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張郃是曹操的愛將,也是曹魏的"不老戰神"。在長期與劉備集團的作戰中,張郃就像一桿秤,稱量著劉備麾下眾將的份量。那么,張郃和趙云誰更勝一籌?
穰山之戰,趙云力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劉備得以單槍匹馬逃走。
可劉備在逃跑的半路上,遇到張郃與高覽的前后堵截。劉辟奮勇出戰,不三合被高覽一刀砍于馬下。劉備正處于危機時刻,趙云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其實,這時的趙云在亂軍中殺了一整夜,不可能三十合能打敗以逸待勞的張郃。張郃敗走是有目的的,"云乘勢沖殺,卻被張郃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一一張郃是為了占據有利地形而走的。
如果不是關羽及時帶兵來助戰,趙云根本就不能保劉備殺出重圍,如果是這樣,張郃才是最后的勝利者。
張郃是員機變無雙的大將,在戰場上最善于保全自己。若趙云能在疲憊不堪的狀態下三十合將他打敗,那證明張郃的武力與趙云相差很大。按張郃的性格,以后再見了趙云是不會主動迎戰的。
但事實并非如此。在長坂坡,當曹操下令不準放箭要活捉趙云后,曹營諸位大將都覺得活捉趙云難度太大而不出戰,獨自"河間張郃"挺槍躍馬攔住去路。云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余合,云不敢戀戰,奪路而走。張郃緊追不舍,趙云連人帶馬跌入土坑中。張郃挺槍便刺,忽見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沖起,緊接著戰馬躍出土坑。張郃大驚而退。這一次,趙云成功保護阿斗逃走了,但這成功也有僥幸的成分。
赤壁大戰后,曹操逃到烏林地帶,被趙云攔截。張郃再次挺身而出,與徐晃雙戰趙云,掩護曹操逃走。
漢水大戰時,黃忠帶兵去北山腳下劫曹操的糧草,被張郃、徐晃圍住,從早上戰至午后,仍不能脫身。趙云帶兵前來接應。
云挺槍驟馬直殺往前去。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部將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云,被云手起一槍刺死。曹兵敗走。云直殺入重圍,又一枝兵截住,為首乃魏將焦炳。云喝問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殺盡矣!”云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殺散余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云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這次,趙子龍施展了高超的槍法,將張郃、徐晃二員大將震懾住了。但二人"不敢迎戰",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已經與黃忠斗了半天,而且,黃忠仍在身邊。一個黃忠都沒拿下,加上趙云,二人怎能不"膽戰心驚"?
張郃數次戰趙云,也逐漸意識到自己與趙云存在差距,對趙云也心存忌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