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情感的常駐地,是釋放自我的精神場域,在平凡的空間中傾注情感,便營造了那個獨屬于你的家宅空間。
85后女導演與伴侶在北京四處尋找理想居所,2022年,終于在北五環靠近機場的位置找到了這套面積約450平方米的疊拼別墅,一來方便通勤,二來對于兩人一狗的家庭結構來說面積也足夠寬敞。
房子屬于下躍結構,有將近1/3的面積在負一層,因采光與通風均不理想,地下室常年伴有潮濕問題,是很多人眼中難利用的雞肋空間,但經過尚層設計師丁曉媛的改造后,在地下室又搭建出一個夾層,并結合屋主的職業屬性,以“堪景”的思維將院落景觀巧妙引入室內,為不見天日的地下室蓄滿陽光。
近期,我們跟隨尚層設計師丁曉媛拜訪了這個新家,看設計師如何通過結構“微整”,為地下室陰暗、潮濕的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將其變成完美居所。
在影視制作中,拍攝前的“堪景”是很重要的工作流程,而對室內設計師而言,實地測繪如同堪景一般,通過對空間尺度與結構的進一步了解,結合居住者的特性,為一家人在這個空間中搭建出專屬于他們的生活舞臺。
于導演而言,塑造拍攝場景離不開燈光和道具,而空間中的每一處擺設都是設計師塑造空間情景的“道具”,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形式,就能讓居住空間擁有完全不同的視覺感受。
這棟房子是典型的下躍結構疊拼,其改造的難點就在于地下室的利用,需要解決好采光與通風的問題,讓地下室變得宜居。
改造后的地下室空間毫無“地下感”。
設計師丁曉媛回憶起2022年第一次走進這個空間的感受,“房子的結構很奇怪,上小下大,一層的生活空間相比較而言并不寬敞,地下室因為挑空的緣故,顯得很空曠,5.4米超高挑空其實很浪費空間,整體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很悶的瘦長盒子,讓人沒有待下去的欲望”。
屋主因為工作關系,會經常在家招待朋友,談事情或看片子,在找到設計師丁曉媛時也明確表示,希望可以通過設計將地下室盤活,變成與朋友們的根據地,要有能讓人長時間待下去的欲望,日常可對外開放。
由窗框切割出的室外景觀,是設計師“精心調配”出的風景。
所以丁曉媛將改造重點放在了負一層,針對采光差、通風不佳的結構缺陷,在地下室面朝天井花園的一側開窗,通過框景的結構手法,從一層的下沉式花園引光與景入室,為地下室空間蓄光,重塑別墅光影。
負一層本身的結構就很空曠,為提升空間利用率,地下室里新增局部夾層,通過精準計算搭建混凝土樓板,將其一分為二。
改造后的地下室空間毫無“地下感”。
衣帽間和書房由廊道串聯,B2層客廳仍保留了超高挑空。
左滑查看更多
改造后的地下室,一半作為家中的第二個客廳,另一半則是衣帽間及游戲室,兩功能區之間由一條6米長廊串聯。
6米夾層長廊觀景臺。
在設計師看來,居住空間中的交通走廊往往被認為是很雞肋的存在,但通過特別的處理手法,長廊也可以作為住宅中極具儀式感的存在。
新增的6米長走廊在空間中起到了觀景臺的作用,從衣帽間走向書房的過程,會給人一種由暗到亮,光線越來越強的感受。長廊盡頭的書房旁邊就是地下室的采光窗,類似畫框的方形窗框在結構上與書房形成微妙的互動,站在長廊之上能夠清楚觀察到天井花園的四季變幻,長廊于地下室而言,既是交通走廊,同時也有讓人駐足停留的奇妙景觀。
設計師丁曉媛回憶“屋主給人的感覺很干練,我們最初是按照兩個方向去敲定:侘寂和工業風,兩個人很喜歡滑雪這類戶外運動,最終在看過大量風格意向圖之后,敲定了相對硬朗、略帶粗糙肌理感的工業風作為空間風格呈現的基調。”
所以能看到,整個負一層空間并沒有做太多傳統別墅住宅中那些“精美感”的裝飾,取而代之的是質樸原始的微水泥材料,通刷墻頂地。
廊道下方有5公分的內凹結構,以兩種不同顏色的微水泥涂料做小范圍色塊裝飾,嵌入筒燈。
為了不影響采光,地下室雖然做了夾層結構,但仍然在會客廳區域保留了超高的原始挑空。
