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早上,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的紅星美凱龍召開了一場會議,會上提到歐派的風波已經過去,會有新的人接手,最近幾天將恢復運營。
在劉肖(化名)看來,這是新經銷商已經談妥的信號,“因為他需要拿著與歐派的合作協議去跟紅星美凱龍那邊談租賃,如果沒有達成合作,租賃協議簽不下來,店面仍將處于封閉狀態”。
新經銷商的落定也意味著莆田歐派經銷商“爆雷”風波進入了新階段,但這并不代表問題徹底解決,尤其是對于拎包入住和整裝家居的客戶而言。
以陸華(化名)為例,在向歐派電商部的相關人員表達了整裝意向后,他的信息被分配至莆田經銷商黃某處,并與之簽訂了整裝家居的合同,但直到經銷商“爆雷”,他才知道黃某并沒有歐派家居的整裝授權,相關基礎工程是被外包給了第三方,并且他所支付的款項也沒有匯入歐派,而是進入了私人賬戶。
這樣的背景下,“陸華們”成了此次莆田經銷商“爆雷”事件中的“燙手山芋”,無人接手。
陸華也很委屈,他說自己是沖著歐派這個品牌才尋求合作,也是歐派電商部將自己分流給了莆田經銷商,既然這家經銷商沒有整裝授權,那為什么要這樣分配?至于資金最后有沒有流向歐派,客戶又要如何辨別?
帶著這些疑問,他奔走了半個月,并不斷在歐派的小程序上發起投訴,但截至目前仍沒有得到任何回應。陸華說自己搞不懂,整個事件中的問題明明出現在歐派與經銷商之間,買單卻是自己,他問記者“如果這不算欺詐,那是什么?”
01
又有經銷商“跑路”了
“我4月17日轉的賬,他5月1日就關門‘跑路’了,已經知道經營不下去,為什么還要我們簽約轉錢?”
最近這半個月,李列(化名)很焦慮。4月初,由于家中的一套新房需要裝修,李列找到了紅星美凱龍的歐派家居門店,12號支付了5萬元定金后,他在17日簽訂了合同并又支付了8.2萬元,合計達到總價款的90%左右。
由于是精裝房,李列的訂單中只包含了一些局部改造及定制家具,屬于拎包入住類客戶。按合同約定,這些產品要在6月5日交貨,并在7天內開始安裝和調試。
談到選擇歐派的原因,李列說自己此前曾委托歐派裝修過一套房子,當時合作得十分順利,裝修質量與工程效率都得到了他的認可。
信任基礎是他再次選擇歐派的主要原因,可這次的合作沒有進行下去。半個月后,那家門店“爆雷”了,而被這一“悶棍”打暈的不止是李列。
據了解,李列合作的那家門店屬于莆田市經銷商黃某,該店之外,黃某還在莆田市城廂區喜盈門國際大廈、秀嶼區萬達廣場各有1家門店,合共4家。隨著黃某資金鏈斷裂,這4家門店悉數“爆雷”,波及客戶逾百名。
徐穎(化名)是在喜盈門國際大廈門店付的款。今年2月,她下單了包括歐派櫥柜、衣柜等定制產品,分批合共支付了6萬元的定金,尚未簽訂合同,預估總價在9萬元左右。
后續溝通方案時,徐穎明顯感覺到設計師工作態度消極,方案一直出不來,“一會說放假了要去旅游,一會說搬家?!?月末,徐穎再次向設計師催促方案,卻被告知其已離職,隨后她找到店長,店長也說自己正在討要工資,“當時我一下就懵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徐穎才意識到黃某的資金出現了問題。
站在員工視角,“爆雷”的苗頭早已出現。
李夢(化名)是秀嶼區萬達廣場門店的銷售,一年時間里成交了35名客戶。由于績效要求、工作安排、薪資結構等時常變動,她在去年末提出離職,“很多事情讓我覺得這個公司不靠譜”。
離職后,李夢還有6000多元的工資沒有到賬,一直討薪未果。按其所言,黃某已經在上個月底將秀嶼門店的營業執照注銷,她打算和其他員工去法院起訴,但也擔心“萬一黃某宣布破產,這些工資是不是就要不回來了?”
