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確實出現了不太好的信號,不過最近從國家的一系列舉措來看,我們挽救經濟的思路有了明顯的變化。
前些天,財政部公布了今年前8個月的稅收數據,居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超過6,700億元。
其中,個人所得稅減少了5.2%,企業所得稅減少了5%,增值稅減少了4.9%。這表明個人和企業的收入狀況都不理想。消費稅僅增加了4.2%,而車輛購置稅大幅下降了9.6%。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通過非稅收入來填補這一缺口呢?
雖然非稅收入大幅增長了11.7%,增加了接近2,800億元,但仍遠遠不足以彌補稅收的減少。
消費的情況確實不太理想,8月份的零售只是同比增長了2.1%。
而在今年中秋假期,周邊游訂單占比超過50%,相比端午節這一比例更高。省內酒店訂單超過50%,僅住一晚的訂單超過80%。
另外,鐵路發送旅客的人數比2019年中秋節減少了10.5%。
顯然,很多人要不就減少了旅游的安排,要不就只是以短途游省內游來打發時間,這無疑也是消費降級的一種。
此外,還有明顯的價格下降趨勢。網絡預訂的前100個目的地城市中,有30%的酒店價格與淡季持平,三星級酒店的平均價格比去年同期便宜了20%。
中秋假期的商品需求減少,價格也出現下跌,電影票房與去年的中秋國慶假期相比甚至下跌了62%。
消費不行,是不是就應該大力刺激消費呢?是不是發的消費券足夠多消費就會起來呢?
還好我們看到國家的思路改變了,最近推出了促進就業的24條。毫無疑問,只有就業增加了收入增加了消費才能起來。
另外最近國家還在降準降息,可能房地產業人士又說這是在刺激樓市。但不要想多了,這顯然并非刺激樓市。相反,最近的政策更多的是在鼓勵資金進入股市。
于是最近這幾天我們看到a股起飛了,大家的熱情又重新被點燃。
如果資本市場能夠走出牛市,其實也是在提振大家的消費信心。
看來國家的思路變了,但我認為現在這樣的思路更加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