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西游記》原著,還是《黑神話:悟空》,牛魔王一家的下場并不好。不僅寄人籬下,仰人息鼻,一家人還不得團(tuán)聚,甚至后者的游戲中,連紅孩兒的性命都沒保住。
而造成這一切悲劇的根源,既不是因為孫悟空大鬧天宮,或者不服天庭和靈山,執(zhí)意跟他們作對,連累到了老牛一家;也不是因為牛魔王每次選擇都是錯的,先是反天庭,后來又協(xié)助天庭干掉了孫悟空;更不是因為紅孩兒執(zhí)迷不悟,一心要奪得大圣根器,從而不做天庭和靈山的狗!
而是因為羅剎國和夜叉國的滅亡,國破家仇,讓羅剎國的王女鐵扇公主和夜叉國的王子紅孩兒,同時抱緊了牛魔王,釀成了一家人的悲劇。
楊角風(fēng)談《黑神話:悟空》第十三期:夜叉國和羅剎國究竟做了什么,為什么慘被靈山大軍滅國?
一、
上回書咱們講了紅孩兒的身世,他原本是夜叉國王的王子,國破家亡之后被太上老君所救,并借助夜叉王的精魄護(hù)佑以及子母河水,借鐵扇公主的腹生子。
關(guān)于夜叉國滅亡這件事,在眾小妖圖鑒中,多有提到,比如在小雷音寺浮屠界出沒的穿云鬼:
“昔日,夜叉王遭天眾所害,宗室被屠,夜叉國隨之覆滅。國破后,夜叉?zhèn)兞魍鏊l(xiāng)。”
其實不止穿云鬼,像巡山鬼、赤發(fā)鬼、幽燈鬼,還有個夜叉奴,全都是來自已經(jīng)被滅國的夜叉國。而且,在赤發(fā)鬼的圖鑒里,明確提到夜叉國曾經(jīng)有八位大將軍,其中一個叫密嚴(yán),曾經(jīng)在靈山腳下的玉真觀,隨金鼎大仙修行。
后來敵軍來襲時,他是作為前鋒將軍,在國界處扎營率眾抵抗,結(jié)果卻被四面圍困。這也說明,當(dāng)時的國界早就被敵軍攻破,敵軍才可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將其圍困。
那么,穿云鬼里面提到害了夜叉王的天眾,又是哪些人呢?
這個問題,在鐵扇公主和火焰山土地的對話中,可以得到線索:
“待這娃兒長大,靈山的那些血債,他便是最好的人證!”
難道是因為火焰山土地乃太上老君的人,故意栽贓陷害一向慈悲為懷的靈山,往人家頭上扣屎盆子?
還真不是,畢竟前面提到的夜叉國大將密嚴(yán),就是死在靈山之手:
“最終,密嚴(yán)在諸羅漢的包夾之下,被斬下了首級。”
二、
有人可能會問,哎,楊角風(fēng)你這個家伙,怎么打出了上圖這個隱藏BOSS?
