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濠河之畔的濠陽小筑(現南通張謇紀念館)經改造提升后重新開放。
濠陽小筑,地處市區環城南路,距熱鬧的南大街僅200米左右,稱得上是個南通城中心鬧中取靜的寶藏之地。與南通有斐大酒店(當年的有斐館)隔河相望,是張謇晚年生活的居所。其西南側,是張謇當年在濠河上為百姓打造的“五公園”。
1916年年底,張謇的長孫女張非武出生后,濠南別業家中喧鬧,張謇便另選清靜之地便于治事。1917年農歷九月初四,濠陽小筑開工,當年年底完工。因建筑在濠河北岸,取名“濠陽小筑”。2006年,它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與英式風格的濠南別業不同,濠陽小筑為中國傳統回廊式庭院住宅,由一幢二層樓和多座小庭院組成。整體占地面積約186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主體建筑有敞廳、花廳、曼壽堂,小院落5座,位于正前方和左右兩側,為中國傳統建筑前廳后堂的布局。庭院中,漏窗、月亮門、花架可見,梅蘭竹菊、玉蘭、海棠、牡丹點綴,呈現出中國傳統造園藝術風格。
2002年,濠陽小筑在南通市政府的協調下移交給南通博物苑管理。2003年,南通博物苑對其實施整體修繕保護工程;在張謇后人的幫助下,對原故居內的基本布局及室內陳設進行復原,并在此基礎上策劃了濠陽小筑張謇故居復原陳列展,作為南通張謇紀念館對外開放,再現其獨特的建筑美學和人文內涵。
2022年,濠陽小筑展陳提升項目啟動實施,同步對場館內安全防護設施做了維修完善。
濠陽小筑內景
經過一年多的提升改造,濠陽小筑在保持原有風貌的基礎上煥新出彩。常設展覽“張謇故居復原陳列展”貫穿主體建筑空間,分別利用敞廳、花廳、六角亭、曼壽堂這四個建筑,從“開路先鋒”“師友交游”“余事詩人”“敦睦家風”四個方面,讓游客走近張謇的事業和生活,感悟張謇企業家精神之源。
展廳內,梅蘭芳為慶賀張謇七十壽所作《設色觀音像》,張謇夫人吳道愔為祈佑兒子海行安穩而作繡品《大士現女子身凌云之像》、失而復得的十二生肖紅木雕屏,以及張謇豐富的楹聯詩作等,帶領市民游客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張謇。
館內遍布的多媒體交互設置,為這趟“博物知旅”增添了幾分趣味性。VR眼鏡助力沉浸式觀展,當行至張謇像、六角亭、曼壽堂三個點位時,相關的文物躍然眼前;在花廳“師友交游”板塊,一卷畫軸內置著一個電子顯示屏,向大家展示“張謇的朋友圈”,動動手指,點擊頭像,即可了解人物生平事跡;研學室內,裸眼3D展示屏、數字化互動展示等讓文物動起來、活起來。
從9月29日起,舉辦為期10天的濠陽小筑國慶夜開放活動。9月29日首個夜開放活動中,張謇話劇的沉浸式演出,穿插了梅庵派古琴的展演,讓這個百年名宅充滿人文氣息。
這期間,濠陽小筑延長開放時間,閉館時間調整為20:30(20:00停止入館)。10月1日至4日,國風音樂會、傳統香藥文化體驗、皮影、茶藝體驗等繽紛多彩的夜間文藝活動持續放送。
沉浸式話劇演出
更多詳情
歡迎戳下方小程序參與討論
來源丨南通發布
?編輯丨濠濱穎子
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