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黃河沿岸豐富多彩的非遺資源,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主辦,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協同機制秘書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承辦,沿黃九省(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協辦,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作為執行單位舉辦的《黃河岸邊話非遺》系列活動即將正式啟動。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沿黃九省(自治區)文化底蘊深厚,非遺資源極為豐富,不僅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進程的見證,還呈現著黃河兩岸獨特的民俗風情,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智慧、藝術造詣和生活哲學。“黃河岸邊話非遺”系列活動旨在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促進黃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活化利用和交流發展,加大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力度,持續加強區域合作與文化交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加強黃河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弘揚,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黃河岸邊話非遺”系列活動將匯聚沿黃九省(自治區)的非遺代表性項目,自9月下旬正式啟動,持續至12月底,主要以線上直播、短視頻、新聞報道等形式呈現,旨在打破傳統非遺展示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瓶頸,使得非遺能夠觸達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屆時,來自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山東、河南九省(自治區)的代表性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將做客河南非遺直播間,進行不同地區間文化的交流互鑒。
近年來,沿黃九省(自治區)不斷加大非遺保護力度,持續探索融合、創新、發展的傳承模式,河南非遺立足時代新發展理念,全面整合非遺優勢資源,拓寬新媒體、數字傳播等渠道,上線了“河南非遺一張圖”,開通了“河南非遺直播間”“河南非遺直播廣場”,推出了“河南非遺數字人”等數字化保護和傳播項目,全面鏈接現代社會、匹配高質量生活需求。
“黃河岸邊話非遺”系列活動將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沉浸式體驗的方式,實現大眾與非遺傳承人的實時交流互動,展現沿黃九省(自治區)非遺的時代魅力,促進黃河流域九省區的區域合作與文化交流,助力全民參與黃河非遺保護傳承,進一步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據悉,系列活動首場直播將于9月29日正式上線,這場活動不僅是對非遺的崇高致敬,對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璀璨展示,更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深情獻禮。首場活動特別邀請了青海省的人類非遺代表作花兒代表性傳承人、西北“花兒王子”馬俊,河南省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信陽民歌代表性傳承人李明鳳、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孟津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暢楊楊走進河南非遺直播間。從悠揚動聽的民歌旋律,到指尖流轉的剪紙藝術,再到那些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民族情感的傳承故事,在河南非遺直播間交流碰撞、精彩呈現,黃河不再僅僅是地理上的坐標,更具象為黃河兒女情感的寄托。來自不同地方的非遺傳承人跨越山水、千里相會,共話非遺之美,共敘黃河之情,共賀祖國華誕!這份祝福不僅是對祖國繁榮昌盛的自豪與喜悅,更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此次活動將聚焦線上新媒體平臺開展宣傳,通過多省聯動、多家媒體同步宣推,聯合中國文化報、河南日報、老家河南新媒體矩陣、河南非遺新媒體平臺等省內外多家主流媒體擴大覆蓋面,形成強大宣傳合力。
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全民共同參與保護傳承,共繪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發展新篇章,讓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文化盛宴即將拉開帷幕,敬請期待并關注!9月29日下午三點,我們不見不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