哈哈,不小心串場了,上圖這個赤發(fā)鬼不是《黑神話:悟空》里面那個,而是電影《刺殺小說家》里面的最終BOSS。
除了赤發(fā)鬼這里明確提到了,夜叉國前鋒將軍密嚴(yán),是被諸多羅漢圍困身亡外。在紅孩兒的夢里,也有出現(xiàn)過靈山大軍,畢竟夜叉王用自己的性命護(hù)住了兒子的精魄,所以紅孩兒的夢中,也會體現(xiàn)夜叉王大戰(zhàn)靈山大軍時的場景:
“可我很厲害,我打敗了和山一樣高的和尚,會飛的怪鳥,吐火的神像……”
打敗了像山一樣高的和尚,這明顯來自于靈山的和尚,也只有那里的和尚,才有像山一樣高的(估計是個佛)。
會飛的怪鳥,估計是指金翅大鵬鳥,畢竟這只鳥不是啥好鳥,還曾經(jīng)吞掉了獅駝國全國百姓。當(dāng)然,也有可能是孔雀大明王菩薩,畢竟整部《西游記》中,記載的鳥類,又在靈山陣營,就這倆。
再有一個吐火的神像,就非常令人深思了,因為在取經(jīng)路上,唐僧師徒還真就遇到過跟紅孩兒口中的這個神像,很相近的人。
當(dāng)時唐僧師徒已經(jīng)進(jìn)入天竺國,剛剛離開寇員外家,靈山也已經(jīng)近在眼前。結(jié)果半路上遇到了一處衰敗的行院,走近一看,竟然是“華光行院”:
“華光菩薩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因剿除毒火鬼王,降了職,化做五顯靈官,此間必有廟祝。”
三、
翻遍整部《西游記》,也只有這個地方提到了,有可能會使用火焰攻擊的靈山弟子,也就是火焰五光佛,以及其弟子華光菩薩。
但是,唐僧無意中說的這句話中,卻明顯有一個矛盾,那就是華光菩薩明明是剿除了毒火鬼王,可是為什么不僅沒獎勵,反而被降了職呢?
這我們就要明確一個問題了,鬼,在西游世界里面究竟有沒有鬼權(quán),可以被隨便消滅嗎?
答案當(dāng)然是不可以!
在真假美猴王那一章,孫悟空找到靈山,如來佛祖就說了這么一句話:
“周天之內(nèi)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
也就是說,鬼仙雖然次于人仙,但也是有鬼權(quán)的。比如圍剿孫悟空的時候,玉帝就派出了一個大力鬼王,也是他跟哪吒就回天庭報信,他還去宣旨讓二郎神前來,甚至最后監(jiān)斬孫悟空的也是他。
還有十殿閻王,他們也是鬼王,李世民地府一日游的時候,他們就說過這么一句話:
“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
再聯(lián)想到剛剛我們提到的,夜叉國滅亡后,他們的子民流落各國,都被稱為穿云鬼、巡山鬼、赤發(fā)鬼、幽燈鬼……總之都是鬼。
這也說明,夜叉國原本就是個鬼國,毒火鬼王就是夜叉國,毒火鬼里面的王。雖然《西游記》對于毒火鬼王是一帶而過,但結(jié)合當(dāng)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我們在《南游記》中,還是找到了他的身影。
四、
在這本書中記載,靈山原本屬于獨(dú)火大王,也叫獨(dú)火鬼,這就是《西游記》中毒火鬼王的原型。
如來佛祖帶領(lǐng)一幫信眾,相中了靈山這塊風(fēng)水寶地,于是就跟獨(dú)火大王借,并簽下了一年后就還的文書。
可惜,等到一年后,獨(dú)火大王準(zhǔn)備收回靈山時,卻沒想如來佛祖偷偷在文書上加了一橫,成了租期十年了。獨(dú)火大王沒辦法,想了想,就算十年問題也不大,畢竟對于修行之人來講,這點時間不算什么。
可是,等到十年后,獨(dú)火大王再找上門的時候,如來佛祖又耍賴,竟然又在“十”字上面加了一撇,成了千年了。
