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人開始“拋棄式裝修”,我們好像才真正找到家的存在。
以前裝修,總是盡可能考慮的長遠、細致,比如未來5-10年的規劃,是否將有新增家庭成員、是否需要適配聚會的大餐桌、是否有常來串門的親人朋友留宿,甚至是否增添些適老化設計?仿佛一次裝修就要將未來幾十年的需求全部囊括,殊不知這些“多慮”只是給我們自己增添了負擔。
于是不少人開始拋棄式裝修,拋棄一年中悉數上門親朋們的預制空間,拋棄遠未到來的兒童房過度預設,拋棄一次到位的刻板印象,將設計重心轉移回當下,踏實考量眼前居住需求。裝修,是個不斷認知自我,探索自我的過程,生活亦如此。而空間設計最該考慮的,也只是長久居住于此的我們自身。
平面布局圖
這套位于北京朝陽的57m2老破小,是一對新婚夫妻的婚房。剛剛邁入人生新階段,兩人對未來生活憧憬滿滿。
但面臨房子裝修,不禁開始多慮,在未來5年都用不上的兒童房是否要提前預制?一方認為裝修要看長遠計劃,否則三五年改一次費錢費力;另一方卻覺得寸土寸金,更要考慮當下居住需求,提前預制未必滿足未來需求,反而浪費了5年空間。
從基本情況來看,房子的原戶型是個一居室,南北各有一扇窗,而上一任的屋主為了改兩居在客廳隔出一間兒童房,結果就是只滿足了兩間臥室的需求,客廳夾在中間毫無采光,最終充當餐廳使用。廚房和臥室共用一條走廊,整體動線混亂,空間浪費的同時也喪失了居住舒適度。
結合兩人對書架、觀影陽臺、大客廳等相關需求,重新規劃的房子首先在衛生間進行了墻壁內推,拓寬走廊后剛好完善玄關功能;在原本未被利用的拐角空間隔出書房,滿足日常需求;同時將主臥客廳位置對調,完善動線實現客餐廚一體,實現一個靈動的成長型空間。
衛生間內推后拓寬的空間,給玄關柜、折疊凳、衣帽鉤等功能設置增加了余地,還滿足了愛好騎車、健身的男生的收納需求。洗手臺外移后,完善了三分離設置,高峰時間兩人同步使用互不打擾。
從玄關開始,房內所有空間都由一條L型走廊串聯,這個無法改變的路徑也成為了功能分區的主線。綠+白的拼花地磚,加上波打線的視覺引導效果,強調出空間的秩序與自然感,搭配木制穿鞋凳以及大顆綠植加持,入戶就能感受到歸家的松弛。為了增加采光,走廊與臥室相隔的墻面采用玻璃轉造景,引光入室。
洗漱區內部也做簡單分區,方便高效使用。
折疊窗完全打開時形成開放式空間,滿足日常辦公、閱讀、游戲需求,關閉后也能作為臨時獨立空間,不受打擾。
書房的部分,便是一開始提到的拐角空間,單獨隔出來后增加室內窗設置,保障通風采光的基礎上也增強了單獨空間的私密性。而這里,便是預留的一處成長型空間,根據現階段的書房需求布局,同時保留靈活性,未來也可以根據生活需求做調整,或許是榻榻米兒童房,或許是臨時客臥……
公區地面整體采取淺色墻面+深色地磚的組合,簡單不過時。
兩人都希望家是一個具備互動性的空間,衡量過整體動線之后,設計師將主臥與客廳位置互換,再把廚房隔墻拆除,形成如今的客餐廚一體多功能空間,同時增加咖啡角、書柜等需求點,合并后的空間不僅采光優越,也同時完成了兩人對公區交互感、觀景臺、寵物玩耍區等多重期許。
廚房依舊靠墻設置,L型操作臺囊括洗切炒,底部嵌入集成灶臺,上下吊柜盡可能完善收納空間,基本滿足兩人日常使用。餐桌位置原本的燃氣主管無法挪動,整體刷白后以綠植遮擋裝飾,也成為餐桌一道風景線。
沙發餐桌臨近,側墻設置斗柜收納咖啡器具,三區平行的高效空間布局,滿足了餐飲、交談、下午茶、閱讀、咖啡、擼貓等多種日常生活體驗和互動,高效組合功能區卻不增加繁瑣體量,非常適合小戶型。
兩人都是書蟲,家里有差不多500多本,除去書房空間外,沙發區右手邊的維松606置物架用來收納最近在看的部分,有藏有露的設計方便整理拿取。配合一些擺件、黑膠唱片機和音響,營造出愜意的休閑感。兩人在這聽聽歌看看書玩玩switch,周末放松最合適不過了。
客廳的陽臺留給了貓咪,安置下飲食用具、貓爬架、貓砂盆和一些綠植。若日后書房改作他用,書桌就會搬到這里,所以提前預留了電源和網絡。
對調后的臥室加上原陽臺,組合成現在的主臥室。整體的輕法式幾點,松弛感拉滿。拱形門洞、彩繪玻璃的雙開門、凡爾賽木地板、精致線條、白色奶油風,多重細節組合,傳遞出休憩空間的優雅浪漫。
當然,美觀的同時也沒有喪失實用性,玻璃材質的透光和裝飾性,讓空間絲毫不顯局促感。大面積的淺色基調呈現出自然的呼吸感,梳妝臺、單椅的深色點綴其中,主次分明~床尾靠墻設置整墻柜,不增添視覺負擔的同時完善儲物,日常衣物及床褥用品一并整理,柜門關起干凈整潔。
靠窗的位置,柔軟的布藝沙發加上柔軟紗簾,是個不錯的閱讀觀景臺。洗烘干機解決了洗與曬的問題,陽臺終于可以回歸賞景曬太陽的功能,愜意自在。
自此,這個57m2在完善兩人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兩人心中更為舒適的居住體驗。
裝修,或許從來不是一個盡善盡美的過程,而是平衡個性需求與整體需求后,邊住邊修的過程。因為家從來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住出來的。留下一個靈活的成長型空間,也意味著留下更多可能。
編輯|Kiki
設計與圖片來源|里白空間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