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安徽省轄地級市,位于安徽省東部,滁州市地域自隋開皇三年(583年)設州已有1400余年歷史,為六朝京畿之地,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形兼吳楚,氣越淮揚”之譽,1992年12月,設立地級市滁州市。
滁州市下轄5個縣和2個區?,這5個縣分別是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天長縣,鳳陽縣,2個區分別是瑯琊區和南譙區,用時五天六夜,行走滁州市五縣兩區,大大小小所有古玩門店,尋覓珍寶之旅,得失之間感觸頗深。
滁州市古董市場,因為市場經濟沖擊影響,以及古董行業,自身優勝劣汰等多種原因,造成了滁州市,古董市場岌岌可危之象,首先全椒,來安,定遠,天長四個縣,古玩市場籠統相加,總共不足十戶門店,即這十戶門店,真品也是寥寥無幾,當地老板們也是坦言,不知何時消亡,而滁州市區,則更是凄慘,古玩城宣布改作火鍋城,商戶四散而去,放眼整個滁州市,只有鳳陽縣,依托特殊的歷史文化,尚存一絲生機。
造成如此惡劣市場局面,說到底還是劣幣驅逐良幣所造成的惡果,早些年,國內市場掀起一場古董投資熱潮,見市場有利可圖,各類角色相繼入場,伸勺想要分一杯羹,但又苦于古玉市場,傳統真品古玉逐漸枯竭,重利之下賊生奸計,即無真品何不仿像兜售。
收藏市場,早期由于消息閉塞,許多收藏家對于真假古玉的認知能力并不高,所以賊人們巧舌如簧屢屢得逞,市場之上許多,外入人員(特指一些并無古董知識功底,只是見有利可圖入場商販),照著葫蘆畫瓢有樣學樣,大肆囤積各類古玉瞎活仿品,雙眼兇狠撲入市場羊群。
近些年,由于經濟市場萎靡,許多初級收藏家資金有限,逐漸呈現觀望態度,以及互聯網訊息發達,許多收藏家鑒定真假能力逐步提高,所以造成了古董市場,古玉瞎活假貨堆積成山,但是卻無人購買,原因很簡單,初級收藏家看不懂,但是兜里也沒錢,中高端收藏家兜里有錢,但是那些瞎活又過不了關,所以造成最終崩盤。
行走滁州市古董市場,切磋技藝大多門店老板,抱怨生意難做,大多都是如此情況,現在的古董市場,看似一片哀嚎,但是細心就會發現,哀嚎的人大多數,都是那些憋著瞎活想害人的主兒,這些人未來被市場慢慢篩選出局,這類人群數量驚人,占市場總人口大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篩選之后,市場能夠存活下來的,還是原來只經營傳統老貨的那幫狂熱分子。
狂熱分子為何能夠存活,因為他們熱愛,因為熱愛,所以他們這些年一直在走街串巷,家里堆積的大多數,也是這些攢下來的真古董,遇見真正有眼力的收藏家,還是能夠一直做些生意,比如滁州市所遇即是如此,雖然古玩城倒閉了,但是真正的狂熱分子,依舊還在走街串巷收貨。
如上所見便是如此,與老板閑聊,大家都說現在古玩市場難做,為何你們還在,走街串巷收古董昵,收老酒古玩老板聞言答復,市場生意不好做,是指玩假貨那群人,他們手里客戶,買著買著就都能看懂了,自然就不買了,生意自然就難做,而我們手里的客人,也是買著買著自然也懂了,但是結果卻是,不但自己加倍買,還會拉著朋友一起過來買,憨笑之余老板也不忘調侃,生意市場如此難做,你又為何如此奔波?
