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內外的革命先輩都趕往北京,共襄盛舉。
已經77歲的國軍名將李默庵,也從美國回到了祖國。他這次回國非常低調,只有幾個人知道。
然而,等他下飛機后,才發現師母鄧穎超已經在機場等候多時。鄧穎超一見到他便紅了眼眶:“你知不知道,我們找你找得好苦啊!”
鄧穎超這句話有何深意?周總理與李默庵之間究竟發生過什么?
忻口戰役前夕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在北平、天津相繼失守后,日軍又將目光瞄準了山西太原。
太原位于我國中原要塞,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一舉拿下太原,日軍調集了五萬精兵,自北平一路南下,企圖在一個月內完成戰略目標,從而問鼎中原。
9月,日軍兵分三路,開始向山西進發。戰斗剛一開始,晉綏軍便頻頻失利,平型關與雁門關相繼失守。
閻錫山一邊打一邊南撤,但還是沒能抵擋住日軍的進犯。到最后,所有晉綏軍都退到了忻口。
忻口是晉北通往太原的門戶,如今也成了保衛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線。若是忻口失守,不僅太原會有淪陷的風險,整個晉北也會被日軍收入囊中。
到了這種危急關頭,閻錫山再想保存實力,他也知道不能再退了。于是他立即給老蔣傳遞消息,請求增援。
為了保住山西要地,老蔣立即召來李默庵、衛立煌等名將,命他們立即前往山西參戰。
原本一開始老蔣是想直接任李默庵為前敵總指揮,讓他組織忻口會戰的。
但一想到現在是國共合作期間,且李默庵與我黨關系“特殊”,老蔣思前想后,最終任命衛立煌為總指揮。
而李默庵則被任命為左翼兵團指揮官。當時負責右翼指揮的是朱老總,老蔣此舉就是為了將李默庵與八路軍分開,不讓他們有任何聯系的可能。
李默庵卻沒有老蔣那些“彎彎繞繞”的心思,他一心只惦記著抵御外敵,保家衛國。
一接到命令,李默庵便迫不及待地上了前線。
等他到達戰場時,戰斗已經進行到關鍵時刻。敵人以飛機、重炮為掩護,調集五千精兵朝懷化陣地連續猛攻。
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之下,守軍的陣地一度被攻破。但在戰士們的頑強抗擊下,陣地又一度被奪回。
就這樣,兩軍針對懷化的一處高地,開啟了長達兩周的拉鋸戰。
在戰斗最危險的時刻,國軍多名指揮官冒著生命危險上前線親自督戰。期間,國軍一名軍長、一名師長以及一名旅長相繼犧牲。
李默庵到達戰場時,正是群龍無首,日軍即將一舉攻下陣地的危險關頭。
此時,敵人正因為久攻不下而冒火,他們采用了毒瓦斯以及催淚彈助攻,將陣地掩埋在一片白茫茫的氣體中。
戰士們冒著這些有害氣體戰斗,每日傷亡高達上千。
眼見士兵們開始有了潰散之勢,李默庵立即采取了措施。
尋求援助
他率領戰士們一邊抗擊敵人,一邊沒日沒夜地挖戰壕,逼近敵人陣地。
經過幾個晝夜的奮戰后,戰士們成功進入敵人陣地。兩軍一相遇,便展開了新一輪的交戰。
國軍利用戰壕優勢,在進攻敵人的同時,又躲開了敵人的數次反攻。
日軍見局勢開始扭轉,便立即調來重型坦克,朝著對面的戰地展開了瘋狂的轟炸。
雖然當時國民黨軍隊中,已經有很多部隊都配備了美式裝備,但李默庵部隊卻沒這個待遇,他們用的依舊是老式機槍火炮。
雖然一開始國軍士兵打不過日軍,但李默庵并未放棄,也沒有撤退。
他自創了一套打坦克的“土法”,就是用瓶子裝上汽油,然后點燃,扔到敵軍的坦克上。
這種方法雖然有些“原始”,但卻非常有效。戰士們利用這種辦法,摧毀了敵軍十幾輛坦克。
此時,整個忻口戰役中,唯有李默庵部隊引起了日軍的高度重視。
實在是因為李默庵堅持太久了。在日軍眼里,李默庵駐守的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在以往的戰斗中,攻下這樣的村子,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
但這一次,就因為這一個村子,他們與李默庵快耗了將近一個月了,這就不得不讓他們提高警惕了。
于是,日軍特意從正面戰場派遣了大量飛機,將其調到了東線戰場,專門對付李默庵。
就在李默庵等人即將成功守住陣地時,他們突然聽到了遠方傳來一陣密集的轟鳴聲。
李默庵抬頭一看,才發現敵軍密密麻麻的飛機,正從不遠處朝著他們的方向而來。
還沒等戰士們反應,敵機已經壓到他們頭頂,下一秒,一顆顆炮彈垂直落下,將陣地炸得遍地開花。
許多士兵都因為來不及躲閃,犧牲在了敵人的轟炸下。
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李默庵便失去了一半的戰友。
李默庵給老蔣打電話,請求增援。但老蔣哪里還有兵給他?他讓李默庵固守陣地,便掛了電話。
之后,李默庵又給衛立煌打電話,讓他分出兵力來救援。但此時衛立煌以及其他國民黨軍隊都已經撤退,誰還會回來幫他?
