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臨近,一款疑似吃出異物的粽子引發市場關注。5月10日,有江蘇的消費者連發兩條視頻投訴在來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的異物。根據消費者發布的視頻,涉事產品為來伊份蜜棗粽。
網傳視頻截圖
5月12日凌晨,來自份官網發布公告稱,已成立專項小組展開調查,承諾消費者因食用存有異物的蜜棗粽而出現的身體問題,由此產生的檢查、治療費用,公司全額承擔。目前,來伊份已對本批次(2025年04月02日)蜜棗粽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消費者也可選擇就近門店進行退換貨,并可得到相同金額的額外補償。
來伊份公告強調,在粽子的加工過程中,每道工序均設有專崗、專職檢驗人員,對于生產中員工使用創可貼的管理,工廠設有專人專崗對車間人員檢查傷口異常情況,如發現傷口明確規定不得參與裹粽等與食品直接接觸的相關環節,其余非直接接觸環節如需要會有專崗人員發放工廠專用的藍色金屬材質創可貼同時佩戴專用一次性藍色食品級手套作業,專用創可貼可通過金屬探測有效識別,避免管理的漏洞,并在當班生產結束后統一回收做好記錄,同時確保可追溯。
公告發出后,公眾仍存疑問:粽子是由哪家代工廠生產?品牌方和代工廠如何保證生產流程的安全可控?
5月12日午間,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郁瑞芬回復南都記者稱,“這款粽子是在五芳齋生產的,來伊份對所有合作伙伴都管理嚴格,找的行業一流專業公司生產,目前我們的品控負責人、供應鏈負責人都在工廠中,工廠也非常重視,正在排查各個環節的問題。”
郁瑞芬向南都記者表示,網友在視頻中發布的粽子為4月2日生產,“是熟食,不可能帶血。”同時,郁瑞芬表示,目前來伊份與消費者以及多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參與調查。
此外郁瑞芬向南都記者表示,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中心嘉興基地(以下簡稱“五芳齋嘉興基地”)于2025年5月10日向來伊份公司提供了一份說明函,說明函顯示“該視頻和圖片中‘創口貼’帶入產品中可能性極低。此反饋具體情況判定還需實物樣品進行比對,希望能將實物樣品回收分析。”
“我們品質管理團隊在現場每個環節核實信息”,郁瑞芬向南都記者表示,對于最終調查結果,來伊份方面仍會持續更新,向外界公布。
根據五芳齋嘉興基地出具的“關于蜜棗粽吃出‘創可貼’異物說明函”,其于5月10日接到反饋,在來伊份購買的蜜棗粽(批次2025年04月02日),出現疑似“創口貼”的異物情況,從視頻和圖片中觀察到,“創口貼”為較完整的折疊狀態,且顯示的創可貼為日常所見的普通家用式創可貼。
五芳齋嘉興基地方面表示,工廠自2019年開始,就對易耗品進行規范管理,針對創口貼已更換為藍色金屬材質,該材質顏色鮮亮易識別,區別于其他普通創口貼,避免外來創口貼混入造成管理漏洞,且此材質創可貼含有金屬絲,如有掉落,可通過金屬探測有效識別。
圖片來自五芳齋嘉興基地出具的“關于蜜棗粽吃出‘創可貼’異物說明函”。
五芳齋嘉興基地出具的“關于蜜棗粽吃出‘創可貼’異物說明函”,還公布了原料及加工過程管理以及工廠人員衛生管理。
五芳齋嘉興基地出具的“關于蜜棗粽吃出‘創可貼’異物說明函”。
五芳齋為A股“粽子第一股”,財報顯示,2024年五芳齋實現營業收入約22.51億元,同比下滑14.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42億元,同比下滑14.24%。背后原因在于核心產品粽子的銷量下滑,2024年五芳齋粽子營收同比下滑18.64%;粽子銷量4.3萬噸,較上年的5.4萬噸下滑20.9%。
采寫:南都記者 馬寧寧 發自上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