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語
為深入挖掘和傳播嶺南豐富文化遺產,講好嶺南故事,羊城晚報推出文化傳播類創意短視頻欄目“嶺南說”。節目通過主播走訪、出鏡介紹、沉浸體驗、全景直播等多種形式在羊城晚報海外自有矩陣賬號傳播,將文化熱點、節慶話題同地緣特色結合,立足嶺南文化講好古代廣東故事,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講好當代中國發展的故事。“嶺南說”采用多語種、全媒體形式面向海外“Z世代”傳播,被打造為具有國際公共產品屬性的本土文化品牌。
《“嶺南說”短視頻欄目》案例
一、“嶺南說”國際傳播定位
羊城晚報從2023年6月起推出以傳播嶺南文化、講述廣東故事為宗旨的文化傳播類創意短視頻欄目——“嶺南說”,節目通過走訪廣東歷史文化名城,發掘廣東好吃、好玩、好看的文化名片,用鏡頭記錄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播豐富多彩的嶺南城市形象、地域特色文化、城市發展建設成就等。“嶺南說”通過富于網感的創新形式,制作中英雙語短視頻,向海外“Z世代”傳播嶺南文化;節目搭建多語種“云看嶺南”網站專題,發布多語種帖文講述嶺南故事,讓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廣東、愛上廣東。
“嶺南說”短視頻中英雙語封面示例
二、“嶺南說”國際傳播亮點
(一)全平臺立體化傳播,全面提升嶺南文化國際美譽度
經過前期精心選址策劃,節目精準展現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風貌,在羊城晚報海外社交平臺賬號矩陣上進行中英文雙語傳播,收獲了不少海內外“Z世代”青年的關注與贊揚。視頻內容和評論區互動也增進了海內外“Z世代”的文化交流,特別是提升了嶺南文化在海外“Z世代”群體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例如,不少海外青年在第三期《水上citywalk》留言,表達了想來廣州體驗游船,領略嶺南風光,體味廣府文化的意愿。
(二)融合節點和國際熱點事件,增強嶺南文化對外傳播效能
區別于傳統文化宣傳片,“嶺南說”結合重要節點和時下熱點提前策劃并追蹤熱點,以此收獲話題關注度、流量成績、觀眾口碑,同時發揚地域特色文化,增進該地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23年10月,《一封舊信,緬懷金庸》節目借助金庸逝世五周年紀念日的節點,敘述金庸與羊城晚報及楊奇先生的往事,發布后受到海內外的金庸迷、羊城晚報廣大用戶的好評,也借此積極宣傳了羊城晚報的品牌形象。
通過巧妙、生動地將熱點話題與嶺南文化相結合,“嶺南說”有效吸引大眾關注度,擴大區域性文化傳播范圍,讓嶺南文化能“接地氣”地傳播,讓嶺南城市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眾眼前。2023年11月,廣交會在廣州海珠區舉辦,“嶺南說”推出了《這座古塔,曾是外國人眼中的廣州地標》,借助廣交會的熱點,介紹講述廣交會展館旁邊古塔琶洲塔的故事,并通過采訪來參加廣交會并游覽琶洲塔的國際友人,展現海內外文化交流風貌,向海內外傳播嶺南文化和嶺南城市形象。
《這座古塔,曾是外國人眼中的廣州地標》西班牙友人街頭采訪
(三)多維度發散選題思維 強化嶺南中外文化連接點認知
在內容表達上,“嶺南說”講述各類文化遺跡的背后故事,力求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嶺南說”節目從廣府文化出發,圍繞廣州文旅,以貼近互聯網的方式,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從不同角度解讀和宣傳嶺南歷史文化。例如,介紹從紡織碼頭到中大碼頭游船路線的“水上citywalk系列”,介紹萬木草堂的“廣州古建筑系列”,介紹琶洲塔、朝斗臺、赤崗塔的“廣州古塔系列”,介紹楊孚井的“廣州古井系列”以及“廣州黃埔古港系列”,介紹糖水街的“廣州美食系列”等。
“嶺南說”中英雙語介紹廣州歷史建筑
在表現形式上,“嶺南說”貼近海外“Z世代”喜聞樂見的短視頻媒介喜好,以擴大傳播力與影響力。通過主播走訪、出鏡介紹、親身體驗、街頭采訪、直播等方式,與用戶一起深度體驗嶺南文化的魅力,極具互動性。例如,在中秋節,主播穿上古裝,提著花燈,游走在具有濃厚廣府特色的永慶坊街巷,體驗廣府中秋文化,通過剪輯和配樂,最終呈現出美輪美奐的中秋特輯,展現了嶺南文化風采。而《‘柚’到中秋,羊晚小編簡易版柚子燈教程來了!》則是讓兩位主播采用直播的方式,全程制作柚子燈,同時介紹嶺南的特色中秋文化。在《廣州有條李白巷,巷里有個李太白?》里,主播采訪了一位裝扮成詩人李白的年輕街頭藝人,采訪內容活潑幽默。
在風格和成片制作上,“嶺南說”以富于網感的視頻語言和剪輯方式,將艱深晦澀的歷史文化變得通俗易懂,以期繼承傳統、弘揚新知。在封面標題制作上,運用中英雙語、時下熱梗、粵語方言和視頻主題相結合,網感十足,視頻播放量表現頗佳。例如《水上Citywalk》系列、《瘦狗嶺為何‘唔打唔收’》、《廣州‘含糖量’最高的一條路,選擇困難癥者慎來》、《赤崗塔下的托塔力士,為何是外國人?》《魯迅在廣州被蘇軾“附體”?瘋狂愛上這種水果……》等,這些標題遵循新媒體吸引力法則與網絡“梗文化”,多語種、年輕態、口語化的表達吸引了不少海外青年關注。
三、“嶺南說”國際傳播效果
“LingNan On Cloud”(云上嶺南)海外社交平臺賬號矩陣包括Facebook公共主頁“Glamorous Lingnan”(魅力嶺南)、X(原Twitter)賬號“Cultural Lingnan”(人文嶺南)、YouTube賬號“Live Lingnan”、Lingnan Talk to you(YouTube、Tik Tok)、SouthChinaNews(Tik Tok)等國際賬號,粉絲總量已超232萬,年總瀏覽量超3500萬人次。
多語種“云上嶺南”專題頁
依托平臺優勢,“嶺南說”傳播成績斐然、亮點頻現。截至2024年4月,“嶺南說”保持每周更新兩期的頻率,共制作推出了51期節目,在覆蓋1.7億+用戶的“1+2+3+N”羊城晚報立體移動傳播鏈上傳播,包括YouTube、Tik Tok等海外平臺,創造了全網海內外播放量突破2200萬的好成績。
本案例由羊城晚報社羊城派編輯部推薦。
責編:李佳藤、謝曈、周煜
美編:周煜
“面向‘Z世代’青年的國際傳播案例征集評選計劃”是由人民日報社辦公廳、清華大學智庫中心聯合支持,環球網、清華大學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國青年報社攜手發起,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作為平臺支持的一項案例征集計劃。
經過業界與學界專家共同評審,共選出獲獎案例35個,包括“十大優秀傳播案例”“國家重大戰略議題類優秀案例”“中華文化傳播類優秀案例”“城市形象傳播類優秀案例”“品牌傳播類優秀案例”以及“國際意見領袖類優秀案例”等六個類別,本篇推介案例出自“城市形象傳播類優秀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