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在韶山
1950年,毛岸英在韶山毛主席故居的珍貴合影。走在前面的年輕人是毛岸英,周圍是陪同毛岸英的工作人員。毛岸英從8歲離開家鄉,期間由于各種原因沒有能再次回來,這次毛岸英按照父親毛主席的囑托,回來家鄉為外婆祝壽,祭拜母親楊開慧,以及看望家鄉父老鄉親。
來到毛主席故居,毛岸英感慨萬千,他對這里的記憶還停留在小時候,時隔多年老家的房屋已經破舊不堪,院子里也放滿了雜物,一種復雜的心情涌上心頭。
毛岸英祭祖
1950年,毛岸英祭祖時留下的罕見合影。 1930年,楊開慧壯烈犧牲,那個時候毛岸英年紀還小,他先是被送到上海生活了 一段時間,后被安排到蘇聯生活。時隔多年,對母親的思念更加強烈,來到母親楊開慧墓前,毛岸英“撲通一聲”跪下,哭泣著說“媽媽,兒子來看您了!”
此情此景令人動容,陪同他的還有舅舅楊開智,舅媽李崇德,也跟著傷心落淚。
毛岸英和家人
1950年,毛岸英和向振熙,楊開智,李崇德,楊瑛的罕見合影。向振熙是楊開慧的母親,毛岸英的外婆,這年她80歲大壽,毛岸英為她祝壽。楊瑛是舅舅楊開智的女兒,活潑可愛。
毛岸英小時候,外婆經常帶著他和弟弟,掩護楊開慧和毛主席的革命活動。
毛岸英很戰友
1950年,毛岸英和戰友在丹東的罕見合影。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由于美國在仁川的登陸,朝鮮節節敗退,向中國請求出兵,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派出志愿軍前往朝鮮作戰,毛岸英主動要求前往朝鮮,毛主席同意了。
這張照片是毛岸英在跨過鴨綠江前的留影,極為罕見。毛岸英和普通的志愿軍戰士一樣的穿著,作為一名俄文翻譯在指揮部工作。
11月25日,志愿軍指揮部遭到美軍空襲,毛岸英沒有來得及撤出,壯烈犧牲了。
毛岸英和戰友
1950年,毛岸英(左邊)在朝鮮戰場上和戰友的珍貴合影。毛岸英犧牲的消息經過電報發往北京,然而沒有人敢向主席匯報,也不知道如何匯報,擔心主席悲傷過度,直至一個月后,周總理才將此事告訴了毛主席。
毛主席沉默了一會說“自己的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包衛國家,又派誰的兒子去呢?打仗嘛,總是要死人的。”
周總理知道,毛主席雖然說的很輕松,但他的內心是悲痛的,只是沒有表現出來。1990年,工作人員在整理毛主席遺物時,發現衣柜的下面整齊地擺放著兩件襯衫,一雙襪子,一頂軍帽和一條毛巾,這些都是毛岸英生前用過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毛岸英和劉思齊1949年成婚,犧牲時還沒有孩子。劉思齊得知丈夫犧牲,悲痛不已,1959年前往朝鮮祭拜毛岸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