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闊別家鄉半個世紀的蕭克,終于再次回到了生養他的地方,看著和記憶中完全不一樣的家鄉,蕭克心中十分感慨。
當年他離開的時候,家鄉可不是如今安居樂業的樣子。看著看著,蕭克的眼眶就有些濕潤了。
在參觀了自己當年住的地方之后,他問陪在身邊的地委書記:“我有個發小叫蕭亮,他現在怎么樣了呢?”
地委書記委婉地說了蕭亮所做的事,蕭克瞬間愣在了原地。
蕭亮做了什么事?他和蕭克是什么關系?蕭亮的結局又是什么?
救國心切,投筆從戎
蕭克出生在一個大家族里,不過和家族其他人比起來,他家的生活并不算好過。他家里不做生意,家人都專注讀書。
家中清貧,但藏書卻非常多。蕭克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被家里寄予了厚望。
按照家里的安排,蕭克應該是會一路讀書出來,然后找一個老師的工作。但有的時候,命運的改變,往往就在一瞬間。
蕭克14歲的那年,他家發生了一件大事,他的大哥遇害了。殺死蕭克大哥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當地的土豪。
蕭克的大哥為人和善,平常也不和別人交惡。之所以這次得罪了當地土豪,是因為他在土豪強搶民女的時候出手阻止了。
然而在那之后,蕭克的大哥卻被告上了官府,罪名就是強搶民女。而那個被他大哥救了的女人,則成了土豪們的幫兇。
原本強搶民女也是罪不至死的,但土豪勾結當地政府,給蕭克的大哥判了死刑。得知大哥死訊的那天,蕭克本來還在學校讀書。
這件事給了他巨大的打擊,也讓他十分痛恨當地的官員和土豪。蕭克知道,他們之所以敢殺自己的大哥,無非就是覺得自己家無權無勢。
如果他們失去了權勢和地位,就再也不能高高在上俯視眾生了。
抱著這種想法,蕭克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廣州。當時的廣州被稱為革命圣地,是每一個懷有愛國之心的青年都想去的地方。
蕭克去廣州的這個決定,是瞞著自己的二哥做的。
因為他知道,如果他提出要去廣州,二哥是一定不會同意的。蕭克的父母已經去世,家中只有兄弟三個相依為命。
大哥已經去世,二哥也投身革命,二哥希望蕭克不要參軍。但蕭克不聽,他還是偷偷來了廣州。
來到廣州之后,蕭克就積極參加軍校的考試。他本來是想報考黃埔軍校的,但當時黃埔軍校報名時間已經過去了。
沒辦法,他只好報考了憲兵教練所。當然,這所憲兵教練所最后被合并到黃埔軍校里了。
蕭克拿出十二分的勁頭,努力吸收著軍事知識。在畢業之后,他成為了葉挺獨立團的一員,開始了北伐戰爭。
蔣、汪二人相繼背離革命之后,蕭克也面臨著一個選擇。他究竟是選擇待在國民黨,還是選擇起義加入我黨。
在北伐中,蕭克和我黨的人接觸很多,對我黨的理念也比較了解。蕭克雖然家中不至于為吃飯發愁,但也絕對算不上有錢。
我黨的理念,他也是十分認同的。因此在南昌起義的時候,他沒有過多考慮,就選擇了加入起義軍。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6月份,蕭克正式成為了一名黨員。但他成為黨員后的時間不長,起義軍在廣州受到了打擊,不得不向其他地方轉移。
蕭克和黨失去聯系后無奈回鄉,開始在基層發展黨的力量。也就是這次,蕭克重逢了自己的發小蕭亮。
年少情誼終陌路
蕭克和蕭亮同年出生,一起長大,還在同一所中學讀書。蕭克的大哥遇害的時候,就是蕭亮在他身邊安慰他。
蕭克之所以會去參軍,也是蕭亮給他的建議。可以說蕭亮就是蕭克革命的引路人,兩人之間的感情非常好。
和蕭克家相比,蕭亮家算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兩人屬于一個宗族,按照輩分,蕭亮還是蕭克的叔叔。
只不過兩人從小一起玩,血緣關系也比較疏遠,平時就以兄弟相稱。所以蕭克回鄉之后,第一個找的就是蕭亮。
那時蕭克聯系不上黨組織,基本上是一個走投無路的狀態。蕭亮得知此事之后,驚訝于蕭克也加入了我黨。
因為在蕭克離開家之后沒過一年,蕭亮就加入了我黨。得知蕭克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系,蕭亮就幫他聯系了當地的黨委。
