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婉秋 攝
安徽“家居一哥”——志邦家居的融資計劃遭遇擱淺。
日前,志邦家居披露公告稱,其所聘請的審計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其他公司提供年報審計業務的執業質量而收到處罰,被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受此牽連,上交所依據相關規定中止了志邦家居的可轉債發行審核程序,“公司已于2024年5月27日收到上交所中止審核的通知”。
這次的可轉債發行,志邦家居已經推進了一年。
去年7月,公司披露可轉債發行預案,用于建設清遠智能生產基地(一二期)建設項目(下稱“清遠項目”)、數字化升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清遠項目是重點,它的總投資額為6.1億元左右,計劃使用募資資金約4.2億元。翻閱官網信息可以看到,該項目被寫進了企業發展歷程,志邦家居在2021年完成了項目的簽約落地。
后續推進中,關于這場募資的更多細節被披露出來,比如募資總額由最初的不超7億元調整為不超6.7億元,減少的0.3億元主要是補充流動資金規模縮減;發行期限為六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歸還本金和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審計機構的被罰打亂了志邦家居原本的發行節奏。
針對這一突發情況,志邦家居在采訪中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公司將按相關部門規定繼續推進可轉債發行事宜,會積極整合項目合作方各方資源,盡最大努力減少可能帶來的影響。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稱,與IPO相似,可轉債的發行沒有固定期限,倘若因與發行主體無關的突發事項被中止,則可以申請更換審計機構繼續推進,但若涉及重新審計,時間就會被拉長,“出現原審計報告有效期超期,或者被監管要求等情況的話,就會重新審計”。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如果更換審計機構,新的審計機構需要重新開展審計工作,需要一定時間。
另一個問題是,可轉債的中止是否會拖累清遠項目的建設,從而影響公司對華南市場的發力。
志邦家居曾言,清遠智能項目可以擴大公司櫥柜、衣柜產品的產能,在良好的市場前景和效益預期下,新增產能可以得到較好的消化。
言辭中的市場前景顯然指向了華南。
早在2019年,志邦家居就成立了廣東志邦,后又在2021年成立了清遠志邦,后者擁有一塊證載面積將近12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這宗地大概率就是用于建造清遠智能項目,目前處于被抵押的狀態。
2023年,廣東志邦、清遠志邦合共實現營收約1.06億元,但兩家凈利潤皆為虧損狀態,是八家境內全資子公司中最不掙錢的兩家,合共虧損974.75萬元,虧幅較上年有所收窄。
這樣的業績表現也意味著,志邦家居在以廣州為代表的華南市場不算吃得開,公司歷年年報中關于華南市場的描述也為此提供了佐證。
在2021年年報中,志邦家居曾明確提到,華南市場增速在30%以上,2022年對于該區域的表述變為“獲得不同程度的增長”,2023年則是“基本持平”。
記者 吳典
編輯孫婉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