獨(dú)火大王當(dāng)時就怒了,你們耍賴不走,干脆我也不走,就賴在靈山,你們還得管吃管喝,我還能蹭蹭佛祖講課。但靈山眾佛可不慣著他,告訴他靈山?jīng)]他的位置,讓獨(dú)火大王趕緊走人。如此一來,你一句,我一句,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
結(jié)果,華光菩薩來勁了,直接放火燒死了獨(dú)火大王……
正因為毒火大王被靈山的人滅了,夜叉國才會向靈山討個說法,為了給個交代,才有了華光菩薩的被貶……
可惜,就像我們之前分析過的那樣,按照《西游記》中的時間線,孫悟空大鬧天宮前,如來佛祖還不是實際的靈山掌門,畢竟他連蟠桃會都沒資格參加。但是,經(jīng)過他的不懈努力,終于頂?shù)袅巳紵艄欧穑闪遂`山掌門,于是一切都變了。
五、
所以,我們能在《西游記》原著中看到,剛剛奪位成功后的如來佛祖,馬上就接到玉帝旨意,讓他去天庭降妖。
他在離開靈山前,特意囑咐自己的手下,一定要坐穩(wěn)禪位,小心被反攻:
“汝等在此穩(wěn)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至此,如來佛祖成功頂替燃燈古佛,晉級佛老,成了五方五老之一。這也是為什么,常年跟五方五老打交道的齊天大圣孫悟空,見到他后,會不認(rèn)識:
“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
如來佛祖坐穩(wěn)了位置后,第一件事便是復(fù)用華光菩薩,只不過此時他已經(jīng)投胎并修煉成道家的五顯靈官了。好在他師父火焰五光佛還在,于是由他帶隊,帶領(lǐng)靈山大軍向四周擴(kuò)張,以擴(kuò)大自己的地盤。
再結(jié)合《黑神話:悟空》中的說法,夜叉國的密嚴(yán),曾經(jīng)在靈山腳下的玉真觀修煉。這從側(cè)面表明,這個地方原本屬于夜叉國,如來佛祖強(qiáng)占了靈山后,開始向東擴(kuò)張。正因為密嚴(yán)平時就駐扎在靈山腳下,所以才會正面對抗靈山大軍,成了先鋒將軍:
“強(qiáng)敵來襲時,夜叉王將密嚴(yán)封為前鋒將軍,密嚴(yán)在國界駐下大營……”
可惜,密嚴(yán)哪里是靈山大軍的對手,即便手下的將士一個退縮的都沒有,可還是全軍陣亡。
先鋒大將死了,夜叉王自然悲痛萬分,氣憤不已,以他的性格,必然會親自帶隊,帶領(lǐng)夜叉國的主力部隊跟靈山大軍決戰(zhàn)。
六、
夜叉王畢竟是夜叉國實力最強(qiáng)的人,他這一出手,就體現(xiàn)出了紅孩兒夢境中的一幕,打敗了山一樣的和尚,會飛的怪鳥,還有噴火的神像。
這個山一樣的和尚,以及噴火的神像,我(楊角風(fēng))估計就是火焰五光佛,這也是為什么《西游記》最后一回,取經(jīng)結(jié)束,全靈山的諸佛名單里,沒有他的原因,因為他被夜叉王滅了。
會飛的怪鳥大概是金翅大鵬鳥,他戰(zhàn)敗后,不好意思回靈山,于是飛到獅駝國,吃光了全國百姓。
夜叉王干掉了靈山一個佛,干跑了一只鳥,那還了得,如來佛祖必然震怒,震怒之余,夜叉國必然一片生靈涂炭。這也是《黑神話:悟空》中,有關(guān)夜叉王的圖鑒里,來人對夜叉王嘆息的原因:
“生靈涂炭啊……你看看你,當(dāng)真罪過。”
言外之意,你看看你夜叉王,非得弄死人家一個佛,現(xiàn)在好了吧,整個夜叉國宗室都被屠了,一個活口不留,包括王的兒子:
“王身負(fù)重傷,坐在一地狼藉間,抱著一個剛剛死去的少年。”
當(dāng)然,這個來人其實就是太上老君,他出于自己的利益考慮,趁著靈山大軍還在金殿外廝殺,尚未進(jìn)來的空。讓夜叉王犧牲自己的性命,保住了死去少年的精魄,并通過自己童子(火焰山土地)的缽盂保存,為日后投胎到鐵扇公主的體內(nèi),埋下了伏筆。
七、
那么,第二個問題也就來了,為什么太上老君要借鐵扇公主,生下夜叉王的兒子呢?
