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附始終通過高素質教育團隊引領,實現新教師的高質量專業成長。8月13日至15日,校領導和各部門主任通過一場場干貨滿滿的講座與交流,助力新教師實現從走上講臺到站穩講臺的突破!
1【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最佳發展】
8月13日上午,薛祝其校長向新教師們作了“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最佳發展”的演講。薛校長說,教師若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的、最佳的發展,應當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必備的品格與關鍵能力。作為老師,應當注重德育。立德樹人,方能培養人格健全的人才。上至四史教育,下至教師德育教育實施途徑,薛校長旁征博引,字字珠璣,向新教師們傳授經驗,展現出新時代教育家的風采。
不是有希望才有堅持,而是有堅持才會有希望,薛校長言辭誠摯,對新教師寄予厚望,鼓勵教師們要飽含教育的熱情,愛職業、愛學生、愛課堂、愛教育,為日后新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意見。相信在薛校長和諸多學校領導的帶領下,未來南附的教育發展也將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2【開啟一場家校溝通之旅】
8月13日下午,德育處林子婷副主任組織了班主任培訓交流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新教師們為各自的小組編排了一分鐘內的小組展示,將自己的展望與期冀賦予小組文化內涵中。林子婷副主任趣味性地設置了“班主任模擬”和“家校溝通模擬”兩個活動環節,讓老師們以一位新任班主任的視角,自我思考展開建設班級,體會班主任管理理念,收獲班級、班訓、班風的構建心得。
德育處王小蕾主任極具特色地模擬了家長與班主任電話溝通的情景,戲劇性的表演令在座的各位老師忍俊不禁,活動生動有趣的同時也為新教師們上了一堂富有經驗的家校溝通課。班主任是一項兼具責任與挑戰的任務,在感到欣慰與取得成就的同時,也需要不斷試錯學習。達到家校溝通、家校聯合的統一戰線是一條需要不斷探索的漫長道路。如何關愛教育班級學生?如何與家長取得信任感?這些都是新班主任需要思考并解決的重要課題。
3【因為有序有愛而成長】
8月14日上午,林子婷副主任組織新教師們學習張紅老師的教育講座視頻。講座主題為“看班、管班、帶班——班級建設的實踐策略與學理分析”。講座內容聚焦于班主任與班級的關系,從理論出發為班級的建設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張紅老師指出了班主任工作的三個發展層次,點明班主任在行政、管理、教育與指導四個方面的職責,創造性地將班級的物理空間功能推廣至成長場域功能。只有班級成為一個自覺的教育場,才能輔助班主任開展專業性的教育活動,進而推動形成有序、有愛、有目標的優秀班級體,增強學生的勝任感、歸屬感與自主感,最終使學生的認知能力與人格得到發展。
在聆聽完張紅老師的講座與林子婷副主任的總結后,新教師們積極討論講座要點,對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性與班級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本次講座為新教師們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相信在南附德育團隊的帶領、家長的協助下,師生在未來必將齊心協力,共建有規矩、有氛圍、有聯結、有樂趣、有精神質量的優秀班集體,力爭做到有序有愛,建立適宜學生成長的百花之園。
4【德為先,愛為魂,三全育人】
8月14日上午,郁婷婷副校長對新入職教師作了《適應新時代,立德樹人,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主題講座。為了進一步培養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幫助新教師更快掌握管理班級技巧,本次講座在“如何當好德育教師”,“爭做優秀班主任”方面為新教師們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參考以及教育理論。在講座中,郁婷婷副校長首先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兩個重要思想,詳細闡釋了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強調了班主任工作要堅持“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國家培養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再次,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向新教師分享了六大育人途徑。最后,以魏書生給青年教師的二十條建議與大家共勉,希望南附成為一個以德為先、以愛為魂、以生為本的和諧校園。
5【以任務為驅動的一場變革】
8月14日下午,陳建國副校長為新教師們作了一場以《核心素養背景下基于任務驅動的課堂設計與實施》為專題的講座。陳校講到,隨著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的推出,教學設計理念也迎來了重大的變革。基于核心素養發展要求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設計也勢必將從傳統的“以教為主”向基于任務驅動的“以學為中心”轉變。因此,陳副校長提出,在教師教學活動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基于任務驅動的課堂應運而生,而“學習任務清單”這一創新的教學工具也由此誕生。
陳校希望新教師們能以南附為大家提供的“魚竿”這一工具,苦練“釣技”,不斷地聽課、講課、參加教研活動,不斷自我反思,以高超的教學技能和水平站穩講臺。同時,勉勵新教師們,要走出學校、走出區、走出市,打造屬于自己的教育部優質課。
6【有愛就沒有負擔】
8月15日上午,教務處陽小平主任作了“聚焦教學,勉勵躬耕”的專題講座,為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深度賦能。陽主任先深入解讀了南附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現代人的理念,再同新教師們分享了自身的帶班故事。陽主任說,“有愛就沒有負擔”,讓她堅守講臺三十二個春秋的力量就是對學生的愛。春風化雨,滋養萬物。作為教師,觀念上,應以愛為源,讓愛成為學生成長的源泉;實踐中,還要落實好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個性化輔導、教學研究等教學常規環節;成績外,也不忘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為人生的未來奠基。隨后,各學科科長為新教師詳細介紹了本學科的相關教學教研情況,為新教師融入新學期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7【成為一名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
為期五天的培訓即將落下帷幕。8月15日上午,薛祝其校長以“成為一名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為題,送給南附新教師三個寶貴的教育錦囊,為這段培訓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錦囊一:不斷更新,持續精進。始終堅信,只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永葆教育的青春與活力。錦囊二:共情教育,變革課堂。教育是心靈的交流,而非單向的灌輸。課堂是學生精神的食堂,每一節課都是學生成長的養分。南附的校園文化,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表達。錦囊三: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在每一節四十分鐘的課堂里,全身心投入,以諄諄教誨和春風化雨的方式,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
校辦楊立志主任對本次培訓活動進行總結,他說我們要從站上講臺到講穩講臺,再到站好講臺,還要能走下講臺。最后,他以于漪老師的話寄語新教師:讓我們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
賦能,在教育的花園,親培一粒種,
未來,在南附的校園,共育一片林。
來源: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中學(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