選擇微水泥材質其實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考慮到地下室潮濕的環境特性。地下室空間在做墻面基層時就提前做好了防水層處理,窗下墻面為不破壞原本的防水層,也考慮到工業風的空間基調,整體以微水泥涂料來呈現。施工過程中人工嵌縫,模擬清水混凝土板的造型,這樣處理從成本上會降低至少1/3,也能很好的解決地下室的潮濕問題。
微水泥模擬清水混凝土板造型的墻面細節。
相較于精美柔和的室內線條,屋主會更喜歡材料的自然與原始質感,也希望能夠保留空間中一些比較有棱角和力量感的結構造型,不必刻意削平棱角,一點點“不和諧”反而會讓家看起來更可愛。
夾層廊道與地下客廳的結構穿插細節。
開放式的書架墻搭配可移動的“有軌梯子”。
負一層客廳目前主要作為屋主招待朋友的會客場所,大體塊的模塊沙發能夠提供舒適放松的會客環境,一組5.4米高的書架墻貫穿了地下室的兩層空間,既是沙發區的裝飾背景墻,又能為屋主人的海量藏書提供充足的收納空間。
負一層自帶獨立入戶區,門口的位置利用吧臺設置進門后的第一視覺落點,這里也可作為會客廳的水吧臺,方便就近取水。
水吧臺細節展示
自帶“手工感”的水吧臺是用空心陶土磚現場砌筑的,外層涂刷微水泥和清漆,表面既保留了材質原本的肌理,也有生活感的痕跡,是獨一無二的定制款紋理。
屋主對家的定義,更多是希望這個空間能夠容納兩個人的生活和愛好,它更像是一種自我的投射,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可以慢慢變豐滿,因為兩個人的生活而變得豐富且獨特。
一層生活空間的會客廳。
所以在一層生活空間的塑造中,材質與色彩的表達會更樸素,“純凈”的基底讓空間更具包容力,不同于傳統會客廳以電視為中心的刻板布局模式,靈活的空間設定也為居住者日后的生活預留了自由表達的權利。
餐廳靠墻區域利用餐邊柜打造咖啡水吧臺。
考慮到兩個人喜歡招待朋友,所以將更大的空間給到了餐廚區,餐島一體的結構設計能夠容納6-8人同時用餐,島臺也可作為廚房的補充操作臺。
頂部天窗為廚房區域補光。
廚房面積足足有10平方米,U型櫥柜加島臺的廚房布局將空間利用率最大化,島臺側邊設置儲物空間,上方預留種植區,可種植迷迭香、薄荷等調味品。超大的廚房空間也為家宴場景提供了充足的展示空間,更貼合居住者的生活習慣。
兩人喜歡的滑板與電影元素變成書房中最具特色的裝飾物。
好的家宅設計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居住者的性格投射,找到合適的生活方式切入點,才能讓平凡的空間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專屬感,我們作為自己“生活”的塑造者,其實也在平淡日常中承擔著“導演”角色,在家這個空間中,挑選合適的“道具”去塑造專屬于你的生活情節,才是住宅設計中最令人著迷的部分。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 / 景粼原著
項目地點 / 中國·北京
項目面積 / 420㎡
竣工時間 / 2023年9月
主創設計 / 丁曉媛
深化設計 / 劉志新
設計單位 / 尚層別墅裝飾北京V8分公司
施工單位 / 尚層別墅裝飾北京V8分公司
尚層別墅裝飾(簡稱尚層)成立于2006年9月,總部位于北京,已在國內15個城市設立18家直營分公司,是唯一跨區域布局超大城市和主要宜居城市的大型高端私宅裝飾企業,擁有正式員工4500余名,服務客戶超過40000戶。尚層聚焦高端私宅居住領域,在中國私宅裝飾領域開創了“別墅生命體”設計系統和交付系統,以持續引領中國高端生活方式為己任,為客戶提供全案設計、全案交付、家居保養及生活家政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居住整體解決方案。
策劃執行/Vivian
文字/里里
圖片/尚層別墅裝飾
新媒體設計/王愈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