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關乎內心的歸屬感,是每個當代人面對家居設計時想到的第一要素。
但這一點,似乎在以女性為主導的空間里體現的更為明確。對話過數百個家庭之后,我們發現,相比顏值、風格等表象的探討,女性會更注重追求具備療愈性的家宅空間,希望家在美觀實用的基礎之上,生長出更豐富的功能以及更貼合內心的情感內容,來滿足身與心的多重需求。
作為上市公司高管、前英國王室同傳譯員的屋主盈盈,便是這樣一個注重空間精神感的女性。在職場上,她是果斷的決策者,有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在生活中,她是母親是妻子也是女兒,有著對生活無限的熱愛。盡管擁有著多重角色,但她始終知道,她首先得是她自己。
“我希望家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空間,更是不忘初心、關照自我的第一步?!庇谑窃诳臻g構建時,設計師王冰潔遵循盈盈照拂內心本真、保持童心的設計訴求,打造了一處五彩繽紛、滿載童真的“夢之島”。今天,就讓這套88m2的彩色空間,帶我們走入盈盈視角下對生活的熱愛與巧思。
工作中嚴肅冷靜的盈盈,到了生活中,時常允許自己熱烈、放肆一些。她喜歡一切彩色的、有生命力的事物,蜈蚣精、杯子控、戀物癖……這些詞匯都可以形容她,卻也不足以概括全面的她。
改造前、后
入戶后的開放式空間,印證了盈盈的內心。說到對色彩的喜愛,或許要追溯到童年時期,建筑工程師出身的媽媽將家大膽設計成了粉色,而這樣一個足夠跳脫、炸裂,卻也充滿夢幻感的空間,陪伴了她的整個童年時期,也養成了她對空間的想象力。
于是,色彩成為她內心力量感的來源,可以放下疲憊、卸除壓力,收獲源源不斷的滋養感。
色彩游戲從玄關高調開啟,定制款粉色(約30公分厚)懸挑卡座系統,在藍色墻面的映襯下更顯獨特,軟包換鞋凳、樹枝掛衣區組合,保證了日常使用便捷性。緊挨著的全身鏡是家政間入口,方便日常整理儀容的同時也增強了空間延伸感,達成視覺放大效果。
廚房打開并入公區,完善了“客餐廚一體化”。
整個公區立面空間,采用了類似蜜桃粉、奶油黃、嬰兒藍等低飽和度色彩做大面積鋪陳,細節處點綴高飽和度孟菲斯色系,跳躍感與驚喜性并存,水磨石地面做平衡,豐富不顯雜亂,舒適性更高。
秉持著去中心化的改造原則,整個公區一改傳統沙發+電視的刻板模式,轉而采用環繞式布局,將一家人的活動區串聯匯總,增強空間互動感、靈活度的同時,也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活動空間。
考慮到房子本身只有2.45米的層高,還要鋪設地暖,所以一開始就放棄了整屋吊頂。
低層高還要保障空間光源的舒適度,對設計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最終她們決定利用圓弧跑道搭配多燈頭模式,經過穿線、改色后打造實用又符合空間調性的布設風格,燈頭均可以按需旋轉角度,靈活高效。同時在多個位置增加柔和的光球壁燈、燈帶,以及具有雕塑感的石膏壁燈,補充照明的同時也柔和了氛圍。
電視機下方是提前算好尺寸,現場切割打造的mini開放式杯架,收藏杯具一一陳列,可愛美觀。抽屜借助海洋板墻體厚度完善收納空間,滿足就近收納。
左起利用陽臺承重柱結構打造的多功能長桌,既是餐桌也承擔了一部分辦公功能。電視直接平嵌入土間靠近餐廳的墻面,無論是坐在客廳、餐區還是在廚房研究美食,都能無障礙觀看。
長桌靠近陽臺的區域新增秋千,三個吊裝口轉換,就能隨時切換辦公或秋千模式。
采光最好的南向陽臺區直接保持敞開狀態,一圈圓弧形卡座成為大人小孩閱讀、娛樂、享受陽光的好去處。
餐桌對面,一組多功能模型展示架成為LDK空間的點睛之筆。裝置底部,鮮艷的黃色空心磚巧妙構建了承重基座。上方則是一系列細長的嬰兒藍色隔板,巧妙排列成錯落有致的多層展示效果,容納下盈盈一家的各種收藏款手辦。
裝置墻的中心位置,掛著一幅以交響樂團為主題的藝術畫作《康定斯基交響曲》,畫作的色彩與寓意,都與周圍的一切高度契合,也與整個空間的設計理念相得益彰。
