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開播以來,出現一些唱衰《我的天才女友》的聲音。
尤其是第二集表現極差,我一位追過三季的朋友甚至為此棄劇。
而在第四季第六集,堪稱第四季開播以來最強。
IMDb目前的分集評分更夸張,S4E6評分9.4,劇集有史以來最強。
可以肯定,這個分數還會下降。即便如此,S4E6依舊算得上本季最好看的一集。
自從萊農和尼諾私奔后,觀眾壓抑太久了。萊農目睹尼諾和保姆的那些事兒,劇集高度還原原著。
在明亮的大長鏡子里,西爾瓦娜低著頭,首先躍入眼簾的是她頭發中間的發線,她兩邊的黑發里夾雜著縷縷白發,然后,我看到了尼諾閉著的眼睛、張著的嘴。這時候,鏡中的影像忽然間和真實的身體融為一體,尼諾身上只穿著一件背心,其他什么都沒穿,他消瘦的長腿張開站著,腳上沒穿襪子,西爾瓦娜身子向前彎著,兩只手扶在洗手池上,她寬大的內褲褪到了膝蓋那里,深色的上衣一直拉到腰上面。他的手臂攬著她的大肚子,一只手抓著從文胸里露出來的大胸脯,在摩擦著她,同時他平坦的肚子在撞擊著她寬大的屁股——白得刺眼的屁股。
萊農狠狠地把門拉上,提醒當事人,對眼前發生的一切,她很憤怒。
她抱走伊瑪離開公寓,走進陽光里。
從灰暗的寓所走到明亮的陽光里,這是人物命運的重大改變。
很長時間以來,萊農認為尼諾喜歡的是高質量女性,然而這一天,她明白了,尼諾和蔡瀾才子一樣,“丑的照殺”。
這讓萊農破防了。
知三當三,大多數觀眾都對萊農恨鐵不成鋼。
尼諾不是萊農良配,彼得羅同樣如此。
萊農敢為尼諾放棄艾羅塔家族的體面婚姻,根本原因在于尼諾是求偶策略上的一流高手。
尼諾撩妹的功底太強,聰明絕頂的莉拉也為尼諾私奔過。尼諾是萊農的白月光,他對尼諾更沒有招架之力。
在彼得羅家,萊農要刷鍋洗碗照顧小孩,尼諾主動分擔家務活。萊農有個作家夢,尼諾重視他的文學才華。
既能分擔家務,又會精神交流,再加上尼諾在萊農面前本就有獨特的白月光光環,萊農不迷糊才不正常。
旁觀者都能看清萊農的錯誤,她把尼諾孔雀開屏式的求偶策略當做兩人的婚后日常——別笑萊農,這是絕大多數人都會踩的坑。
盡管尼諾身高只有166,但他贏在身段柔軟,頭腦靈活,只要他愿意,他能向下兼容,和任何異性打成一片。
尼諾說莉拉是個蠢女人,因為莉拉是他無法戰勝的女人。
尼諾懂得贊揚女人,這一招的殺傷力在于,被輕視被打壓是大多數女性的日常。尼諾為女性提供廉價的情緒價值,兌換一次又一次交配權。
S4E6結尾處,莉拉說尼諾數次主動求和,這不是謊言。
E4中,萊農生下伊瑪,尼諾一大早趕往醫院,送給萊農項鏈。
E5中,莉拉和萊農母親去尼諾萊農的住處,莉拉問萊農的項鏈送的,聽到是尼諾送的,莉拉的目光意味深長。
這一幕隱藏的事實,尼諾試圖取悅莉拉送她項鏈,莉拉拒收。尼諾發揚回收再利用精神,將這個項鏈送給了萊農。
項鏈這條線,不僅告訴觀眾尼諾確實對莉拉賊心未死,而且也在說明萊農在S5中懷疑尼諾莉拉余情未了并非雌競心理作祟,證明她的直覺一流。
萊農會犯蠢,但她不是蠢人。
S4E6還有個高光事件,伊馬·可拉塔之死。
我在分析S4E3時,就提到“艾爾莎、莉拉、萊農負責的是生,博洛尼亞爆炸案和伊瑪可拉塔象征的是死。”也是在這一集,我們才會明白,這個惡形惡狀強勢一輩子的女人,是改變萊農命運,實現階層跨越的重要推手。
當伊馬·可拉塔告訴萊農,”你是我真正的女兒“時,她的臉上布滿了明亮的光。這道光是對她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的禮贊。
我們知道萊農成為格雷科家的驕傲,離不開莉拉,離不開奧師,離不開萊農,更離不開伊馬·可拉塔。
