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關注我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業了之后,寧肯躺在家里也不愿意出去就業了。
可能在很多父母眼里,這是不能理解的行為,在父母眼里,年輕人不愿意就業是一種消極躺平啃老的行為,按照他們的說法,哪怕這份工作工資再低,先干著不就好了,總比沒有工作強。
但現實可能恰恰相反。
就現在的崗位,對年輕人來說,躺平在家反而變成了一種最優解。
因為這些低質就業崗位,年輕人只要干了,那就是虧的。
但這個虧,父母那輩人是認識不到的。
很多父母對工作的認知,還停留在經濟高速增長年代。
那個充滿紅利的年代,不管工作好壞,工資高低,只要有個工作,都有機會。
因為那個年代,全社會都在高速發展,區別的點只在有的行業增長的快,而有的行業增長的慢,但你只要入了行,搭上了時代的快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都能吃到時代分配的紅利。
你有能力,就有功勞,你肯努力,就有苦勞,就算你沒什么本事,也有熬勞。
紅利年代,工作就是時代快車的車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入個行,總歸是沒錯的。
但現在這個認知,早就出問題了。
之前紅利時代,所有行業都是百廢待興,都能走長期主義那一套。
但現在早就沒有這樣的好事了。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紅利能吃的早就都被吃光了。
現在年輕人遇到的,根本就不是一個紅利時代,而是一個債務時代。
在紅利時代下,年輕人用所謂的時間去換工作經驗還算可以接受,因為那個年代,信息的透明度還沒有那么高,年輕人還可以通過工作經驗去實現階層躍遷。
但跑到現在這個債務時代,一切信息都高度透明,工作經驗的作用根本支撐不起階層躍遷,你現在先了解到那個行業的知識,去某二手平臺,不到五塊錢,你就能得到所有經驗。
其實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能發現。
如果工作經驗真這么值錢,那么最有錢的,不應該是銀行,而是書店。
現在年輕人出不出去工作的核心,不是經驗,而是結余。
我現在來問大家一個問題好了。
大家知道現在北方一個小縣城的工資能有多低呢?
毫不夸張地說,現在縣城奶茶店招聘員工的時候,開的都不是三千塊了,已經是二千塊出頭了。
你想一下就好了,兩千多塊錢的工資,縣城還沒有雙休,一天要工作十個小時,吃飯要錢,交通要錢,算下來之后,年輕人還能剩多少錢呢?
剩不下錢的,都是月光。
是,年輕人待在家里,不僅不賺錢,一個月可能還要花幾百塊錢。
但問題是,如果你把結余算下來,其實上下班的差距真不大。
在父母眼里,年輕人上班不上班的差距是兩千五百塊和負五百的差距。
但實際上在年輕人這里,上班不上班的結余差距是零和負五百的差距。
五百塊錢的差距,還要承受上班的痛苦,老板給的窩囊氣,那這個班,年輕人上著還有必要嗎?
積累經驗?
我就不明白了,父母老說有個工作就能積累經驗了,能積累個什么啊?
像是去奶茶店打個工,進廠做個活能積累個什么經驗呢?
不過就是沒苦硬吃罷了。
而且大家要明白一個事情。
年輕人時間是非常非常值錢的。
我之前說過很多次,在我們這兒干什么都有年齡限制,你在一定年齡如果干不到一定崗位職位那你以后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呈幾何難度上升的。
與其逼著年輕人畢業就去找那些低質工作,還不如好好讓年輕人躺在家里算了。
等什么時候他們躺明白了,想清楚了,不管他們是出去考個研也好,還是考個公,也都還算得上出路,最起碼孩子是有長期效應的。
雖然這個出路也已經卷到不像樣了。
但至少,還算是有個機會,不能說是沒苦硬吃。
但如果早早為了所謂的經驗,把孩子丟到那些垃圾崗位上,那實際還不如孩子在家躺著呢。
沒苦硬吃,不是一件好事。
全文完。既然已經看到這里,請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我們另開設有知識星球,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先點擊以下知識星球的介紹鏈接看一下:
這個是加入星球的二維碼:
微信渠道,便宜50 搜索sweet99430 即可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共同探尋投資和財務自由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