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做內貿的芯片分銷商們日子難過,相比起來,做外貿的日子雖然不如前幾年那樣火熱,但總體情況似乎稍好一些。
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幾年做外貿的人變多了。想做外貿的、正在摸索的、已經開始嘗試的,都有不少。在以往還算“小眾賽道”的芯片外貿,已經成了大家都關注的火熱領域。
要想做外貿生意,海外電子展少不了關注。還有不到2個月,全球電子元器件市場的“頂流”展會——德國慕尼黑電子展(Electronica,慕尼黑國際電子元器件博覽會)就要開始了。
受到疫情影響,上一次“正常”參加慕尼黑電子展,已經是2018年。時隔多年,行情和市場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大家還想參加慕尼黑電子展嗎?現在海外參展的主要目的都是什么,真實感覺又是如何?
我們采訪了3位相關人士,他們去過或者打算去慕尼黑電子展,以下是他們的分享。
“海外展會和國內不一樣,展臺放跑車,客戶要提前邀約。”
@Alan,主營芯片外貿
2018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參加了德國慕尼黑電子展,那次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所以今年我也會去,這次我們拿了一個24平米的展位,展位費和國內的差距并不大。
我感覺海外的展會和國內的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海外電子展上,除了一些散客會到處亂轉去找供應商,頭部的大客戶其實更多都是邀約制。像那邊展會的布置也很有意思,和國內大家喝杯茶的方式不一樣,海外那些大貿、原廠們會在展臺直接放跑車,場館布置就像吧臺一樣。那些大的代理商、原廠的二樓是他們重點客戶的集中點,可以在里面約見一些客戶。
我當時去展會的時候其實沒有展位,也沒有邀約很多客戶。但是我去和場館中當地的貿易商們聊天,了解他們也去嘗試和他們建立聯系。當時我在那里遇見了一位大貿的采購總監,他就向我介紹了他們的生意、業務邏輯,也和我講了他們怎么去做本地化。
還有一點,我覺得在展會里可以去感受歐洲當地的文化。了解那些當地的貿易商是怎么樣去和頭部客戶交流,如何保持溝通,也能夠了解歐洲那邊的產業布局,我之前就是在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南非的PCBA廠,以及他們在歐洲產業鏈中的位置。
去參展也不要局限于場內的機會,還要盯著場外的機會。像英國、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都離得很近,可以把有機會做大的客戶都安排進行程里。
有的人說,去海外展會收獲不大,投產比不高,但我覺得如果你展前準備工作做足,還是能有很多收獲。
首先,我們不能僅僅想著去做貿易商,而是要真正融入他們產業鏈當中,獲取和重要采購們對話的機會。要去理解終端的體系,不能只說自己賣什么芯片,要讓客戶覺得你是一個能夠跟著他的體系,能夠提供解決方案,有能力去服務他們公司。
此外,公司介紹、邀約話術、宣傳冊、展臺布置,這些都有很大的講究,比如展前可以在LinkedIn這些平臺上,找到一些企業和客戶的參展信息,能夠借此與客戶進行邀約。
我也建議大家去慕尼黑的時候,除了和大貿們的業務聊天,也可以去PCB的展館多逛一逛。因為里面有一些做PCBA業務的,有一些在中國也有辦公室,如果能加上業務主管之類的,好好聊還是有機會的。
未來我們公司的業務可能會慢慢越來越細分,需要更多的客戶進行鏈接,之后我會更多地去參加展會。而且展會也可以幫我們去了解到行情最新的動態,以及最新的方案、應用之類。
“本來以為去不了,突然通知可以了,但兩個月內要把所有東西準備好。”
@烈馬,主做外貿配單
我2008年入行,2009開始自己創業,十幾年一直都是做外貿生意,客戶以海外貿易商為主,也會兼顧做一些OEM工廠以及EMS代工廠。
“本來以為去不了,突然通知可以了,但兩個月內要把所有東西準備好。”
