學生“認真點”,同時畫了一個人臉表情包,看著挺有意思的。
了解的人可能知道,這個表情包叫“龍圖”,在網上特別火。
網上的“龍圖”基本上是黑白的,表情呆萌,腦袋很大,耳朵突出,幾乎沒有脖子,手勢各式各樣。網友們會根據聊天場景的需要給其配上各種幽默詼諧的文字,比如“你也想高龍一等”“你很帥,但比我差一點”。
學生好像很喜歡楊老師這樣做,紛紛和老師互動,表現得很活躍,有的用文字回應,有的也畫了表情包回應老師,一個學生也畫了“龍圖”,簡直和網上的一模一樣,楊老師還回應了一句“太強了”,并配了“抱拳”的表情包,師生你來我往,氣氛特別融洽。看得出來,楊老師對工作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學生相處得也很好,學生也覺得老師很和藹可親。
但有的網友說老師給學生畫表情包當然很好,但畫“龍圖”不太好。
有人說這個“龍圖”表情包是網暴的產物。不能因為它現在的含義已經不是以前的意思了就可以用,它始終代表著曾經某個被傷害的人的過往,即使很多人用,老師也最好不用,因為它可能會無形中促使學生濫用網絡用語或者表情包。
不過,也有很多學生朋友覺得楊老師很可愛,認為現在“龍圖”已經是一個現象級符號了,背后的故事其實沒那么重要了,想用就可以用,沒什么不合適的。
可能很多人和楊老師一樣,只知道這個表情包,也曾使用過,但并不知道它怎么來的。楊老師看了網友的留言,才去搜了搜它的來源。
原來,龍圖表情是有原型人物的,他姓龍,就叫他龍哥吧。有一次龍哥在某個小群體內的發(fā)言得罪了一個人A,A就找了一群人P圖“反擊”,這個圖就是“龍圖”。后來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便發(fā)展成了較大規(guī)模的網暴,再然后雙方就和解了。情況大致如此。
現在的“龍圖”已經被解構了,只剩下抽象和玩梗,經常出沒于各大聊天場景。即便如此,楊老師表示以后再也不會使用這個表情包了,也會給學生講講它的來源。
老師能花心思激勵學生,是對工作對學生認真負責的表現,很多人覺得對于這件事我們不必苛責。不過有人覺得老師對于網絡上的東西還是要認真辨別、謹慎使用,不然可能會弄巧成拙。
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