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財政的現實是稅收大幅減少,賣地收入幾乎消失,非稅收入快速增加,主要是各種罰款,各地嚴查電動車與此息息相關,這種寅吃卯糧的方式其實是地方權力擴張到隨意向普通人加稅,因為地方有著龐大的公務體系要養,非此難以支撐其正常運轉。
但是過去花錢大手大腳又欠賬太多,各種基建投資的銀行貸款利息就吃不消,又有公務人員的高工資和龐大人群,更加捉襟見肘,尤其疫情期間網絡員發揮重要作用,吃財政飯的人員規模再度擴張,百余戶的小區就有兩個網格員,由街道辦的網格長領導,由此一個城市多出成千上萬依賴財政吃飯的人。
福建莆田涵江區曝出拖欠七八百名網格員半年工資,雖然工資也才2200多元, 社保也被早早停掉,于是需要養家的網絡員在網上曝光求助,當地網格中心趕緊發放一個月工資,承諾正在想辦法解決剩余工資,負責人說責任在于勞務公司,網絡員只能向勞務公司討薪。無疑是不負責任的說法,街道辦網格長是網格員直接上級,想要擺脫發工資的責任著實無恥。
網格中心配合網格員算是新時代的編戶齊民,網格員責任是協助上級網格員采集和更新信息,巡查走訪環境衛生、安全隱患、重點人群,處理社區矛盾,動員群眾參與社區治理。這是管理上的高效模式,卻也是金錢上的低效模式,需要養活龐大的人員體系,成為財政收入下降后的重大負擔。
行政組織永遠有擴張的沖動,領導都希望擴張所在部門,為自己增加下屬員工,尤其是不用對成本和效率負責時,只需獅子大張口向財政部門提要求,博弈時打對折也能被滿足,更關鍵在于財政很大比例源于上級轉移支付,如果不提出更多要求,就相當于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必然鼓勵地方組織走向臃腫,不擴張人員和項目哪能拿到撥款?
網格員被欠薪半年說明地方財政難以養得起太多人員,財政收入下降的當下只會愈演愈烈,社區最高效的模式是社區自治,不花財政一分錢就能自主解決問題,發現問題也不會輕易把責任推給街道辦,當網格員成為社區管理者,權力和責任就轉到網格員和街道辦,需要花費大量人力、時間和財政資源,結果就是財政壓力下的大范圍欠薪。
中國過去一直是稅收的大幅增長,結果是財政支出和公務人員規模大幅擴張,今年的現實是稅收大幅減少,相對應的是財政支出減少,必然人員縮編或降薪,擴張的網格中心和網格員碰上財政的下降周期,沖突會更加明顯,一切才僅是開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