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作者簡介:金立成是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創業者,更是一名活躍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還是一個躬身紅塵的修行者(道家),金巴巴財策創始人,財經專欄作家,擁有18年專業投資經驗,著有雪球叢書《聰明投資課——一個獨立投資人的心路歷程》,專注于投資教育和家庭、家族財富頂層設計與咨詢。
(本文1500字左右,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這是“立成說投資”第670篇原創文章)
每逢周末,不少投資者都會陷入焦慮的悲觀情緒之中。這個周末,位于東北遼寧省的錦州港被爆出重大財務造假,公司即將會戴上“ST”的帽子,按照慣例,一旦被戴上“ST”帽子后,企業的股價會持續無量跌停,把上市公司背后的股東按到地上摩擦,簡直是慘不忍睹。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錦州港背后一共有近10萬名股東,這意味著本周末大概有10萬人會徹夜無眠。自“國九條”頒布后,投資者面對市場的不確定增加了不少,主要是由“退市”和“ST”新規導致的。值得一提的是,錦州港背后是有國資背景的影子的。
錦州港財務造假的邏輯如下:錦州港與其能控制的貿易公司開展貿易業務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從而導致2018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存在嚴重的虛假記載。
其中,2018年虛增營業收入約21.2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35.81%;2019年虛增營業收入約39.5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56.13%;2020年虛增營業收入約24.8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36.47%;2021年虛增營業收入約7511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2.56%。
當然了,非投資專業人士肯定是不容易發現錦州港背后的財報作假痕跡的,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沒有受過專業的財報分析訓練,所以很容易在投資路上踩雷。在如今的環境背景下,資本市場對投資者的要求無疑是越來越高了。
所以筆者之前反復說,注冊制對普通散戶來說就是重大利空,而非利好。之前A股拼命擴容,放開了上市條件,現在A股又開始收緊IPO,并執行嚴格的退市措施,在“一松一緊”之間,不少投資者的財富就這樣被無情蒸發了。
當前資本市場還有一項制度沒有完善,那就是“上市公司退市賠償制度”。在這項制度沒有完全落地之前,A股場內恐怕是很難有大量增量資金入市的,短期內仍然以極為內卷的存量博弈為主,賺錢的難度無疑是非常大的。
退市賠償制度完善后,投資者才可以真正做到無后顧之憂。不過退市賠償機制完善后,A股里可能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后續市場內,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直接擺爛,不會進行財務修飾和造假了,若投資者買到了那些基本面越來越差的上市公司而出現了重大投資虧損,那就只能自己認栽了。
因此,筆者有理由相信,高層一定會加緊步伐研究出能夠落地的退市賠償機制,但這真的意味著投資環境在發生巨大變化。未來的資本市場一定會是“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大量普通以及基本面差的上市企業的流動性注定是要被邊緣化的。對于這一點,投資者一定要有清晰的認知。
那么投資者該如何應對未來的市場變化呢?筆者有如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是增強投資基本功,尤其是上市公司財報閱讀能力和解讀能力,財報是一種商業語言,看不懂財報還妄想在投資領域大展宏圖,這幾乎是在緣木求魚。
二是增強投資基本面的專業分析能力,退市制度完善后,基本面越來越差的企業是注定要被邊緣化的。
三是早日建立起個性化的投資決策系統,一個投資者只有靠完善的投資系統,才能在投資路上穿越時空與周期。
未來的投資一定是越來越難的,只賺指數不賺錢,可能會是市場常態,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跑不贏指數收益,撕裂與分化只會加劇,這意味著大量普通投資者很可能會被迫離開市場。如無心思致力于成為一名“終身型”專業投資選手,那就趁早銷戶離場吧。
普通人只能得到普通的投資結果——注定虧損,能持續在A股這樣殘酷的市場里持續賺到錢的投資者,一定是極少數人,這里的“極少數人”又會有誰是普通的呢?不普通的投資者,一定是做了絕大多少普通人沒有做的事,才完成質的蛻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