以前做外貿的人比較少,市場相對沒有這么卷,我入行也比較早,生意一直比較穩定。之前行情好的時候,沒想到要去參展。現在行情冷下來了,而且也看到身邊人有去參展,所以決定自己也去嘗試一下。
我們這次是第一次參加展會,選擇了慕尼黑電子展。
今年好像去的人比之前多,展位比較緊張。我們4月就已經報名參展了,但是一直沒有敲定,還告訴我們有可能報不上,所以我們一度已經放棄了。
結果,8月左右,突然通知我們可以去了,但是要在2個多月的時間里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包括宣傳冊、布置、海報、簽證等等。因為是第一次參展,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感覺挑戰很大,但也只能趕緊想辦法解決,還好現在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經歷過這次之后,參展的整體流程都走了一遍,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能力的提升。
這次去參展,獲客不是首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去學習。
首先,參展可以提升自己公司的曝光,也可以為自己背書,提升客戶信任度,在自己的官網和郵件里也可以和客戶有更好的互動。其次,打算去了解一下展會上的客戶和同行,看看他們做什么產品,什么服務,去學習一下。最后才是看看有沒有客戶能夠成單。
我們大概去4個人,搭了一個展臺,算上一些補貼,價格和國內展會的差距不大,不會花很多錢,出去主要是機票、酒店這類開銷大。
現在,向外走出去的趨勢還是挺明顯的。目前,可能代理商那邊的情況好一些,像我們做貿易的,傳導過來還需要一些時間。我們主要做歐洲客戶,和美國利率的關系很大,等到美聯儲降息之后,情況可能會好一些,至少大家有盼頭,最近的詢價也慢慢變多了。
“多帶點高顏值銷售,我是認真的。”
@NJ,外貿主做PCBA
我們是做外貿,電子元器件和PCBA的,之后主要想發展一站式PCBA,包括物料采購、檢測 、供應鏈管理、PCB+SMT等等。
前兩年行情好,很多人在這行賺到了錢,去參展也比較積極,現在行情不好了,我感覺今年出去的人也變少了。
我這邊業績還算比較穩定,今年環比一直有在增長。從長期來看,其實參加海外展會還是很值得,畢竟成功一個客戶就能把成本賺回來了。
我們之前參加過幾次別的海外展會,這次是第一次去慕尼黑電子展,我們一般當地也有銷售,這次大概去5-6個人。去海外展會主要目的是和老客戶見面拜訪。這次去德國是想開發一下新客戶,但主要目標不是展會,而是為了參加一些大的貿易公司組織的after party。
我建議大家多帶上幾位高顏值銷售,不是開玩笑,因為客戶第一時間接觸到的都是你的銷售,你的銷售代表著你公司的實力和門面。
結 語
想要出海參展的人還是不少,但是實際有多少目前還不能輕易下結論,恐怕要等到展會正式開始時才能有更好的感知。
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是,這兩年行情變差了,大家出海參展考慮得更多了,展位費、機票、住宿,一個人的成本就不小,“能不能回本”成了關鍵的考慮因素。此外,有過參展經驗的人表示,去海外參展,可能“在深圳見過的友商,在德國又見了一次”,無法判斷海外展會能帶來多少真實效益。
不過,目前國內的原廠、分銷商往海外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想要做外貿的人越來越多。而面對新市場、新客戶、新供應鏈,參加海外電子展仍然可以大有所得。
2024年11月10-21日,我們將組團前往德國慕尼黑電子展,開展一場為期12天的德國+英國深度考察之旅。本次考察由芯片超人花姐帶隊,花姐在芯片分銷行業深耕近20年,擁有專業的產業視角,也有其他經驗豐富的相關產業專家同行,“小白”也可以抓住展會重點,既看全也看明白。還有更多行業研討會、供需交流會、技術分享會等豐富內容,詳情可參看下方海報。
咨詢報名歐洲出海考察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