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結婚戴鉆石,就如同“把地球的歷史戴在無名指上”。鉆石的古老——目前人類開采的鉆石,大部分都是在十幾億年前形成的;鉆石的堅固——它是世界上已知最堅硬的物質,唯有鉆石才能切割鉆石。
鉆石的堅硬、閃耀和永恒,與愛情的特質不謀而合,使得鉆石長時間被視為奢侈品。僅僅0.2克的1克拉鉆石,售價可高達人民幣10萬元以上。
然而,近兩年來,鉆石的神話似乎正在被打破。
據《每日人物社》報道,從事珠寶和奢侈品回收生意的華仔(化名),最近從客戶那里回收了一顆1克拉、D色的頂級鉆石。
這顆鉆石在三年前價值11萬元,但如今回收價僅為1.8萬元,隨后以1.9萬元的價格被另一位買家購得。客戶和華仔都感到心痛,客戶為財富的貶值而惋惜,而華仔則因為利潤微薄而苦惱,“只賺了1000塊錢而已”。
提起鉆石,華仔不禁長嘆。兩年前,一顆品質上乘的1克拉鉆石原價10萬元,他能以兩三萬的價格回收,如今卻只能賣到一萬多元。原價三四萬的50分鉆石,兩年前回收價能達到5000元,現在卻只能給出2000元。
如今,回收鉆石的風險甚至超過了炒股。
年初,華仔以6000元收購了一顆色澤偏黃的1克拉鉆戒,但在店里放了近三個月都未能出售。他的一位朋友去年收購了上百顆鉆石,卻因價格下跌太快而虧損慘重,原本2000元收購的鉆石,1500元都難以出手,最終虧損了十幾萬元。
在這樣的市場變化下,那些曾花費巨資購買鉆石的人開始感到后悔。
90后的張佳佳(化名)在三年前結婚時,與丈夫花費了17萬元購買了一顆1克拉的卡地亞鉆戒和一對對戒。當時銷售人員信誓旦旦地說:“鉆石再貶值,也輪不到卡地亞。”
然而現在,這顆鉆戒的回收價已不到4萬元。張佳佳常想,這17萬元如果現在用來購買其他物品——比如一款不錯的新能源汽車或者北京五環外的一個小公寓,“都比鉆戒劃算”。
購買鉆石時再怎么精打細算,也難以抵擋貶值的趨勢。
前年,95后的林寒(化名)特意通過她在南非工作的親戚,以約7萬元的價格代購了一顆1克拉的鉆石。這顆鉆石純凈度高、色澤明亮,如果在中國購買,價格至少要超過10萬元。她和丈夫當時都覺得“買得真值”。
然而上個月,林寒偶然路過一家鉆石回收店時得知,這顆鉆石現在只值兩萬多元,“連原價的一半都不到”。
昂貴的鉆石和奢侈品一樣,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實用性。林寒的這顆鉆戒體積龐大,梳頭時容易刮到頭發、穿衣時會鉤住衣物,甚至可能劃傷皮膚。除了結婚和年會等少數場合外,幾乎沒有機會佩戴。然而在當前“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年會也逐漸減少。這樣一算下來,這顆鉆戒一輩子可能只戴一次,卻花費了相當于林寒半年工資的7萬元。
她不禁想,如果當初選擇購買黃金會怎樣呢?“至少能漲5000塊吧,至少不會貶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