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9月3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抵達外蒙古進行訪問,并將參加“諾門坎戰役”八十五周年慶典。
1939年,蘇聯軍隊及外蒙古仆從軍與占領中國東北的倭寇關東軍在中國內外蒙交界的諾門坎地區爆發大規模戰爭。蘇軍雖然在裝備、彈藥和人員上處于絕對優勢,但最終只取得了一場殘勝。隨后蘇聯和倭國和談,蘇聯承認“偽滿洲國”,倭國則開始“南進”戰略。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開始新的篇章。外蒙古在這次戰役之后也鞏固了分裂地位。
這是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布逮捕令的十八個月以來,他第一次前往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訪問。
普京在外蒙古首府烏蘭巴托主廣場舉行的儀式上受到儀仗隊的歡迎。儀仗隊員們身穿鮮艷的紅色和藍色制服,其式樣是十三世紀蒙古汗國創始人鐵木真汗的私人衛隊風格。
普京和外蒙古“總統”烏赫那·呼日勒蘇赫(Khurelsukh Ukhnaa)一起走上政府宮的紅地毯臺階,在進入大樓之前向鐵木真雕像鞠躬。
一小群反對俄烏戰爭的外蒙古抗議者在歡迎儀式前試圖展開烏克蘭國旗,但被警察帶走了。
普京在與呼日勒蘇赫會談時表示,兩國之間的關系“正在各個領域發展”。他邀請外蒙古“總統”出席于十月下旬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金磚國家峰會,呼日勒蘇赫接受了邀請。金磚國家包括俄羅斯和中國等。
在普京訪問之前,烏克蘭呼吁外蒙古將普京逮捕并移送海牙法院。但普京的發言人上周表示,克里姆林宮并不擔心這個問題。
身處俄羅斯境外的五十多名俄羅斯人聯合簽署了一封公開信,敦促外蒙古政府“在普京抵達后立即拘捕他”。公開信的簽署人包括弗拉基米爾·卡拉-穆爾扎,他于8月從俄羅斯監獄獲釋。這是冷戰以來最大的東西方囚犯交換結果。
普京的到訪使得外蒙古陷入一個法律困境。國際刑事法院的創始條約《羅馬規約》要求成員國在發出逮捕令后拘留嫌疑人。外蒙古雖然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但它是一個與俄羅斯接壤的內陸“國家”,其燃料和一些電力供應高度依賴俄國。
因此外蒙古不可能執行這項通緝逮捕令。不過,外蒙古也可以退出國際刑事法院條約了。既然不執行條約,強留著還有什么意思呢。
普京的這次出訪顯得比較突兀。當前正值俄烏戰爭的關鍵時刻,尤其是俄軍上月末大規模導彈襲擊烏克蘭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之后,烏軍從8月31日晚上到9月1日早上,動用數百架無人機對俄羅斯發動了大規模轟炸的反擊。
在這次轟炸中,俄國首都莫斯科也成了烏軍的主要打擊目標。莫斯科郊區的一家煉油廠也被無人機擊中,冒起濃煙。有消息稱,最近的襲擊爆炸點距離克林姆林宮只有三公里遠。
烏克蘭的大規模無人機襲擊已取得不小的戰果,給俄羅斯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之前俄羅斯和外蒙古從來沒有大張旗鼓的慶祝過諾門坎戰役,八十周年的時候也沒有大規模慶祝過。
此番俄羅斯和外蒙古兩方首腦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舉行諾門坎戰役紀念儀式,其用意令人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