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到底算哪一國人?”
4月27日,重慶規劃展覽館門前,兩位年輕的女子身著和服,翩翩起舞,仿佛櫻花飄落,卻沒想到激怒了圍觀的大爺大媽。
“小姑娘,你們這是干啥子嘛?”一位大媽急切地問道,顯然對這兩位“櫻花妹”的打扮感到不解和憤怒。
這兩位“櫻花妹”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何不妥,還以“穿衣自由”為由進行反駁。
其中一個戴頭巾的男子在人群中被憤怒的大爺推搡。
穿衣自由是沒錯,但咱們也得分場合不是?在博物館門口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穿和服跳舞,難免讓人聯想到那些不愉快的歷史。
作為曾經遭受深重災難的重慶,日軍的轟炸陰影還沒消散。
這場持續五年半之久的轟炸,特別是1939年至1941年間那三年的大規模戰略轟炸,給重慶人民帶來了無法言說的苦難。
日軍飛機不僅針對軍事目標,更是對居民區和繁華商業區進行了無差別的攻擊。更令人發指的是,他們還大量使用了燃燒彈,將市區的房屋付之一炬。
三萬無辜的亡魂,他們的血還未冷,那段歷史的傷痕也遠遠沒有愈合。
許多重慶市民都加入了勸阻的行列,大家情緒都比較激動,不準她們走,最后報警處理,帶走了這三個人。
警方也迅速介入,表示:“27號的事情我們已經處理了,請大家放心。”
看到這,網友們坐不住了。
雖然穿什么衣服是每個人的自由 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是絕對不會碰這種日本衣服的。
對于某些人來說,穿和服只是圖一時新鮮,對于整個民族來說,遺忘是第二次傷害。
有網友說,其實她們也上網。也知道民族情結有多嚴重。但他們還是頂著這種被罵的風險穿了。而且穿出門了。這么做是不是讓我們往更不好的方向聯想?
在四川,在重慶,你可以不穿衣服,但是絕對不能穿和服,怎么對得起我300萬川軍好男兒。
確實,穿衣自由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在特定的場合和時間,我們也應該考慮到社會的接受度和民眾的情感。
重慶,這座曾經遭受過苦難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銘記著歷史的烙印。和服在這里出現,無疑觸及了人們敏感的神經。
兩位“櫻花妹”的舞蹈或許是追求一種藝術表達,但在選擇表達方式和場地時,還需更加審慎。畢竟,歷史不是兒戲,民族情感更不容輕視。
希望這次的小插曲,能讓大家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尊重個人自由的同時,也不要忘歷史和民族情感。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