因為鐵扇公主跟靈山,同樣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她的遭遇跟紅孩兒并無明顯不同。要非要說出一點不同來,那就是在滅國之戰(zhàn)中,夜叉王的兒子死了,羅剎王的女兒還活著。
在雷長老的圖鑒里,也提到了一句話:
“與夜叉國同時覆滅的還有羅剎國,只因他們有同源之親,是以必須共赴滅亡。”
這倒有點唇亡齒寒的道理,夜叉國和羅剎國面對強(qiáng)大的靈山大軍,只能抱成一團(tuán),共同抵抗。只可惜,即便是強(qiáng)大如夜叉王,也是無能為力,羅剎國子民只能東遷,讓出了自己的國土。
按照海羅剎的圖鑒記載:
“古籍載,西海之外有大羅剎國,海羅剎居其中。”
羅剎國很大,分為海羅剎和海內(nèi)羅剎,而這個國家,原本大家都信佛,包括鐵扇公主在內(nèi):
“這廟修在海內(nèi)羅剎國中,羅剎國的王女奉命調(diào)查。她自幼在佛前修習(xí),法力極強(qiáng)……”
可即便全國到處修的有寺廟,即便全國百姓,包括王女都帶頭信佛的前提下,還是被靈山滅國了。于是,活下來的國民,擁護(hù)著鐵扇公主東逃到了火焰山,并停了下來:
“百年后,羅剎國滅,海羅剎護(hù)送王女東逃,一路歷盡辛酸苦磨,才在火焰山落腳。”
根據(jù)地羅剎的圖鑒,他們是流亡途中生出來的,水土不服,個子長不高,就成了地羅剎。
八、
后來,太上老君拿到夜叉王子的精魄后,開始物色合適的母體,由此,來自羅剎國的公主進(jìn)入到了他的眼簾。
鐵扇公主面對亡國的命運(yùn),自然也想復(fù)仇,可自己也知道實力不濟(jì),不是靈山大軍的對手。所以,她要想進(jìn)一步提升修為,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再拜師。但,這一次不可能再拜佛家了,畢竟她已經(jīng)看透了其本質(zhì),從而改拜了太上老君。
于是,鐵扇公主扔下自己的一眾隨從,孤身上了天庭,成了太上老君的弟子,并跟師弟一起雙修。之所以稱呼火焰山土地為師弟,這也是太上老君要求的,估計年齡比對方大吧。
很快,在一次燒火的時候,羅剎公主強(qiáng)調(diào),自己扇火的扇子有點小,不太趁手。太上老君也非常大方,大手一揮,決定送她一把新的:
“既是如此,我再做一把新的,順便就算賜你當(dāng)個法器罷。”
在隼居士的圖鑒里,曾經(jīng)提到過鶴仙人送出一把老君的失敗之作,估計就是這把小扇子:
“此乃老君失敗之作,你也是做扇子的,我便贈與你罷。”
從這個時間段推斷,靈山?jīng)_夜叉國和羅剎國發(fā)動滅國戰(zhàn),是在孫悟空推翻八卦爐之前。這跟我們前面提到的時間有點沖突,不過倒也解釋了如來佛祖奉旨去降服孫悟空時,讓其他菩薩穩(wěn)坐禪位,防止地方偷襲。
大概就是在跟夜叉和羅剎的戰(zhàn)爭中,靈山的人也有傷亡,大家還得提防夜叉和羅剎死灰復(fù)燃,有殘余的部隊向靈山?jīng)_擊。
九、
如此,便回到我們的題目了,夜叉和羅剎國究竟做了什么,為什么慘遭靈山佛祖滅國呢?
