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3145天 】
讓別人感受到你的重視
人都是有自尊的,所謂自尊,就是一個人對自我價值的評估。
假如別人和你相處時,總是能體驗到一種高自尊的感覺,就會對你們之間的關系充滿好感。
所以,能否照顧到別人的自尊,是你是否受歡迎第一重要的事。
要做到這點并不難,你不需要討好別人,只要在一些交往的細節上用對的方式回應對方即可。
比如對方的著裝打扮有變化時,及時指出來,然后聊兩句,就能讓對方有一種被看見,被關注的感覺。
再比如記住別人說過的話,然后在后面的交往中適時地提起,對方就會因為你能用心地記住自己的某些話而感到被重視。
這些可能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都可以讓別人深切地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注和重視,然后提升對你的好感。
激發一種“我懂你”的感覺
有人懂自己,是一件能讓人幸福感爆棚的事情。
但現實告訴我們,這樣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作家廖一梅就曾說過這樣的話:
“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性遇到愛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p>
越是稀罕的,價值就越高。
如果在和人相處的時候,你能讓別人瞬間有一種“這個人懂我”的感覺,你在對方心中就會占據一個特殊的位置。
要做到這一點,最核心的原則就是多找共識。
比如找到你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以是一部你們都喜歡的電影,可以是一首你們都愛聽的歌,甚至也可以是你們共同追的明星愛豆。
這些都可以讓別人覺得你們是一個頻道里的人。
當然,更高等級的懂是能讀懂別人的心聲,尤其是在一些對方很在乎的事情上,知道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這就是需要深入的了解和長久的相處才能達到的境界了。
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有些人有一個不好的毛病,在別人正在興高采烈地談著某件事的時候,會冷不防地插話,然后將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或者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這是一個極易讓人反感的舉動,會讓對方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所以聊天時,人人都知道要傾聽,但會傾聽的人還是少數。
真正會聽的人,不管心中有多好,多精彩的觀點和想法,也會讓自己等一等,等到別人把話講完后再去表達。
原因也很簡單,只有一個人把自己心里的話說完后,意識上才會從表達這個頻道切換傾聽的頻道。
假如話說到一半被打斷,表達的過程沒有被完成,就會卡在這里。這個時候,你說的再精彩別人也是聽不進去的。
你傷害了別人的自戀,還想讓別人聽你的話?
不存在的。
不把別人當成自己的情緒垃圾桶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有兩個問題是很重要的:
一個是我從別人身上得到了什么,另一個是別人從我身上得到了什么。
比如有的人不管是在私下里,還是在網絡的各個群里,特別喜歡訴苦和抱怨。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得到別人的同情,緩解自己的壓力。
也就是我從別人那里得到了支持。
但是,別人從我身上得到了什么呢?
當一個人和別人在一起時不是抱怨這個,就是指責那個時,其實就相當于把別人當成了自己的情緒垃圾桶,別人從自己的身上得到的就是各種負能量。
這樣的關系顯然是不對等的,沒有人會喜歡。
這也是那些總是面帶微笑,或者積極樂觀的人在人際關系中更受歡迎的原因。
在情緒傳遞的層面,他們給予別人的,比從別人那里得到的要多的多,這樣的人沒有理由不受歡迎。
不傳播別人的秘密
有時候,毀掉一段關系特別的簡單,你只要把別人對你說過的一個隱私級秘密告訴另一個人就可以了。
傳播別人的秘密對任何一段關系的傷害都是摧毀級別的,再鐵的關系只要發生過一次“泄密”的事件,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在人際關系中,一旦別人因為信任你而對你傾訴了一些私密的事,做到守口如瓶是一條基本的底線。
人們最看重什么樣的人?
最看重值得信任的人。
什么樣的人是最值得信任的?
那些不管發生什么事,都不會把自己秘密說出去的人是最值得信任的。
所以,能否守住別人的秘密,是一個人能否與別人建立深度親密關系的關鍵。
懂得分享
關系中的親密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的。
假如一個人敞開了自己的心扉,而另一個人卻像蠶蛹一樣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很少分享自己的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這樣的關系會好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既善良又脾氣好,但他們就是沒有多少朋友,原因就在于他們的內心是封閉的,不愿將真實的自我展現給別人。
結果是,他們和別人相處的時候總給人一種生疏的距離感。
所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多向身邊人分享一些關于自己的事情,讓別人更了解自己,才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好的關系。
適當地“麻煩”一下別人
有的人心地特別好,和人相處從不麻煩別人。
在他們的意識中,一旦求助別人,占用別人的時間和精力為自己做一些事,就會對別人有影響,內心會有不安。
所以,只要是自己的事情就盡可能獨自去搞定,能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
其實,在關系中人們是會很享受那種為別人付出的感覺的。
因為付出本身也是一種幸福,當我們在一些事情上給予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時,會體會到一種強烈的價值感和意義感。
這會增強我們對自我的認同感,比如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棒的人。
所以,適度的麻煩并不真是麻煩,而是增強彼此好感的一個催化劑。
保持真誠
人的身上有很多種特質,有的特質在初見的一剎那很耀眼,而有些特質則是相處的越久,越能夠感受到它的價值。
真誠就是這樣一種特質。
真誠的背后,是一種帶給別人安全感的能力。
當你足夠真誠的時候,別人在你面前就可以放心卸下自己的各種人格面具,各種防御心態,用一種更真實,更放松的心態與你相處。
這樣的相處狀態顯然是所有人都向往的。
就像電影《阿甘正傳》里的阿甘那樣,他不夠聰明,但他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有些東西是比聰明更可貴的,真誠就是如此。
文 | 實用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