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故事的開始用今天眼光來看,很有玄幻的色彩。雖說故事的主要時間是在哲宗朝元祐八年(1093年)及之后,但是其開始之初卻在這個時間點之前35年仁宗朝嘉祐三年(1058年)。雖說故事的起因是東京汴梁城有了瘟疫,但是造成《水滸傳》諸人物登場的發生地卻在離東京汴梁2000里之外。
開封距離龍虎山直線距離近千公里
《水滸傳》的第一章,主要說北宋仁宗朝正值氣候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卻突然發生了瘟疫,因為朝廷篤信道教,仁宗就派“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到“江西信州龍虎山”請請嗣漢天師府的張真人趕快到星夜臨朝,祈禳瘟疫。洪太尉到達龍虎山后,不聽勸阻,強開“伏魔之殿”,推倒鎮壓石碑,放走了在那里鎮鎖著的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一百單八個魔君,由此才有了《水滸傳》。
《清明上河圖中》中的東京汴梁景象
在這一章里,涉及東京汴梁及山西信州龍虎山兩個地方。關于東京汴梁的研究和文章已經不少,《大運河時空》或許在未來某個時間也專門寫一篇有關它的地理地圖方面的文章,不過這不是近期的規劃。
“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自東漢中葉張道陵在此煉丹創道以來,已有 1900 多年的歷史。而正一派道教以符箓齋醮、降神驅魔為主要特色,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今天它是我國的道教名山、5A級旅游景區,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保存了大量的道教建筑和文化遺址,如天師府、上清宮、正一觀等。
1682年《江西十三府道里圖》中的貴溪縣與龍虎山
至于信州,出現的時間并不算早,是于唐朝中晚期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應江淮轉運使、洪州刺史元載所奏請,以這一帶距離州治遙遠,并且地域處于交通要充,需要新置一州才可以進行有效管理,于是割饒州弋陽縣、江南東道衢州常山、玉山二縣置信州。,以“信義所稱”為該州之名。
唐朝時的信州
信州于唐元和十五年疆域固定下來,領上饒、貴溪、弋陽、玉山四縣,所轄區域相當于今天的江西省上饒市南部和鷹潭市的中東部。在置信州的同時,還新置了上饒、永豐二縣。信州治所在上饒縣。
上饒縣本是東漢建安年間由吳所置舊縣,建安初(196年)置,西晉元康元年(291年)廢,
南朝宋年間(420年)復置,隋開皇九年(589年)又廢。唐初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析弋陽縣及建州唐興縣又置,七年省入弋陽縣。乾元元年再次析弋陽縣復置上饒縣。
永豐縣于唐乾元元年(758年),析弋陽縣及撫州臨川縣置,治永豐里(今江西廣豐縣城永豐街道),因而得名名。元和七年(812年),省入上饒縣。
宋朝繪制的《墜理圖》中有信州龍虎山
貴溪縣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應江西觀察使李勉所奏,以弋陽、余干二縣之間相距闊遠、群盜潛藏、人不自保,于貴溪口置貴溪縣。在經歷五代十國、宋、金之后,信州在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信州路。惠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部將胡大海攻取信州路后,改為廣信府,直到民國初廣信府廢。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