雖然我(楊角風(fēng))前面也給出了一個理由,如來佛祖最開始的動機(jī),僅僅是因為相中了靈山這個風(fēng)水寶地。并且在奪取靈山的過程中,做法實在不夠厚道,欺騙了人家原本的主人——獨(dú)火大王(毒火鬼王)。
如果單純的欺騙也就罷了,他們竟然將人家活活給燒死了,畢竟獨(dú)火大王是夜叉國的一個王,怎么可能咽的下這口氣。原本是要個說法,結(jié)果一來二去,矛盾結(jié)下了,導(dǎo)致了靈山大軍壓境。
其實,這僅僅是一個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如來佛祖要想真正坐穩(wěn)靈山,就必須拿身邊的王國下手,以此立威。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其他國家的子民看到靈山的實力,從而信佛,并心甘情愿的去進(jìn)貢。
所以,這兩個國被滅掉之后,成立了天竺國,這個國家的人都信佛。而挨著夜叉和羅剎國的舍衛(wèi)國,更是不敢怠慢,見識到如來佛祖的實力后,趕緊花金子鋪地,請他來保佑自己:
“給孤獨(dú)長者聽說,隨以黃金為磚,布滿園地,才買得太子祗園,才請得世尊說法。”
或許因為舍衛(wèi)國的王子一開始不想賣園子,大概影響到了如來佛祖賺錢。所以,即便曾經(jīng)花了那么多錢請佛講經(jīng),舍衛(wèi)國還是滅亡了,并未受到佛祖的保佑:
“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jīng)在舍衛(wèi)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十、
如果西游世界沒有災(zāi)難,沒有神佛降下災(zāi)難,那人們還會信佛,信神仙嗎?
自然不會!
說白了,就像殺毒軟件一樣,若是沒有人故意制作病毒,又怎么會有人買殺毒軟件呢。這也是為什么某三六零軟件宣布免費(fèi)之后,病毒仿佛一夜之間,全都消失了一般。
就像觀音菩薩現(xiàn)身,收走了在通天河邊禍害百姓的靈感大王一樣,百姓們拜菩薩,是因為感謝她大恩大德,收服了妖怪嗎?
不是!
他們拜觀音菩薩,是希望她念在大家這么虔誠的份上,后面別再派,或者少派類似鯉魚精的玩意來禍害大家了。
這其實也是對大家的一種警告,夜叉國和羅剎國的例子在那擺著呢,你們到底信不信我?
若是不信,就跟佛祖給觀音菩薩的三個箍兒一樣:
“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當(dāng)然,也有國家不信邪,比如獅駝國,依然不把靈山放在眼中,結(jié)果咋樣,大家都看在了眼里。再后來,佛祖覺得自己治下的國家都信服了,可以進(jìn)一步向東土大唐擴(kuò)張了,于是開始宣傳: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yǎng)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貪,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jīng),可以勸人為善。”
十一、
只可惜,人們都不傻,這么多年過去了,事實如何,都心里有數(shù)!
這也導(dǎo)致,取經(jīng)路上,很多人都在勸唐僧,哪有往西天取經(jīng)的,人家都往東邊走:
“去不得,西天難取經(jīng)。要取經(jīng),往東天去罷。”
而生在靈山腳下的天竺國,一個被如來佛祖扶持起來的傀儡國,子民表面做一套,內(nèi)心又是另外一套。連修行的和尚,打內(nèi)心來講也不信近在眼前的佛祖,之所以信佛,也是為了投胎到不信佛的東土大唐去:
“我這里向善的人,看經(jīng)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
要知道,連天竺國的公主,都很清楚天竺國的和尚們,是什么德性,在寺廟里也只能裝瘋賣傻,防止被玷污:
“那女子也聰明,即解吾意,恐為眾僧點污,就裝風(fēng)作怪,尿里眠,屎里臥。”
到后來,退居二線的燃燈古佛,心里也是不滿,面對如來佛祖說的佛經(jīng)不可輕傳,亦不可輕取,他特意派白雄尊者去拆臺:
“你可作起神威,飛星趕上唐僧,把那無字之經(jīng)奪了,教他再來求取有字真經(jīng)。”
再回到《黑神話:悟空》里,彌勒佛為什么多次幫助天命人,甚至能打出最終不戴箍兒的完美結(jié)局,也是彌勒佛提示天命人去畫里跟二郎神打。
我估計啊,這個未來佛,已經(jīng)迫不及待希望天命人打上靈山,活捉佛祖,自己上臺改政策了。
下期預(yù)告:
紅孩兒只要活著便是靈山的罪證,太上老君面對鐵扇公主的求助,為何不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