聞言,與老板對視一笑,這一笑,即有志同之間的鼓勵,也有竹松之風的惺惺相惜,相邀入門對坐,門店之內雖然亂糟糟良蒂不齊,但是卻能看出器物大多有些年紀,并非兜售瞎活之流,柜臺兩側通道之間堆滿舊鞋,猶讓人眼前一亮,詢問才知,原來店主小時候,兄弟眾多,家里饑一頓飽一頓,鞋子即使穿到爛根兒,也不舍扔掉,找些車胎皮補補,又能堅持小半年。
所以現在走街串巷,見到一些人家,滿好的鞋子,只是臟舊了些,就堆在墻角吃灰漚爛,老板覺得太可惜,便是順帶著收回來洗洗曬曬,晴天的時候擺在店門口,三五塊錢一雙,也能賣給有需要的人,雖然掙錢不多,但是總歸比扔了可惜,總歸是替有需要的人,減少一些家庭負擔,閑聊出神時,目光游離,陡見一尊石佛。
石佛,雖然只是遠遠瞧上一眼,但到代之物的古樸氣息殺傷力,瞬間令人心速加快,瞳孔不自覺放大,近觀瞻仰,雖是麻石,但開臉慈悲,尺寸尤為喜人,刀口風化皮殼,更是地道一流,非常標準的傳世原味精品,詢問老板,作價幾何可讓,完全是不自覺間脫口而出。
老板也是地道人,告知當年寺廟破四舊,附近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現在我們說來輕松一句話,但是那時候,是真的冒著生命危險,如被發現,就是現行反革命,那個年代,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把這尊佛埋在自家后院自留地里,老板走街串巷去了四五次,才能夠收購而來,雖然過程艱難,但是老板念我大熱天遠道而來,價格上倒也沒有為難,溢價一倍即出。
溢價一倍,在許多外行聽來,這不是宰人嘛,但在古董這個行業,老板以原始價格為基礎,溢價一倍還真的不貴,完全是照顧價,因為他對標的是原始價格,而不是對標拍賣價格,如對標拍賣價格,即使打上三五折,那也是漫天要價,老板照拂,自然是長者賜不可辭,欣然同意。
滁州市古董市場,如說哪兒最熱鬧,那還要數鳳陽,簡單描述幾句,各位即知鳳陽縣的實力,鳳陽,古代稱為濠州,朱元璋出生,出家,發跡都在此,朱元璋嶄露頭角之處,便是跟隨郭子興爭奪濠州城,朱元璋稱帝之后,建濠州城為帝都,朱元璋父母陵也在濠州,幾位拜把兄弟,大多都是濠州人,歷史非常豐富。
可惜清朝初期,官府又許民肆意拆除其他房舍,至乾隆時,皇陵建筑盡毀,惟二碑及石人,石馬僅存而已,此后無字碑不知何時傾倒,斷成四截,磚石構件,陸續為辛亥革命后定居附近的群眾移作他用,所以鳳陽縣附近村民,許多老房子地基,許多都來自當年宮殿皇陵用石。
延續這個話題,下面要講的才是重點,因為許多石構件遭到破壞,有些征集回來,有些埋在地之下,并未征集回來,所以便用修補的辦法,重塑了洪武年間,皇家石雕藝術,如上圖所見,最后四圖即為修補而成(放大可見高清細節),這便為我們學習古代石刻,新舊對照,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復刻采用的也是洪武時期同樣手法,選料也采用了老坑石,所以可以稱得上是,老工老料一比一復刻,兩者之間放大可見,復刻版雖然采用了老工老料,但是因為沒有時間的腐蝕風化,刀口猶顯鋒利,而正版刀口卻呈現不同磨損腐蝕,表面皮殼沁滲也存在不同,復刻版幾乎不存在沁滲皮殼風化,而正版卻能肉眼可見,時間上堆砌痕跡,兩者之間對比,真假秘訣就在其中。
其實各位同學,古玉鑒別真假也是如此,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各位同學,現在的古玉收藏領域,復刻版完全可以達到工痕一比一,市場上我也見過許多商家在兜售復刻版,行里俗稱高定版,制作方法也并不復雜,復刻者先機器工,制作大致勾勒形態,然后再根據時代需要,采用鐵砣水凳,或者石英蘸砂二次修磨,磨掉陰刻線當中機器痕跡即可,即使使用高倍放大鏡觀察,也與所復刻的那個時代幾乎完全一致。
其實古董市場,特別是古玉市場,一直有許多兜售高定版賣家們,他們在混淆概念,宣傳石英或石核刻一件器物,最低要幾年時間,沒有人會去勞心費神干這種事兒,但是他們隱瞞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制胚完全可以,先用電腦或者機器做,時間非常快,然后再根據需要,采用不同時代的雕刻手法,修磨機器工表面陰線痕跡。
所以,所謂高定版,復刻版,其實也不過是多一道工序罷了,并沒有多少難度,也并沒有多少神秘,所以收藏古代玉器,如果你想玩到代傳統玉器,一定要具備獨立思考能力,一定要深刻認識到一個問題, 工痕正確并不能代表器物年代,只能證明這件器物的工痕,符合你所認為的那個年代同類工痕,而要確定一件器物的新老,則需對照,工料沁滲皮殼風化剝蝕綜合,想要具備撿漏能力,如上幾點必須要吃透,良藥苦口利于病,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反復揣摩思考,爭取早日看懂復刻版,最終脫離國寶幫。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