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普京已向國家杜馬提交了關于批準《俄羅斯與朝鮮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的法律草案,該項法案是普京在今年6月18號、19號訪問平壤期間簽署,用以替代兩國2000年簽署的《俄朝友好、睦鄰與合作條約》。
該法案第四條明確指出,當一方遭受任何單獨或多個國家發動的武裝攻擊并因此進入戰爭狀態時,另一方將依據《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以及雙方國家的法律規定,即刻動用所有可用手段提供軍事及其他形式的援助。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在昨日明確向媒體傳達了一個不含糊的信號,強調條約表述清晰明確,無需進一步闡釋!
這一表態暗示,一旦半島地區爆發戰爭,莫斯科將毫不猶豫地支持平壤對抗外來侵略,這無疑進一步增強了外界對于該法案“共同防御”性質的確認。
作為回應,朝鮮最近兩天也連續大動作。
一是炸路。15日中午12時許,朝鮮在三八線以北炸毀連接韓朝的部分公路路段。
事實上,早在今年的3~8月期間,朝鮮就依次拆除東海線和京義線的護欄、路燈、鋼軌、枕木和車庫等設施,并進行了防御設施和要塞的加固工程。
這一舉動更多的是防御態勢,畢竟面對強大數十倍的韓軍,阻斷公路和鐵路交通,更有利于防守。
二是征兵。朝鮮消息稱,在過去兩天里,朝鮮全國有140萬名青年同盟干部和青年學生報名參軍或復隊。
俄朝雙方配合默契,通過“軍事締約”和“大規模征兵”向國際社會傳遞了鮮明的戰爭預備信號。
那么,朝鮮是否真有獨立進行一場大戰的能力呢?
現代戰爭消耗的不僅僅是炮灰,更多的是資源。朝鮮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然而能源供應卻相對匱乏,既缺石油又缺電力,更為嚴峻的是糧食問題。聯合國于今年5月3日發布的食品安全評估報告指出,朝鮮當前正面臨159萬噸的糧食短缺困境。
韓國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沒有第三方的支持,它同樣難以獨自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這次以美國為首的19國入駐韓國,主要目的其實不是支援兵力,而是為韓國迎接戰爭提供資源。
簡言之,朝韓一旦大規模爆發戰爭,那么韓國背后就是整個西方國家。
而朝鮮背后只有俄羅斯和中國。
目前在俄烏戰場上,面對北約和整個西方國家的強大支持,普京早已經力不從心了,庫爾斯克的失守,他既抽不出強大的軍隊,也籌集不到足夠的戰爭物資,兩個月時間幾乎毫無進展。而朝鮮給他的支援也相當有限,除了質量堪憂的炮彈和大炮,可以說聊勝于無。
而一旦朝韓開戰,莫斯科獲利最大,用朝鮮拖住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俄烏戰場上他面對的壓力會驟減。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的俄羅斯派兵援助朝鮮的可能性極小,援助武器的可能性更小,那么唯一能援助的恐怕就只有核武。
但這玩意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啊,大殺器唯一的作用是用來威懾,永遠只適合放在褲兜里。
真要拼個同歸于盡,三代人的奮斗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那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又是什么態度呢?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多,美國和北約除了軍事和經濟援助,一直沒有直接下場。國際規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俄羅斯雖然衰弱,但畢竟擁有足以毀滅地球的力量。
挑起戰爭的目的是什么?戰爭中受傷害的是誰?無論輸贏誰才是得利者?
想通了這個問題,其實國際上紛繁復雜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很多人其實完全不懂普京與金大元帥。
會叫的孩子有奶吃。
有時候叫沒用,哭鬧甚至砸點東西效果才更好。
牢記:強烈反對誰,恰恰是因為“想親近誰而不得”的一種極端反應。
中國當然不愿意讓家門口的朝鮮半島亂,有和平的環境,中國人民才能更好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