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沒空做,手機點個外賣;雜貨藥品著急用,叫個跑腿……無處不在的網約配送服務,如今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小哥是我們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何讓網約配送員這個群體更有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7月4日,“讓城市最熟悉的陌生人有個‘家’”——杭州市網約配送員群體黨建活動暨第三屆“小哥節”啟動儀式上,重磅發布杭州“小哥碼”,一體推出“一碼暢行、暖心導航、安新公寓、愛新基金”四大功能,探索實現黨建引領與新就業群體深度融入的良性互動。
韓師傅是餓了么公司的一名外賣小哥,工作范圍主要在余杭區倉前街道,過去由于道路情況不熟悉,錯送遲送的情況偶有發生,但近期上線的“小哥碼”中的“一碼暢行”正好解決了其煩惱。打開“浙里辦”或支付寶對準小區門口豎立的二維碼條進行掃碼,小區樓宇分布情況一目了然。他表示,在該功能的輔助下日均單量增長60%左右,平均每單節約配送 5-6 分鐘,日均增加收入將近20元,月收入多了600元。
余杭區倉前街道負責人表示,作為屬地街道,在“小哥碼”上線前期已經在和各小區進行溝通,收集小區的樓幢分布圖。另一方面也要跟外賣公司進行對接,將每一位在轄區跑單的小哥個人信息進行錄入,畢竟對小區居民來說,小哥也是外來人員,在保障小區整體安全的同時,多管齊下解決“入門難、找樓難”的問題,也為小哥們的工作插上了“數智的翅膀”。
“此心安處是吾鄉”,住得安心是許多在外拼搏的年輕人最大的夢想。為了讓小哥們住得舒適,平臺還上線了“安新公寓”功能。以快遞小哥小李為例,近期剛剛通過平臺申請了余杭區的“小哥公寓”,室內空調、衣柜、床、獨立Wi-Fi等設施一應俱全,且每間均配有獨立衛生間和熱水器,公共區域還提供洗衣區、健身房、新能源充電樁等設施,不但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每年的房租相較同地段更可便宜30%以上。
倉前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僅僅在倉前街道就有4000余名外賣小哥,他們來到這里打拼,奉獻青春,從街道的層面來說也希望能夠提供更完善、更貼心的服務保障,杭州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必須讓他們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幸福感。
另外“小哥碼”還有“暖新導航”和“愛新基金”功能,以“暖心導航”為例,通過“全市小哥暖心驛站地圖”,涵蓋了兩新領域黨群服務中心170余個、友好商圈210余個、小哥驛站1400余個。以余杭區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為例,該中心位于倉前街道華夏之心·WeTown美瑭廣場,建筑面積約560平方米,共分為兩層,一層為黨務服務、政務服務、日常服務、群團活動、積分兌換、電瓶替換、宣傳展示等功能區域,二層為支部活動、直播訪談、閱讀培訓、運動解壓、休閑娛樂、商務洽談等功能區域,讓新就業群體在感受城市新中心溫度的同時,積極參與服務治理,助力城市發展。“愛新基金”則是對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群體進行表彰獎勵及困難救助,現已由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郵政管理局局發放外賣、快遞行業補貼3300余萬元,惠及外賣騎手、快遞小哥55.8萬人次。
活動現場全市網約配送員們還正式成立了“騎士俠”隊伍。隊伍下設積極參與反詐宣傳、養老送餐、助殘送藥、護校安園等行動的“貼心·守護俠”;遇見公共場所設施損壞缺失,發現食品衛生安全隱患等“隨手拍”“隨手報”的“熱心·監督俠”以及敢于見義勇為,參與應急護救、傳播交通安全和應急救護等知識的“暖心·急救俠”。跳橋救人的外賣小哥彭清林作為代表,發出倡議:“遵守交規,禮讓行人;送餐再忙,安全不忘……”彭清林表示,他將和小哥們從文明出行、規范言行、志愿服務、守護城市等方面當好“騎士俠”。
杭州市網約配送行業黨委在活動當天同步成立并發布黨建引領網約配送群體五大行動。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陳建華表示,杭州將切實強化黨建引領,打出一套暖心賦能“組合拳”,讓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找到“家”的感覺,讓新就業群體高度活躍的“變量”融入融合為共建共治幸福共同體的“增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