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2024年,中國新一輪產業大轉移,來了。日前,國家層面印發文件,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加大對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等政策傾斜,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
- 要知道,自2023年底以來,我國多個重要會議和重磅文件強調,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以及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等等。這意味著,繼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之后,中西部地區,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
不過,大家要知道,這一次明顯和以往不同,以前我們提的都是西部大開發,現在是西部遷移計劃,這是一個存量改革。其實主要就一句話: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具體來說,國家正在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以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形成就業集聚區和增長。
- 此外,國家已經明確要求將沿海的產業向中西部轉移,計劃在2024年到2026年間主攻勞動密集型和部分傳統制造業目標是讓500家企業完成西遷;而在2027年到2029年間,則聚焦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再遷移500家企業。其中四川更是被定位為國家戰略腹地,2.15萬億投資將入四川,33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陸續開建。
那么,這一輪西部大遷移計劃的背后又是基于哪些戰略考慮與部署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做一個深入淺出的全民詮釋。
第一個目的肯定就是絕對的軍事安全需要。有人會說,中國的洲際導彈都能打穿太平洋了,有啥好怕的,就是常規武器,中國的軍艦戰斗機保有量和生產能力都是世界前列,有何懼怕?就算菲律賓,日本和韓國等,就是一塊上,咱們也不懼怕他們。
- 問題是,他們都是爛命一個,我們呢?自然會影響中國大陸的經濟人員和社會損失,他們雖死難以贖其罪。你看疫情時,西安封城時,有多少人千方百計逃出西安城,上海疫情時,反對聲音有多大,更特別的是河南疫情,很多人逃離富士康,直接把富士康都弄癱瘓了。
因此,中國的強大在于人口眾多。但是,人口眾多,有不同想法的人也多。不同想法的人多,就更容易出亂子,要是一旦混亂,再先進的制造業也得完蛋。可見,如果我們和這些國家和地區發生摩擦,東部地區自然就會容易發生混亂。那么一個月掙4000多的打工人,有幾個愿意在上海冒著危險打工的?因此,產業向西部轉移,就是尋求絕對的國防安全。
其二,為經濟社會發展尋找新的動力。我們知道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以往中國的經濟火車頭是沿海地區,現在由于各種原因,特別是中美貿易戰以后,我們的經濟增速放緩,事實已經證明東部這個火車頭動力已經越來越弱了。這就像現在的國內房地產全國普遍低迷,如果把東部產業轉移到中西部一部分,自然也可以挽救房地產經濟。
- 比如你是河南洛陽人,你去上海打工一月五六千,你會買房嗎?顯然不會。同樣,把這個廠遷移到河南洛陽,給你發四五千,你就有可能會買房,一是因為洛陽房價比上海低的多,其二是,對于很多洛陽人來說,在家門口就業,買房置業是生活的必須品,讓你背負房貸你也能接受。作為洛陽人,很多人一買房,洛陽的經濟就活躍了,河南的建筑人就有工作機會了。
- 這就是同樣一個廠,在上海和洛陽有著孑然不同的效果。以前是房地產市場大家一塊死,現在進行產業轉移,還能救活一些地方經濟,從而帶動全國經濟。
同時,我們現在生活在沿海省份的人口已經超過6個億,只要把期中的3000萬個就業就會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中西部經濟就會好轉,就會帶活全國經濟。比如,甘肅只有2500萬人口,如果遷移過去100萬個工業就業機會,當地的房地產空置和過剩問題很快就會緩解了。
- 比如,一個縣遷過去2000人的廠子,1000個縣城本地人,500個買房的,500個租房的。整個縣城常住十幾萬人口,空置房子并不多,突然出現1000個用房子的,縣城的房子過剩問題會大大緩解,整個縣城的經濟也會好起來。
- 再比如,東北地區1億人口,只要遷過去500萬個就業機會,整個東北的房地產問題,就會緩解很多,經濟就會活躍起來,生育率也跟著上去了。