最后他才知道,此時與他一起固守忻口的,只剩下八路軍了。
李默庵當即就派人去聯系八路軍總部,請求他們的幫助。
一旁的副官有些為難,雖然現在國共已經統一戰線了,但國民黨內部依舊有很多人不愿與八路軍合作,經常找他們的麻煩,制造兩軍摩擦。
如今他們遇到危險,八路軍真的會放下恩怨來幫助他們嗎?
李默庵心中也有這種顧慮,但他還是決定試一試,畢竟這是他最后的機會了。
于是他囑咐副官道:“你和他們說,我與周總理是故交,現在也仍然尊敬他,危機關頭,還請以抗日大局為重。”
副官接到命令后便離開。李默庵一邊焦急地等著消息,一邊繼續帶兵抗敵。
不久后,日軍便進入了反攻階段,李默庵苦苦支撐,還是改變不了被擊潰的趨勢。
到了求援后的第三日,八路軍那邊還是沒有消息,李默庵也做好了要與陣地共存亡的準備。
結果就在第二天,敵軍的飛機突然變少了,戰士們也終于有了還擊的空間。
就這樣,局勢再一次被改變,戰士們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轉敗為勝的喜悅給了戰士們莫大的鼓舞,之后,大家一鼓作氣,又接連打了幾場勝仗,為協助正面戰場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李默庵一直沒明白,為何敵軍的飛機會突然減少。
直到戰斗結束后他才知道,原來是八路軍129師陳錫聯冒著生命危險,趁夜偷襲了陽明堡機場。
陳錫聯燒毀了敵人幾十架飛機,導致整個機場都不能正常運行了,這也就很好地緩解了李默庵的作戰壓力。
其實八路軍在收到李默庵的求援消息后便立即做出了反應。
我軍不僅派了陳錫聯去配合他作戰,還分出了一部分兵力深入敵軍兩翼及側后,開展游擊戰,破壞他們的交通運輸,切斷了敵軍的補給。
李默庵得知真相后非常感動。留下的八路軍明明處境和他一樣危險,卻還是不遺余力地幫助他。
隨后,他便親自給八路軍總部打去電話表示感謝,在他的請求下,傳令兵將電話交給了周總理。
周總理一聽是他的聲音,便親切地向他問好:“李默庵同學,好久不見啦,你在戰場上的事我都聽說了,我為你感到驕傲啊!”
李默庵聽到昔日老師的聲音,差點落下淚來:“學生不才,若不是得到了八路軍的幫助,恐怕我現在也死在敵人的槍口下了。老師,這次真的要謝謝你們。”
周總理卻笑著說:“不必謝,我們都是抗日隊伍,是不分彼此的。”
掛了電話后,李默庵已經泣不成聲。
他本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得到老師的原諒,但聽到老師的那一句“為你驕傲”時,李默庵這么長時間以來的內疚,才終于化作淚水,傾涌而出。
昔日的老師
其實在很久之前,李默庵便與周總理相識了。
當時周總理是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而李默庵則只是一個普通學生。
在與周總理的相處中,李默庵被他身上高尚的人格和思想所折服,從此他便一直尊稱周總理為“老師”。
在周總理的影響下,李默庵加入了組織。但后來在老蔣的拉攏下,李默庵又投向了國民黨的懷抱。
周總理是非常器重李默庵的,得知此事后還對他發了好大一通火,從此兩人的關系也出現了嫌隙。
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后,兩人也開始各自為戰,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見過。
直到抗戰開始,兩人才終于又有了交集。
當初那件事一直是李默庵心中的疙瘩,他早就想回到周總理身邊,但卻一直被老蔣要挾。
如今周總理能原諒他,也算給他一點安慰。
在之后的抗戰中,李默庵便一直跟八路軍合作,他與我軍的關系也越來越親密。
解放戰爭開始后,周總理又親自找到他,詢問他對打內戰的想法。
李默庵早就決定好,絕不再與我軍為敵。周總理欣慰地看著他:“你是我黨的好朋友,希望在你的幫助下,國家能盡快進入和平。”
李默庵謹記著周總理的教誨。
后來,在他的努力下,國民黨軍官程潛、陳明仁以及黃紹竑紛紛起義。
老蔣知道后,立即對李默庵下達了逮捕令。李默庵為了躲避追捕,從香港逃到了美國,從此便失去了聯系。
新中國成立后,周總理一直派人尋找李默庵的下落,但一直未果。
直到臨終前,周總理還惦記著李默庵,他囑咐妻子,李默庵是黨的好朋友,一定要找到他,好好對待他。
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海內外的革命人士都回到了北京。
而中央也在苦心尋找下,查出了李默庵的下落。中央領導親自寫信,請他回北京。
李默庵在外漂泊多年,早就歸心似箭。他收到消息后,便立即飛到了北京。
結果他一下飛機,便見到了等候多時的鄧穎超。
鄧穎超激動地握著他的手,哽咽道:“我們找你找得好苦啊!恩來臨走時還惦記著你。”
李默庵聽后也頓時紅了眼眶,此時距離周總理去世已經五年,他再也見不到最敬愛的老師了。
后來,李默庵便回到了祖國定居。在余生里,他將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他也一直踐行著對周總理的承諾,為國家建設而努力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