廚房中間的雙開門通往主臥套間的入口,左側利用定制柜新增小家電收納區和拓展操作臺,高效方便。
結合盈盈一家的飲食習慣,廚房盡可能做了簡化設計,保留了簡單的烹飪用具,電磁爐、冰箱、油煙機、洗碗機基本都做了對應的嵌入式隱藏設計,保障臺面整潔美觀。而更大的區分則是這里選擇了與眾不同的白藍拼接,純凈感滿分。
色彩之外,盈盈對空間的功能需求也被王冰潔融入不同的空間內。比如入口處植入的“盒體結構”,作為儲物土間,用來給“蜈蚣精”盈盈收納鞋子,兩面頂天立地的鞋柜首先提供了充足的收納空間。
特別增加的鏡面元素,讓狹小的空間在視覺上呈現出一種縱深感,方便日常搭配和整理儀容。
主臥套間有兩個入口,一個是廚房邊的雙開門,直達主臥衛浴區,另一個位于家政間可直通玄關,整體與公區形成洄游動線,無論去哪都很方便。
因為是一家三口常住,長輩偶爾過來幫忙照顧孩子,所以盈盈并沒有遵循曾經的主次臥布局,而是計劃將北側的4個空間串聯成一個大的多功能套間,集合了睡眠、影音、衣帽間、衛浴間、家政間等多個功能。
從廚房入口進來,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半開放式衛浴空間。
盈盈有哮喘,在密閉的浴室環境中待久了會感覺憋悶,所以衛浴空間在溝通初期就定下了半開放的基調。拆不掉的風管和主下水管結合,包起來延伸出中島首飾柜,上層做可視化收納,各種項鏈、耳環等小物件整齊碼下,下層則做成抽屜,面膜和囤貨護膚品應有盡有。
靠墻兩側,優化出夫妻倆各自的收納區域,簡約的橫桿滿足男生使用習慣,隨手掛置快速更換。窗邊柜體拼接梳妝臺的位置留給了盈盈自己,色塊拼接線條的裝飾融入空間,帶來連貫的風格延伸。
同時,靠窗位置的香草色一體化人造石臺盆搭配下方強大的存儲空間,完善了洗手池的實用性。日常的洗漱、更衣都可以在這里一站式完成,高效還方便。對盈盈而言,衛浴空間也終于從“高危區”變成了可以令身心放松的空間。
與馬桶、浴缸一簾之隔,玻璃屏風做視覺分割,通透性強的同時也不閉塞,實用性滿分。
中轉站的另一面,是一簾之后的睡眠區。大衣柜+1.5X2米地臺床形式,盡可能減少層高低帶來的壓迫感,頂部嵌入電動幕布,給臥室疊加觀影Buff,實現居家沉浸式私人影院,炎熱的夏日在家吃著西瓜觀影,簡直不要太愜意。
套間另一側終點,是和玄關相通的家政間,圓潤的彩色圈圈,讓空間的俏皮感直線上升。推拉門打開,整個空間貫通,無論是清潔衣物還是洗烘好后的收納,都非常方便高效。
洗漱區的臺盆,因大小型號等尺寸問題最終選擇了“拖把盆”來代替,竟也意外的很合適。有時候元素就是這樣,放棄刻板模式才能創造更多驚喜。
采光最好、面積最大的一個臥室,盈盈留給了小朋友使用。但為了更方便使用,王冰潔將原臥室內自帶的衛浴間通過布局微調成干濕三分離的布局,一進門就是獨立洗漱臺,中間是封閉式馬桶間,左側淋浴獨立,方便姥姥帶娃時使用。
彩色圈圈背景板實際上是一扇隱形的推拉門,拉開就可以將臥室與馬桶間有效分隔,透光的幾何元素呼應了家政間的造型,一樣的俏皮可愛。
走進兒童房,床頭的學習桌旁巧妙地設置了一道充滿趣味的隔斷,造型多變之下,也將臥室與外部空間進行了簡單劃分。桌子內側利用抽拉式隔板存放電鋼琴,滿足姥姥辦公,將來也方便轉變為孩子的學習空間。一大一小兩組床,方便姥姥帶娃。將來小床也可以直接轉變飄窗休閑區,不會有任何空間浪費。
獨立馬桶間和淋浴房,達成了干濕分離的有效布局,也緩解了高峰期搶廁所的尷尬。
隨著這個88m2故事的展開,我們見證了盈盈如何將個人情感與生活哲學融入家居設計之中。
她的“夢幻島嶼”,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情感港灣,一個能夠激發靈感和創造力的源泉。在這里,每件家具、每幅畫作、每處色彩搭配,都充滿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也展現出現代女性在多重角色中尋找平衡的智慧和力量。所以,無論繁忙與否,都請你給自己的內心一個歸屬,一個能夠感受到平靜、被愛和被理解的精神場域。
編輯|Kiki
設計與圖片提供|七巧天工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