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片吃心
每年到了菌子季,我就是一個精神上的云南人,這次來北京,打定主意要吃云南菜,前兩年專門跑到云南駐滬辦去吃,今年索性來規(guī)格更高的駐京辦,有一種外地人進京通天的感覺。
餐廳名叫云騰食府,進門就是濃濃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照例售賣云南各地土特產(chǎn),洋溢著一派喜樂祥和的氛圍。
可翻開菜單我傻了眼,怎么跟泓0871一模一樣?剛剛在上海吃過他們家的菌子,招牌菜記憶猶新,難道是我找錯店了嗎?
服務員解釋,他們跟泓0871同屬一個集團,所以菜式共享……跑了大老遠,我可不想吃精致商務風格的云南菜,于是努力在菜單上點了幾道比較有鄉(xiāng)土氣息的菜,還好有駐京辦的老底子在。
高黎貢山野菜三拼,來自原始森林的苔蘚,菜如其名:樹花像迷你珊瑚,晶瑩微脆,青蛙皮棕綠斑駁,真的好像癩蛤蟆,硬脆微苦,統(tǒng)統(tǒng)拌得酸辣爽口。
沒有想到松針都能拿來涼拌,樹葉一縷縷,細嫩又微澀,透著山野松林的香氣,可太羨慕云南人“掐尖兒”吃蔬菜了。
又試了一款手工香腸,來自因滇越鐵路而興起的小山村叫徐家渡,麻辣咸香,吃不完正好打包回酒店下酒。
雞樅拌麥瓜尖我在上海的泓0871點過,就小小的一碟,這里則盛出大大的一盤,感慨畢竟是北方啊,豪邁,南瓜藤最嫩的尖尖帶著細巧的卷兒,喜歡。
黑三剁是云南駐京辦的招牌菜,豬肉末跟青紅椒剁小粒一起煸香,特別在于加了玫瑰大頭菜,也叫黑芥菜,如果換成番茄丁,就是紅三剁了,照例帶著北方特色,塞到黃豆面窩窩頭里吃,憨厚可愛。
新鮮的見手青,當然不會錯過,上海吃過了紅蔥,北京就選白蔥,驚喜用到了云南羅平的小黃姜,纖維細、姜味濃,熬大油炒菌子,從油里撈出片片牛肝菌,肥厚致密又嫩滑,太享受了!事后對賬單我發(fā)現(xiàn),駐滬辦見手青賣498一份,駐京辦只要288,感覺再多點幾盤可以賺回機票錢。
一道牛干巴,做得好漂亮!薄荷葉炸得碧綠酥透,配上紅亮亮的辣椒、黃澄澄的豆瓣和粒粒白芝麻,看著就喜氣,牛干巴也很特別,來自云南西北部靠近西藏的中甸,高原牦牛體格健碩,做成的干巴肉質(zhì)緊實牛味足,中間還保有一點濕度,嚼起來更香。
建水草芽是我對云南的依戀,當?shù)靥禺a(chǎn)的水生植物,水靈靈的,吃桿兒就很美妙了,這里選的都是嫩頭,一根根潔白細長,不負“象牙菜”的美名,跟綠蘆筍炒在一起,清甜襯青苦,吃得好舒服。
店里的鴨胗、茨菇片和紅皮花生三拼取名“民族下酒菜”,燒烤拼盤則叫“云南民族燒烤大團結(jié)”,感受到了駐京辦的使命擔當,菜上桌我們發(fā)出了驚呼:“這也太豐盛、太隆重、太團結(jié)了!”
一時不知道從何處落筷:傣族烤羅非魚撒滿干香料,香茅散發(fā)出蔥郁的熱帶氣息,茶花雞源自西雙版納的深林,個頭小小的,介于鳥和雞之間,據(jù)說能飛上樹,肉紅潤帶彈性。
麗江納西族的烤肉,豬蹄、臘排骨和五花肉一律腌入味,慢火烤出淳樸的肉香,另一邊的牛肉小串則叫人回憶起云南的燒烤圣城建水。
又怎么能少了建水的臭豆腐?咬開來還微微爆漿,還有一款豆腐用香草捆扎,中間夾心肉餡兒,我是第一次吃,不知出自哪里。
蔬果也都可愛:昭通小土豆酥軟、節(jié)瓜清甜、最后以烤菠蘿收尾,果香撲鼻、酸甜解膩——原來各民族團結(jié)起來是如此美好!
又來一道經(jīng)典昆明小吃,醬肉破酥包,這尺寸又比上海足足大了一倍!我本來還點了心心念念的德勝橋豆花米線,趕緊找服務員叫停,別上了,實在吃不下了……
從駐滬辦吃到駐京辦,刷新了我對云南菜的認知,原來不僅是新鮮的菌子和各地好食材,還包含著一種純樸的情愫:各族人民大團結(jié)!
可不沒有吃甜品,臨出門,云南妹子往手里塞了一枚鮮花餅,令本就甜美的回憶又多了一份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