被欠薪的人其實不在少數。有知情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黃某的整體欠款金額在100萬元左右,涉及三四十人,包括一些合作伙伴、一線工人、在職員工等。
前段時間,有一批處在游離狀態的員工找到黃某,他給大家簽署了一份欠薪函,承諾在5月5日之前把工資結清,到期仍沒有下文。
0 2
涉及金額超千萬
也有相對幸運的員工。新經銷商落定后,對部分一線及經營人員進行了返聘,這部分員工的欠薪由新經銷商承擔,沒有被返聘回去的需要自行聯系黃某處理。
客戶的處理方式與之類似,新經銷商只接手定制類客戶,即只涉及櫥柜、衣柜等零售產品的群體。
大約從5月10日開始,不少定制類客戶陸續接到新經銷商繼續履約的通知,但雙方需要簽訂一個協議,具體內容包括,合同訂單由歐派集團繼續投產生產,新經銷商負責物流送貨、安裝、售后;已交定金但未簽合同的客戶,按原訂單履約,定金不退不轉;因原經銷商導致的貨品配送延期、安裝延期,不得追究新經銷商的責任與索賠。
對于這一協議,有人表示“能理解”,并反饋稱,在簽署協議后的第二天,自家的訂單就有了進展。也有人心存疑慮,原因是協議只對新經銷商做了免責,但沒有提及其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他們質疑這是否屬于另一種形式的“霸王條款”。
徐穎也曾與新經銷商溝通過,她希望能夠在簽署這份協議的同時,將自己的合同一并簽訂好,這樣對具體設計方案和總價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只是她一直沒有收到新經銷商的方案報價單,“那萬一我簽了之后,新經銷商給我報價20萬,我是不是還得補個14萬的尾款?”
5月15日,記者輾轉聯系到新經銷商,他告訴記者,“爆雷”事件發生后沒多久,歐派其實就已經梳理了涉及的客戶情況,包括零售定制、拎包入住、整裝家居在內的幾乎所有客戶的資金都沒有匯入歐派的賬戶。
考慮到黃某確實持有零售定制家具業務的授權,因此歐派對這類客戶進行墊資處理,執行方是新經銷商,前者出產品,后者負責物流及安裝。
按其所言,截至15日,除去個別執意退款的,他已經處理了130多名客戶的訂單,這部分客戶不屬于任何一個門店,“他們都是在外面酒店里收錢的,基本都解決了”。此外,紅星美凱龍和喜盈門還有大概100多個客戶,這些也會在未來幾天里處理完。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整裝家居板塊涉及金額為200多萬元,這部分業務所涉及的施工工人及材料商的錢也沒有支付,算上零售定制在內,資金規模已經達到1000萬元,“拎包入住都沒有算,這部分與林某有關,資金都進了他的賬戶,這塊更有問題,他都沒有授權”。
一份文件佐證了上述言論。原經銷商黃某曾針對不同訂單提出解決方案,其中一項是,關于拎包入住的訂單,收款人為林某個人賬戶的需要自行找到該名人士了解貨款情況,他與黃某是合作關系,若客戶未確認方案就說明林某未打款給黃某下單。
0 3
誰的整裝定制
對于這樣的處理方式,拎包入住及整裝家居客戶顯然無法接受。他們說自己確實是在歐派經銷商這里下的單,定金收據上也明明白白寫著廣東歐派集團,打款環節的紕漏根本不在客戶識別范圍以內。
另一個問題是,部分整裝客戶是通過歐派電商部分流給黃某的,那么既然黃某沒有整裝家居的授權,為什么歐派內部要這樣分配?如果是外包,那又是否應該履行告知義務。
陸華是通過抖音直播知道歐派整裝家居的。2023年9月,他在刷抖音時看到一個ID為“歐派整裝大家居”的直播,點進去后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沒多久就有歐派電商部的人聯系陸華,告訴他當下有優惠活動,并介紹了相關業務,而后他被分流給了經銷商黃某。
2024年1月,陸華交了第一筆定金6萬元,算上后續打給黃某財務的部分,共計19.6萬元。截至目前,他的房屋只做了封窗與瓷磚,直到黃某“爆雷”后,工人們轉而向他討薪,他才知道這些基礎工程是黃某找來的第三合作方,“他從頭到尾都是跟我講,他們這個是屬于歐派整裝,我也是看到歐派確實有整裝業務,所以才來的”。
魏翔(化名)的經歷與陸華相似,他是在微信平臺看到歐派整裝家居的廣告,稱毛坯也可以裝修,在與相關客服溝通過意向后,他的信息同樣被推給莆田經銷商黃某處,由線上轉為線下。
合同簽訂后,魏翔共支付了30多萬元的合同款,只剩6000多元的尾款需要在交付當天付清,但現在柜子只裝到了一半,地板還沒有鋪,油漆沒有刷,衛浴也沒有做,黃某卻“爆雷”了。
