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至今,奧運會被推遲或取消的情況特別罕見。
除了前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原定于2020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被延期到2021年舉行之外,還有三屆奧運會被取消。
那有一個新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如果有戰爭來臨時,夏季與冬季奧運會是不是就會取消或者延期舉行?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那么絕對……
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云開始籠罩歐洲大陸,國際奧委會多次召開會議討論1916年奧運會是否應該取消?
當時有六個國家申辦1916年的奧運會,分別是埃及、荷蘭、比利時、美國、匈牙利以及德國。
顧拜旦先生認為“如果奧運會能夠在德國舉行,可以吸引德國政府的注意力,就能讓奧林匹克運動阻止戰爭”。
在顧拜旦游說下,其他五個國家紛紛退出競爭,德國政府接受這個好意,開始奧運會的籌備工作,包括修建大型體育場館。
兩年后,即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作為“主戰國”之一的德國深陷戰爭泥潭,如期舉行奧運會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1915年,戰爭仍在繼續,連國際奧委會總部都被迫從法國遷至瑞士。
最終,顧拜旦和國際奧委會作出決定:原定于在德國柏林舉行的1916年第六屆夏季奧運會被取消。根據傳統,第六屆奧運會將不予補辦,1920年舉辦第七屆夏奧會。
這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第一次因為戰爭的原因,被徹底取消。
十幾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國際奧委會又面臨相同的難題。
20世紀30年代初,野心勃勃的日本謀求擴大自身國際影響力,向國際奧委會提交申請,由東京舉辦1940年第十二屆夏奧會。
當時與日本競爭的對手就是意大利羅馬,考慮到兩個“軸心國”之間的良好關系,經過游說,墨索里尼最終同意退出競爭。
之后為了確保東京獲得奧運會主辦權,日本開展一次大型商業活動,邀請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拉圖爾訪問日本。
這次活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最終日本東京力壓一眾對手,取得1940年第十二屆奧運會主辦權。與此同時,第五屆冬季奧運會也成為“軸心國”的囊中之物(德國)。
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本就貧瘠的島國將所剩不多的資源全部都投入到戰爭中,奧運場館的修建工作難以為繼。
1938年7月,國際奧委會在埃及開羅召開會議,日本代表在會上宣稱將保證如期舉辦奧運會。
國際奧委會沒有同意,但也沒有立即否決,只是決定將芬蘭的赫爾辛基和挪威的奧斯陸作為1940年夏季和冬季奧運會候補舉辦地。
與此同時,隨著侵華日軍占據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令軍國主義分子氣焰十分囂張。原本日本想要申辦奧運會的初衷,也是想借此擴大影響力。
如今通過戰爭已經提高自身在國際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攫取到了大批不義之財。
那舉辦奧運會這么一個“勞民傷財”的活動并不劃算,倒不如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無限的戰爭中,這是日本政府當時的第一考量。
所以,東京奧組委在軍方的壓力下宣布無法如期舉辦奧運會,于1938年將向國際奧委會交還了主辦權,這是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第一次由主辦國政府主動棄辦。
隨后,國際奧委會把第十二屆奧運會主辦權交給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辦日期依舊定在1940年7月至8月。
隨著歐洲深陷二戰泥潭,1940年初,芬蘭奧組委致電國際奧委會表示放棄奧運會的主辦權。
國際奧委會還想著重新尋找合適舉辦地,但戰火遍及世界各地,國際奧委會最終決定取消第十二屆奧運會。
其實在二戰爆發初期,國際奧委會就已經內部選定英國倫敦作為第十三屆奧運會的舉辦地。
國際奧委會當初天真地認為二戰肯定會在1944年底之前結束,讓倫敦舉辦新一屆奧運會,有助于幫助人們快速擺脫戰爭泥沼、重拾信心。
可是隨著戰局越來越激烈,國際奧委會終于意識到這場波及全球的大戰不可能在1944年底前結束,無奈下只得宣布倫敦奧運會停辦。
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總共有兩屆奧運會被迫取消,且不予補辦。
1948年,二戰結束后的第三年,倫敦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夏奧會。《衛報》還以《遲來的光明》為題報道了奧運會開幕式。
國民黨政府想借此提高影響力,蔣介石拿出一筆錢,還讓社會各界人士進行捐款,由此組建了一支140多人的代表團前往倫敦參加奧運會。
雖然沒有拿到名次,但這也是中國首次派出成規模的代表團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綜合來說,國際奧委會對于是否取消奧運會的正常進行有著綜合考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顧拜旦與國際奧委會還是希望能夠讓德國承辦奧運會,以此阻止戰爭。
但實際情況卻是一戰席卷整個歐洲,國際奧委會總部都被迫搬遷,在這種情況下,奧運會肯定不能如期舉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時情況同樣如此。全球沒有一片都是凈土,再想舉辦如此盛大的奧運會實在是無能為力。
所以,當有戰爭來臨時奧運會還能否舉辦?主要取決于這場戰爭的規模和大小。
當然,也包括像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這樣大型傳染病事件,也會導致奧運會無法正常舉行,必須延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冷戰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還將奧運會作為互相攻訐的武器。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上,147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中,派隊前往莫斯科參加的只有80個,占總數的一半稍多,這一切都是美國在背后搗鬼。
為了報莫斯科奧運會遭到抵制的一箭之仇,蘇聯帶頭進行對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抵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