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雙方緊鑼密鼓準備在瑞士即將開始的談判之時,特朗普卻突然宣布臨陣換將,調整了談判團隊的重要成員。在中方嚴格評估談判能否開展和美國巨頭企業迫于關稅壓力頹然退市的前提下,特朗普只得放下身段做出妥協,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中美談判即將啟動,不過中方依然給出了一個前提條件,要嚴格的對事項的落地進行評估。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依然像之前那樣死要面子,抱著自己的高姿態。中方就會判定美方誠意不足從而重新判定談判可否繼續。
從這一條件來看,這次談判還尚未開始,中方就已經占據先機。目前著急的可是特朗普,如果他不拿出真正的誠意,那這場談判就算坐到一起也很難達成任何共識。
7日,特朗普終于對談判進程做出了實質性的動作。財長貝森特在出席眾議院會議時,明確表示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不會參與這次談判。與貝森特一起出席談判的人被替換為貿易代表格利爾。
納瓦羅在美國素有貿易戰點火人的稱號。作為一個鷹派政客,納瓦羅長期鼓吹中方威脅論并推出了自己的相關著作。在中美貿易戰關稅戰中,納瓦羅為特朗普量身定制了一系列針對中方的政策,一招“對等關稅”,把中美貿易額在第一季度打掉了18%。納瓦羅一直認為,建立關稅壁壘是挽救美國經濟的最好手段。
把納瓦羅從談判團隊中踢出去,或許可以認為是特朗普向中方釋放善意的信號。不過更準確的說,這依然是一次政治表演,西方政客們通常是表現一套實際在背后還做一套的,而這次特朗普也并不例外。
前幾日,特朗普剛剛叫停了對華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并且就在7日前后,美國商務部又對中方的芯片產業的制裁進行了加碼,財政部同時也摻和了一手,叫囂要把中方新能源產業拉進他們的制裁名單中。
可見,特朗普的所謂善意只是著急的表現,他迫于巨大的壓力不得不向中方拋出求和的信號,但他的底色依然是繼續針對中方。
從前面特朗普數日內三次在中美談判問題上欺騙全世界的動機和讓對華強硬的珀杜出任駐華大使的操作來看,誰知道這次特朗普還會不會給中方潑上一盆臟水。
不過,對于這些美國政客和商人們來說,利益才是最優先的,現在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便只得暫時犧牲掉納瓦羅,以換取談判的正常進行。
顯而易見,貝森特將成為此次談判的核心人物。在他和特朗普的搭班中,二人一直在各種問題上分別互換唱著紅白臉的角色。雖然他在政治參與中頗顯生疏,但作為索羅斯門徒,在經濟上貝森特可以說是絕非善類。
不過在目前美國各行各業面臨巨大沖擊的現狀下,貝森特也勢必要做出一定妥協來保住美國的最大利益。7日的會議中,貝森特已經透露出正在考慮免除部分對華關稅的動向。
但我們也可以推測到,這樣做的動機只是因為中方占據了嬰幼兒用品行業90%的市場,對華示好只是為了順利談判的順勢而為。因此,中方還需要多多警惕特朗普和貝森特會不會給中方挖一些難以察覺的坑。
在特朗普調整陣容的背后,美國多個巨頭企業正在集體遭受巨大的損失,這些是特朗普不得不踢掉納瓦羅的重要原因。美國需要用談判的進展挽救國內低迷的經濟和制造業。
知名鞋業巨頭斯凱奇就是關稅大戰的犧牲品之一,他們在上市了二十余年后,終于在這場關稅大戰中難以招架,選擇退市以斷臂求生。
作為美國鞋業的老牌大亨,斯凱奇將除美國外的市場重心悉數布局在了亞洲,他們的生產線更是幾乎全部位于亞洲地區。在美國對中方及周邊國家接連筑起關稅高墻之時。終于頂不住的斯凱奇對美國遞交了一份聲明。
在聲明中,斯凱奇表示關稅政策讓他們的成本急劇走高,產品銷量卻是一路慘跌。在讓美國看到他們所遭受問題后,斯凱奇隱匿了財報,奪回了自己更多的自主經營權。
可以料到,如果美國再不做出改變,像斯凱奇這樣斷臂求生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強如斯凱奇都難逃退市,更別說其他品牌了。退市潮一旦爆發,受損的還是美國自己,到那時美國只會與讓產業鏈回流、挽救經濟、降低失業的初衷越行越遠。
5日,谷歌前CEO施密特在文章中表示,在美國的封鎖下,中方的科技和成果正在飛速進步,已然成為了全球的引領者。
施密特的觀點一針見血,像全世界昭告了“中國遠落后于美國的時代已經全盤告終”的事實。
特朗普也是時候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該放棄自己和美國打腫臉充胖子營造出的高高在上的姿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