在蕭亮的幫助下,蕭克成功恢復了黨員的身份。蕭亮邀請他留下來,和自己一起發展家鄉的武裝力量。
蕭克同意了,他十分痛恨壓榨農民的地主老財,就帶頭組建了農民自衛軍。由于沒有槍支,蕭克就訓練農民軍使用大刀和梭鏢。
雖然裝備簡陋,但蕭克指揮得當,帶領自衛軍消滅了當地壓榨老百姓的土豪。蕭克在當地威望越來越高,我黨也在當地蓬勃發展。
朱老總帶著起義隊伍來到蕭克家鄉的時候,蕭克帶領農民軍加入了朱老總。他想邀請蕭亮一起參軍,但蕭亮拒絕了。
蕭亮的父母都在這里,不像蕭克的父母已經去世,他孤身一人無牽無掛。蕭亮的家人牽絆了他的腳步,讓他沒有辦法離開家鄉。
蕭克也不勉強蕭亮,就自己跟著隊伍上了井岡山,開始了自己南征北戰的生活。蕭克這一走,就和蕭亮徹底斷了聯系。
所以他也并不知道,蕭亮最后和他背道相馳,并且一條道走到了黑。
蕭克離開家鄉后不久,當地的黨組織就遭到了破壞。在國民黨的威逼利誘之下,有人選擇背離革命,供出了很多我黨人士。
蕭亮也被供出,被抓進了大牢。
雖然蕭亮在蕭克面前,表現得對革命十分堅定。但他有個最大的軟肋,那就是家人。敵人讓他的家人勸他投降,勸他轉投國民黨。
蕭亮聽著家人的苦苦哀求,心中的信念逐漸動搖了。尤其是在一個個革命人士被殺害后,蕭亮心里害怕了。
在國民黨威逼利誘和家人的苦苦哀求中,蕭亮堅持的信仰崩塌了。他選擇加入國民黨,開始成為敵人的幫兇。
為了向國民黨表忠心,蕭亮帶著敵人查抄我黨的秘密據點。不過我黨在當地黨組織遭到破壞后迅速轉移,那些秘密據點都廢棄了。
不過蕭亮并沒有善罷甘休,他開始帶人圍剿蕭克當時建立的那些根據地。蕭克沒想到蕭亮會變節,所以并沒有防著蕭亮。
在蕭亮的圍剿下,當地的革命力量損失慘重。蕭亮的所作所為,也讓當地百姓十分憤怒。
多行不義必自斃
蕭亮知道我黨絕對容不下他了,他只能拼命向國民黨示好。在他的不斷示好下,他順利成了國民黨政府中的一員。
之后他就變本加厲鎮壓革命力量,勾結土豪壓榨百姓。這時候的蕭亮,已經成了自己曾經最痛恨的人。
在解放戰爭開始之后,蕭亮并沒有悔悟。他趁著我黨力量弱小的時候,依靠對我黨的了解圍剿我黨。
最讓人憤怒的是,他為了逼出我黨的軍隊,居然將老百姓作為人質。這么多年來,蕭亮在當地經營起了很大的勢力。
1949年的時候,國民黨的勢力節節敗退。蕭亮不思悔改,勾結當地的土豪劣紳,打算拿老百姓當人質和我軍對抗。
不過蕭亮的惡名遠播,我黨駐扎在附近的軍隊知道他的所作所為之后,決定鏟除他這個大毒瘤。
為了能將蕭亮抓捕歸案,我黨還專門趁著夜色包圍了他。不過蕭亮也是狡猾,他一直在防備著自己被包圍,早早給自己留好了退路。
在我軍包圍他的住所之后,他將那些土豪推了出去,自己趁機逃走了。
逃走之后的蕭亮并不安分,他想要對我軍反攻。
于是蕭亮找到當地的國民黨保安司令,申請了一支精銳部隊。他帶著這支精銳部隊偷偷潛回去,打算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那天晚上,我軍恰好沒有在村里,怒火無處發泄的蕭亮就洗劫了村民,并打死、打傷村民一百多人。
之后蕭亮逃進山里,一直在和我黨為敵。
新中國成立之后,蕭亮等人遭到通緝,他的行為稍稍收斂了。不過一有機會,他就在當地制造恐慌。
在1950年,經過我軍的詳細安排,狡猾的蕭亮終于落網了。
他的罪行罄竹難書,最后被判處了死刑。蕭亮被判死刑的時候,當地百姓紛紛叫好。
不過蕭克自從離開家鄉之后,和蕭亮就失去了聯系。盡管如此,蕭克心里還是掛念著蕭亮的。
然而,因為戰爭時期通訊不便,蕭克并不清楚蕭亮怎么樣了。
新中國成立之后,蕭克又一直忙于軍隊事務,幾次想回家看看都因為工作沒回成。直到1981年的時候,蕭克才回到闊別近五十年的家鄉。
他的二哥犧牲在了革命中,唯一讓他放不下的就是發小蕭亮。
對于蕭克來說,蕭亮就是他的家人。
蕭亮的惡行眾所周知,哪怕這么多年過去,大家提起他還是很痛恨。地委書記將蕭亮的事跡告訴蕭克,蕭克沉默了很長時間。
最后,蕭克只說了一句:“這就是命吧!”
不同的選擇往往能帶來不同的結果,蕭克和蕭亮原本走在同一條路上。只不過蕭亮中途做了不一樣的選擇,最后導致了兩人完全不同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