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語
作為曾在中國學習工作的泰國青年,海外自媒體博主張愛玲(Apinya)將對中華文化的熱忱與熱愛,轉化為豐富的融媒體產品和文化交流行動,她結合個人職業經驗講述中國科技和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她面向東盟國家青年分享中國多樣城市故事;她更積極投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文化交融與民心相通事業。張愛玲在Facebook、Tik Tok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向“Z世代”呈現真實的中國生活,分享自己在中國的文化體驗、生活感悟和價值觀,收獲25萬海外粉絲的喜愛與關注,成功地與東南亞的青年受眾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和交流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梁。
《泰國張愛玲——
中華文化傳播使者 引領海外“Z世代”世代共鳴》案例
一、傳播背景
張愛玲(Apinya)是一位泰國意見領袖,對中華文化懷有深厚的熱愛,致力于傳播中華文化、宣揚中國價值。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4年間,她觀察到很多包括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Z世代”年輕人,對當代中國了解甚少,其中還不乏受西方網絡媒體誤導而對中國抱有偏見的群體。
張愛玲在深入研究東南亞“Z世代”的文化背景與媒介使用習慣后,于Facebook、Tik Tok、Instagram、Lemon8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創建了個人賬號。她結合東南亞“Z世代”的喜好,將中華文化和中國價值與科技、旅游、美食、服飾等元素相融合,創作出大量富有吸引力和傳播力的帖文和短視頻。此外,張愛玲還積極投身于線上線下的各類文化交流活動,以泰國KOL的身份與中外“Z世代”青年交流,分享自己在海外社交平臺傳播中華文化的經驗與心得。
在這四年里,張愛玲在推動中外青年文化交流領域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廣泛認可,并榮獲了多項榮譽:她被授予了中國駐曼谷旅游辦事處頒發的“中國旅游推廣使者”稱號,其作品還榮獲了“龍騰九州 福暖四季”網絡中國節·春節短視頻優秀作品獎。此外,她還受邀在中國—東盟網絡達人大會、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主題活動、“你好,絲路”網絡國際傳播交流大會等主題活動中擔任發言嘉賓,彰顯了她在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價值方面的貢獻。
二、成果亮點及工作方法
(一)傳播中國科技和數字經濟,生動立體展現當代中國發展現實
通過實地探訪、親身體驗以及對比實驗等方式,張愛玲向受眾生動展示了中國科技和數字經濟的卓越優勢和便利性。例如,她在Facebook上分享的關于電子支付(刷臉、刷掌)、線上就醫診療、高鐵出行、無人駕駛出租車、新能源汽車以及AI數字人等內容,引發了東南亞“Z世代”,甚至泰國本地媒體和政府部門的熱烈討論和高度關注。許多粉絲紛紛留言表示,如果不是通過張愛玲的分享,他們無法想象中國科技和數字經濟竟能如此迅猛發展。
此外,張愛玲還積極與京東、百度、華為、小米等深受東南亞“Z世代”喜愛的中國科技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進行品牌推廣和產品體驗分享。她也積極參與品牌日、產品發布會、科技論壇、服貿會以及國際車展等各類活動,通過視頻直播以及高質量內容,讓海外網友沉浸式體驗中國科技和數字經濟在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旅游等各個領域的應用。
張愛玲走進京東亞洲一號物流園
(二)傳播中華文化多樣形態,分享城市故事
張愛玲結合東南亞“Z世代”的喜好,巧妙地將時尚、美食、旅游等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上創作發布一系列深受“Z世代”喜愛的短視頻和圖文內容,向廣大網友展示中華文化魅力。例如,她走訪了中國多地,講述了中國石油工人如何在新疆將克拉瑪依從一片灘涂蛻變為沙漠中的明珠城市;描繪了烏魯木齊多民族文化和諧共生的畫面等。這些主題內容引發了眾多“Z世代”網友的熱烈討論與共鳴,不僅傳遞了中華文化中平等、開放、包容的核心要義,還成功消除了部分群體對中國的文化偏見,極大地激發了大家對中華文化和美麗風光的興趣與向往。
有許多泰國的“Z世代”網友主動聯系張愛玲,表示他們渴望體驗北京的春節廟會,感受哈爾濱的雪景與冰燈,品味廣州的早茶與臘味,探尋福建這片他們祖輩曾生活過的故鄉。海外“Z世代”更紛紛向張愛玲咨詢如何在中國預訂酒店、乘坐地鐵、購買火車票以及使用微信支付等實用問題。
(三)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傳播,促“一帶一路”文化交融與民心相通
張愛玲深入學習和了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愿景以及已取得的顯著成果,積極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網、光明網、環球網等國內各大官方媒體和各地政府部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主動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文化交流活動,與多國青年共同致力于提升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Z世代”群體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例如,在2023年舉辦的“中國—東盟網絡達人大會”和“‘你好,絲路’網絡國際傳播交流大會”活動中,張愛玲不僅在自己的海外平臺上與近30萬東南亞及西亞(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區的粉絲分享了“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活動的內容、照片和視頻,更分享了自己作為泰國KOL的經歷。
張愛玲和英國網紅 Jason Richard Lightfoot 展示他們的剪紙作品
(四)建設個人社交媒體矩陣,打造個人影響力平臺
為了更好地覆蓋“Z世代”青年群體,張愛玲精心規劃并建立了個人社交媒體矩陣,每個賬號都有其獨特的定位、語言風格和發布頻率。如在Facebook平臺上,張愛玲專注于分析呈現中國的前沿科技與文化教育等;在Instagram平臺上主要展示其旅行經歷和個人生活;在Tik Tok平臺上專注于開展短視頻粉絲互動;在Lemon8平臺上主要分享中國潮流趨勢、青年文化、網紅景點等,成為泰國“Z世代”了解中國國潮文化的重要窗口。在運營過程中,張愛玲始終關注“Z世代”青年的興趣和需求,打造吸引力十足的多樣化內容,重視粉絲互動,善于聽取粉絲的反饋和建議,打造了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個人社交媒體矩陣。
三、傳播效果
張愛玲在Facebook、Instagram等新媒體平臺上創作關于中華文化、交通、科技、旅游等領域的優質圖文與短視頻內容。至今,其海外新媒體平臺粉絲總數已達25萬。張愛玲積極投身于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如東盟青年文化交流沙龍、網絡中國節等,受到多家海內外媒體、企業、官方機構的采訪與報道 。從實際效果來看,在張愛玲的粉絲群體中,東南亞地區的粉絲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約達70%。她的內容緊貼東南亞“Z世代”的文化背景和實際需求,深受當地粉絲的喜愛和追捧。
本案例由張愛玲(Apinya)推薦。
責編:李佳藤、謝曈、朱婷婷
美編:肖郁佳
“面向‘Z世代’青年的國際傳播案例征集評選計劃”是由人民日報社辦公廳、清華大學智庫中心聯合支持,環球網、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國青年報社攜手發起,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作為平臺支持的一項案例征集計劃。
經過業界與學界專家共同評審,共選出獲獎案例35個,包括“十大優秀傳播案例”“國家重大戰略議題類優秀案例”“中華文化傳播類優秀案例”“城市形象傳播類優秀案例”“品牌傳播類優秀案例”以及“國際意見領袖類優秀案例”等六個優秀類別,本篇推介案例出自“十大優秀傳播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