理清楚整件事情后,魏翔明晰了自己的訴求,他選擇退一步,希望歐派能將自己的定制產品負責到底,“我的貨都已經到了,現在沒有人來安裝?!钡珰W派方面似乎選擇了冷處理。5月1號以來,魏翔不斷發起投訴,表明自己的訴求,十多天過去,小程序上的投訴工單一直沒有得到反饋,也沒有相關人員聯系他。
公開信息顯示,歐派從2018年開始試點推進整裝大家居商業模式,在歐派的業務結構中,整裝是非常重要的板塊,其曾言“整裝大家居是公司攀越大家居之巔的其中一條重要路徑,另一條路徑則是通過零售大家居模式開展與家裝、整裝公司的合作”。
在抖音平臺搜索關鍵詞“歐派整裝”,可以看到包括“歐派整裝大家居”在內的數個賬號,也都有介紹整裝定制套餐,涵蓋施工、基裝、硬裝及定制。
至于經營模式,歐派直接選擇與各地規模較大、口碑較好的家裝公司開展代理經銷合作,為整裝經銷商提供引流、營銷幫扶等措施;同時積極引導傳統零售經銷商與當地家裝、整裝渠道公司開展形式多樣的業務合作,以完成歐派對當地家居市場的銷售拓展,提升品牌整體占有率。
以此來看,黃某所涉及的整裝家居就屬于后者。對于這起風波,以及整裝大家居的業務情況等,記者向歐派家居發送郵件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0 4
為何會“爆雷”
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黃某為什么會突然“爆雷”。
多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黃某本人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他是被歐派的擴店要求、房租等拖垮的,也可以說是經營不善導致的虧損。
有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紅星美凱龍的總租金為8萬元/月,喜盈門門店為6萬/月,秀嶼區為2萬/月,加上沒有“爆雷”的涵江門店租金,這部分成本一年在200萬元左右。
在歐派對經銷商門店三年一裝修的規定下,黃某旗下的門店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進行了重裝。紅星美凱龍、喜盈門、秀嶼區的4家門店實際經營面積有25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裝修費用大概在2500元至3000元之間,若以2500元計算,則整體的裝修費用達到600多萬,“這部分是純經營性現金”。
房租與裝修耗費了大量的現金流,與此同時在大環境影響下,門店的營收卻沒有增長,自身造血能力跟不上,“這幾年業績停止增長后,他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和擴張,這些擴張、重裝花了將近1000萬元,但利潤沒有這么高?!币晃恢槿耸扛嬖V記者,黃某的崩盤在于對局勢的誤判。
遼寧海城經銷商趙曉(化名)也是栽倒在這里,他承認自己已經破產,但并沒有“跑路”,自己正在配合各方處理情況。
趙曉告訴記者,歐派對經銷商的重修、換樣、囤貨等規定消耗了自己大量的資金,他說每次重裝是三年一次,用的都是歐派的產品,兩次重裝花費了400多萬;換樣則相當于局部重裝,每次在10萬到20萬之間,雖然金額不大,但頻率很高;囤貨則是出于業績要求,業績不達標時,經銷商通常都會選擇囤貨以完成業績,“最瘋狂的時候,我這種小縣城壓貨得達到一兩百萬,有的大商規模可以達到千萬級別”。
通常情況下,這些要求會與經銷商的進貨成本綁定,若不配合,經銷商的進貨成本就會被上調,“假設你原來的進價是5折,業績完不成就漲到6折,那就要虧本了”。
記者曾試圖聯系黃某求證,但截至發稿未得回應。
業內也有看法稱,歐派確實對經銷商在業績增長、經營等方面有著較高要求,但經銷商選擇入局,也說明他接受了這些要求,“爆雷”的經銷商多缺乏經營及財務意識,誤把預收款當做現金流騰挪,才導致了如今的局面。
目前,黑龍江大慶、遼寧海城、山東陽信等地的經銷商“爆雷”事件仍在處理之中,歐派家居董事長姚良松在5月15日的股東大會上表示,正在配合相關部門妥善處理部分代理商“跑路”的問題,他強調數量并不多。
只是,這些事件所帶來的連鎖效應卻很難用數量評估,頻繁曝出的“跑路”事件已然影響了消費者對歐派的品牌信任度。
多名付了款的消費者被告知“訂單完全和歐派無關”。這樣的回復他們無法接受,但他們的疑問現在也無人解答。
記者吳典
編輯孫婉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