有人擔心在中西部生產的商品當地賣不掉,其實這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很多東部沿海地區生產的商品本來銷售市場就是中西部地區的。比如,上海煙廠生產中華煙,煙葉就從河南,山東,福建等省份購進的。中華煙的銷售市場主要也不在上海,上海在全國煙草銷量上排第二十名。可以說上海煙廠原材料銷售市場都在中西部地區。河南山東江蘇這三個省是全國前五的抽煙大省,因此,將中華煙生產遷到河南是非常好的選擇。
- 不僅理論是這樣,現實也是這樣。以河南為例,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后,遷入河南的企業就有一萬多家,期中外省遷入的就有4000多家。在招商引資這塊,河南是全國第五,內陸省份第一,因為前四名分別是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全是沿海省份。
河南作為茅臺全國銷量前五的省份,每年茅臺在河南的銷售額超過百億。中華煙銷量也是全國前五。經濟條件并不是很差,河南一直在吸引其他省份的企業遷入河南,是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國家提出產業轉移政策后,應該會吸納更多企業轉移,取得成大成果。
- 因此,東部企業有很多銷售市場都是面向內陸省份的,將這些企業遷入到內陸省份,市場銷售完全不成問題,還能帶動中西部經濟的發展,真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當然,也有人擔心,這樣會對沿海地區經濟形成沖擊,不會的,因為沿海省份的人口超過6個億,遷移出3000萬個就業機會,會極大緩解東部地區房租高,住群租房,床位房的問題。房租低了,房價不漲了,沿海省份的生育率也會上去。比如現在上海2500萬人,遷走200萬人,上海的房租從6000降價到4000,你作為上海本地的打工人也會省點房租,好有錢買手機買衣服,促進了消費。
也有人會反對,說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放在沿海省份就是為了出口的,遷移到內陸省份有什么用。你想的很對,但問題是,中美貿易戰西方打擊的就是國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你把這些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剛好上了他們的擋。不是嗎?
- 也就是說,我們把很多沿海省份的遷入內陸省份,就是為了促進內陸省份的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全國經濟發展。還以甘肅為例,甘肅只有2500萬人口,如果兩三年內轉移過去100萬個工廠就業崗位,甘肅的房地產經濟,汽車銷售,家電銷售都會變好。甘肅只有汽車銷量好了,上海廣州的汽車廠也會收益。
- 這相當于說,我們用內循環把中國經濟提上去,打破美國的貿易打壓。目前,國內每年的商品銷售額在50萬億人民幣,而每年對美出口只有不到4萬億人民幣的出口,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方法對,把國內經濟提上去,就算美國打壓,我們也能抗的住。而提高國內消費的好辦法之一,就是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提高中西部生產消費水平,從而帶動全國經濟。
以前我們用東部地區當經濟的火車頭是因為出口茂盛,現在培養中西部產業發展就是因為出口受打壓,要培養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最后,有人說,那東部地區包租公不是利益受損了嘛,要明白任何改革,都有受益人和利益收損人。改革只要是為了大多人的利益,那就是正確的和值得去做的。包租公本來就是寄生階級,他們少賺點錢自食其力不好嘛,要少數服從多數。不是嗎?
最后的話:西部大遷移計劃,那些整不明白的人,我要告訴你,發展中西部不好么?經濟都起來了,不用背井離鄉了,這不好么?合計著中西部只能提供廉價勞動力,給東部房東打工?
大家試想下,西部地區如果資源稟賦和產業生產要素齊全的話,你根本不用引導,資源資金和人才自然都會過去。事實是,產業資金和產業技術天生就有聚集性和虹吸效應,對了,還有一條,規避風險。那么既然如此,為啥還要搞西部大遷移計劃?
- 核心原因是為了就業和社會穩定,一方面,隨著產業升級和進步,單位產出需要的人工在減少,會導致很多人失業;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場下,產業轉移更傾向于轉到國外,離客戶更近的地方,或者成本更低的地方,而不是轉到西部。
- 因此,我們要用行政力量調配資源,為這部分缺少的崗位做準備,否則你讓大批的失業人員去干嗎?全都送外賣和開滴滴?何況西部人民也是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繼續發展的權利。共同富裕在國家來說不是口號,而是承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