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就要到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是假期來臨,可以好好放松,四處旅游,
愁的則是,孩子正值高三,一家老小得配合孩子全力沖刺高考,
不過也有家庭靈活變通,兩面押注,備戰高考的同時還準備申請香港的大學。
要說為啥是香港的大學呢?
主要還是因為香港的教育資源實在豐厚,香港地雖小,但有22所高校屹立其中。
而且港八大中,有7所進入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5所進入排行榜前100,3所進入排行榜前50。
那內地考生如何才能讀香港的大學呢?
大體分為3個賽道:高考生賽道、國際生賽道、香港DSE賽道(香港高考)。
1、高考生賽道
高考生賽道有3種報名方式:提前批、自主招生和香港副學士。
整體而言,走高考生這條賽道相對而言會難一些,因為報考人數多,而且會根據高考成績擇優錄取,競爭激烈。
香港副學士最簡單,但也需要認真的準備,90分英語+本科線是門檻,可作為托底。
2、國際生賽道
國際生是指不參加內地高考,就讀國外高中或在內地國際學校就讀的考生。
從過往數據來看呢,國際生比高考生更容易上港八大。
這是因為這類考生申請時間早,課程選擇也多樣,而且報名人數比高考生少得多,競爭小,自然也就容易上岸。
但國際生對外語要求能力較高,IB、AP、A-Level考試基本上都是英文作答,alevel更是全英。
3、香港DSE賽道
DSE是香港的高考,最大的優勢是采用中文試卷,對內地考生來說比較友好,
但就跟內地高考,少數民族會加分一樣,港籍考生走DSE賽道也有加分,
順帶吐槽一句,港籍考生還能用DSE走內地高考,這就讓人很羨慕了。
可話說回來,賽道是挺多的,但香港的大學在內地招的學生多嗎?
老實說,之前還真不算多,但最近幾年招生規模在逐步擴大。
根據香港新政,從2024/2025學年開始,香港八大的本科招生人數,非本地生招生比例從20%提高到40%。
比如香港大學今年有700人被錄取,與去年相比,今年的錄取人數增長了23%,而2025年預期招生700-800人左右。
但要想進入香港大學學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港大為例,主要采取高考自主招生的方式,
而從過往經驗來看,高考成績需要高出所在省份一本線120~150分,英語單科為130+才有可能被錄取。
在香港八大中,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錄取內地學生比較多,合計占比22%。
香港私立院校中,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恒生大學和香港樹仁大學對內地生更具吸引力。
說了那么多,在香港讀大學的話,需要多少學費呢?
學費方面,香港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學費是不一樣的。
但最大的差別還是本地生與非本地生,有香港身份的學生在香港讀大學,學費比非本地生便宜2~3倍。
以香港大學為例:
本地生學費(本科)為4.21w港幣,非本地生的學費是18.2w港元,本地生相當于便宜了3.3倍的學費,
如果讀四年下來,兩者相差高達60w港幣!
終于明白別人為啥要拿香港身份了,這不是一點點優勢啊…
再說在香港讀書的生活費:
港大每年是7~10萬港元的住宿費和生活費,四年就需要28~40萬港幣,也就是如果非本地生讀港大,一共需要100~112萬港幣….
此外就讀港八大的學費也在持續上漲,過去每年平均漲幅為5.5%,通脹越厲害,學費越貴,這幾年香港物價上漲挺厲害的。
比如去年,港八大就有5所院校上漲非本地生的學費,
港理工、港城大、港浸會學費從14.5萬港元上漲到16萬港元,漲幅高達10.3%。
不過在學費高漲的情況下,香港政府為了保障留學生的權益,也和學校一起開設了多種獎學金,減輕大家的壓力。
比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得獎的非本地學生每年可獲8萬港幣獎學金。
再比如自資專上教育基金,得獎的非本地的獎學生也可獲8萬港幣獎學金。
此外,香港科技大學有內地招生獎學金,得獎的內地學生每年可獲5萬5港幣。
香港大學針對內地學生有全額獎學金、全免學費獎學金和本科入學獎學金,多元卓越優才獎學金等。
香港浸會大學除入學獎學金外,大學更設立700多個獎學金,內地生還有全額獎學金和半額獎學金,錄取時自動獲獎,無需重新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這些針對內地學生的獎學金,都是按照成績劃分的,所以大家還是得鼓勵孩子努力備考,爭取多減輕家里的負擔哈~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關主我的同名gzh: 胡胡的全球筆記,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于教育留學、養老社保的干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