她生了四個孩子,萊農是她傾注精力最多的孩子。
這些年來,她對萊農的惡形惡狀,暴力和恐嚇,是希望女兒飛得更高,她的惡言惡語,是在向萊農展現一種可怕的生活場景:如果你不繼續讀書,成為最棒的學生,那么你就是另外一個我。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當伊馬·可拉塔安排子女的工作和婚姻,萊農抱著伊瑪,全程守在母親身邊。這一幕拍出了生死輪回的殘酷美感。
病房有兩種光,代表悲傷的藍光,充滿希望的橙光。
這是生和死的對比。
萊農的女兒伊瑪,來自伊馬·可拉塔。萊農一直抱著伊瑪守護母親,寓意她是死亡的見證者,也是新生命的創造者。
這段戲有個用伊馬·可拉塔的視角完成的約20秒的長鏡頭:伊馬·可拉塔手放在伊瑪身上,然后摩挲著萊農的金發,望著萊農的臉。此時的萊農,正在望著伊瑪·可拉塔。
伊瑪是萊農的女兒,萊農的母親是伊馬。這個長鏡頭寓意著一代代人的生死循環和輪回。
從表演層面看,讓我深刻的地方是,伊馬·可拉塔臨終之際,運用了潮式呼吸。
潮式呼吸(Cheyne-Stokes respiration)又稱陳-施呼吸,特點是呼吸逐步減弱以至停止和呼吸逐漸增強兩者交替出現,周而復始,呼吸呈潮水漲落樣。多見于中樞神經疾病、腦循環障礙和中毒等患者。潮式呼吸周期可長達30秒~2分鐘,暫停期可持續5~30秒。
人在臨終前,容易出現潮式呼吸,原因是身體多器官功能衰竭,體內環境的劇烈變化。
潮式呼吸搭配鋼琴曲,像重錘一樣,捶打觀眾的心。
伊馬·可拉塔的葬禮,對白少,信息量大。
萊農給尼諾生娃,依舊不算格雷科家的家人。馬爾切洛和尼諾是半斤八兩,但馬爾切洛和艾爾莎一樣,是以格雷科家人身份參與祭奠儀式的。
尼諾的站位,比萊農的前夫彼得羅還要靠邊。
在如此肅穆的場合,身份尷尬的尼諾還要討好黛黛,在彼得羅面前彰顯他的地位。
最典的地方是,尼諾對艾爾莎行親吻禮時,還望了望艾爾莎背后的莉拉。尼諾看莉拉,梅麗娜(瘋寡婦)看尼諾,這一刻,他把尼諾當做了處處留情的多納托·薩拉托雷。
瘋寡婦對多納托的感情沒有變,但他兒子安東尼奧那張滄桑的臉,已經在證明時光在每個人身上洶涌地流逝了。她念念不忘的多納托變成了邋遢禿頂的小老頭。
尼諾牽扯太多孽緣。
同樣在祭奠儀式上,米凱萊回頭望莉拉,馬爾切洛也望向莉拉和阿方索,他對阿方索的敵意真大。
同樣散發敵意的還有費爾南多,他在萊農面前說騷話,這個世界不是你們想干嘛就干嘛的,與其說這是在給萊農當爹,不如說他在含沙射影,譏諷莉拉。
這里也會讓人猜測,如果莉拉有萊農這樣的父母,有一個伊馬·可拉塔這樣的母親守衛女兒,莉拉的人生會變得更好嗎,她會不會比萊農的成就更高?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識人方面,莉拉確實比萊農強太多。
同樣是生娃,萊農自己開車去醫院,而在莉拉需要求助的時候,恩佐卻能剛剛好出現。
莉拉比萊農更強大,她能自救,也能接受他救,但萊農一直離不開尼諾,她過分依賴他救,不相信自己有自救的能力。
事實上,出版社愿意和尼諾聊天,是看在萊農的面子。然而,這樣一位有才華的暢銷書作家,卻要給尼諾當家庭主婦。
父母是兒女與死神之間的一道墻,伊馬·可拉塔去世,萊農的那道墻倒下了一半。
她該真正地成長起來了。
最后,請教大家一個問題,伊馬·可拉塔去世時的配樂是什么啊?
起初我以為是《Richter:Dream 13(minus even)》,但對比了一下,并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