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老地名-跳傘塔
作者:李春昌
你知道嗎?長春曾經有座跳傘塔。
長春跳傘塔,曾經是全國十幾座跳傘塔之一。那時候,并不是每座城市都有跳傘塔。
跳傘塔是一種獨特的城市地標建筑。因為跳傘塔的存在,跳傘塔也就成了一處老地名,也可以簡稱為“傘塔”。
【1959年,正在建設的長春跳傘塔,資料圖片。↑】
長春跳傘塔就在橋外,具體位于西安橋的西南,朝陽橋的西北,普陽街西側。
有趣的是,跳傘塔與西安橋和朝陽橋兩座橋之間的距離是相同的,都是相距1200米左右,三者之間的連線構成了地圖上的正三角形關系。
普陽街始建于偽滿初期,最初叫做賽馬街。北起興安大路(今西安大路),南至今皓月大路一線。1981年才更名為普陽街。1980年代將普陽街向南延伸,與東風大街相銜接,形成全線貫通。1990年代對普陽街進行了拓寬改建。
【1939年地圖上的“新京賽馬場”,網絡截圖。↑】
普陽街西側,是偽滿時期的賽馬場,跳傘塔就建在賽馬場遺址空地上。
偽滿“新京國立賽馬場”始建于1938年,位于興安大路(今西安大路)以南,賽馬街(今普陽街)以西,有看臺、有賽道,空地面積很大。
【網絡資料圖片,正在跳傘的跳傘塔。↑】
據記載,長春跳傘塔是由吉林省和長春市國防體協于1958年合建的,專為培養跳傘員之用,故名跳傘塔。塔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度為54.2米,上部設3個10米長跳傘懸臂鋼構架;塔座呈圓形,直徑6.1米,面積為29.21平方米;塔頂直徑為1.5米,面積為1.8平方米,塔的使用場地直徑是240米,周圍面積為45216平方米。省、市國防體協于1967年撤銷,1975年由長春市業余軍體校接管。
共和國建國之初的群眾性跳傘運動,是在組建空降兵兵種的背景下開展的。跳傘,作為空降兵的專業技術之一,自然需要重點訓練,當時的跳傘訓練是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完成的。
【1966年衛星拍攝長春地面圖,跳傘塔留下細長的投影。網絡資料截圖。↑】
傘塔、氣球和飛機是跳傘運動的三種主要方式。相比傘塔來說,氣球和飛機的訓練成本和危險系數顯然要高出很多,于是傘塔跳傘憑借所需設備少,花費小,訓練周期短,工作人員少,物資、氣象容易保障等優勢,迅速成為全國普遍推廣的一項航空體育項目。
1954年2月開始,中央國防體育俱樂部在重慶試辦傘塔跳傘運動。從1956年到1960年,先后有北京、開封、鄭州、哈爾濱、濟南、武漢、沈陽、保定、西安、太原、廣州、上海(長寧、楊浦)、長春、石家莊和南京等15座跳傘塔拔地而起。
【跳傘塔跳傘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跳傘的經歷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給了當年不少青少年奇妙非凡的體驗。牽引跳傘和飛機跳傘不同,跳傘者把安全繩穿好,手里握住操縱帶和拉繩。操縱室的老師看到跳傘者準備好了,便一按電門,傘和人就吊在了空中。當傘圈升到規定高度后,教練員發出“脫鉤”的口令時,跳傘者一手握住操縱帶,另一只手迅速用力拉下拉繩,將釋放鉤拉開,使降落傘脫離傘圈。隨后通過操縱帶控制方向。
由于脫鉤前傘本身就是張開的,所以跳傘者一般感覺不到迅速下降的驚險。在下落的一瞬間,巨大的傘就在空中飄了起來,直到著陸大約十秒左右。
【1974年長春交通圖上的跳傘塔圖標,和平胡同翻拍。↑】
過去,行走西安大路,到生物附近向南看去,就會看到跳傘塔。那時候跳傘塔附近建筑物較少,即使是有也不很高。尤其是在興陽街口看的最直接,至今還有些印象。1974年的一張長春地圖上,繪制出了跳傘塔的圖樣,那就是一處鮮亮的城市地標。
好友地圖先生回憶了小時候在長春跳傘塔晚的經歷,他說,長春跳傘塔承載著我的童年記憶。那時我所在的春郊路小學(后改為普陽小學,現撤銷)隔著普陽街對面不遠的荒草地上就是那座高高的跳傘塔。跳傘塔邊上草地上的毛毛小道是我來去上學必經的路。有時放學回家我就和童年的小伙伴在塔邊盡情的玩耍。我們看那些從塔頂下來的起降機落下,跳傘運動員與傘花慢慢升起。用手一拉,傘花與運動員如蒲公英一般飄然而下。好看極了!爬到塔頂,風很大。圓型的塔臺大概只能容下五六個人的樣子。不過,極目遠望,視野開闊,遠處的房舍都看得很清清楚楚。
【1983年長春游覽圖,跳傘塔圖標。和平胡同翻拍。↑ 】
1983年出版的長春交通圖上,這座跳傘塔用了一個漂亮的小圖標標出。而旁邊標注了“省航空運動學校”的字樣。至于這座塔什么時候拆除的。我的印象有些模糊了。在1988年出版的長春地圖上,它已經沒標注了。
長春跳傘塔北側,留下了一條胡同,叫做跳傘塔北胡同。
【跳傘塔北胡同位置示意圖,和平胡同手繪。↑】
跳傘塔北胡同為東西走向,《長春市志·城市道路志》記載,標準名稱:跳傘塔北胡同,起止地點:普陽街--興陽街;道路長度:207米,寬度:9米;道路結構:瀝混;這條胡同此前的名稱是西安橋外胡同,于1981年12月更名為跳傘塔北胡同。
【2016年4月,跳傘塔北胡同,和平胡同拍攝。↑】
在跳傘塔北胡同以南,遼陽街425號,有一處長春市軍事體育學校和長春市軍事體育運動管理中心這兩家單位,便應是當年跳傘塔所在的單位。
比對歷史地圖,跳傘塔北胡同位置在淪陷時期是偽關東局官舍,東北淪陷時期跳傘塔北胡同位置上是建筑物,胡同是在拆除了偽滿建筑之后建設的。
跳傘塔,一處已經消失地標建筑的長春老地名。
【和平胡同-春發盛】編發長春記憶圖文,歡迎利用,務必注明出處。【胡同長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