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兒童博物館
經過近2個月的投稿、遴選和準備,2024年成都自然與人文講堂·青少年演講活動第一期“智能科技助力環保”,和第二期“綠色能源,點亮未來”將在本周六下午推出2個場次,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這場奇妙之旅,感受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力量。
活動背景
“成都自然與人文講堂·青少年演講活動”是成都博物館周末兒童博物館于2022年新開設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活動,旨在激發中、小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并提高其研究、分析和表達等多種能力。在準備過程中,青少年們可以走出課堂,前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動植物園、田野林間……親身體驗,開展研究,用翔實的資料來呈現自己的觀點,用引人入勝的方式去表達演講主題,既發現自然的美麗多彩,又體驗科技的獨特魅力。活動鼓勵中、小學生將自己在課堂內外和書本實踐中學到的知識,通過主題演說、宣講的方式,講述自己的發現與體悟,向公眾解讀他們眼中大自然的秩序與法則,傳播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以達到培養公眾科學精神、宣傳保護環境等教育目的。
第一期演講主題:
智能科技如何助力環保
最新研究表明,AI不僅是科技的寵兒,更是環境治理的超級英雄,它在大氣保護、垃圾分類乃至生物多樣性維護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們讓建筑不再只是鋼鐵與水泥的堆砌,而是智慧與綠色的完美融合。智能廢料池與盤點系統如同城市的綠色守護者,精準調控,讓每一份資源都得到最高效的利用,曾經的“暴土揚塵”已化為歷史煙云。讓我們通過生動的實例、震撼的數據,以及那些改變世界的真實故事,親眼見證智能科技如何助力環保。
活動時間:2024年10月19日
下午14:00-15:30
活動地點:成都博物館一樓放映廳
演講者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名字:陳一鳴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玩轉智能科技 守護綠水青山
名字:楊子彥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人工智能的動物版“人臉識別”
名字:袁若茜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綠動未來:智能科技下的環保新圖景
名字:馮書婳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科技護航,激情巡河—“小堰守”志愿服務的感悟與呼喚
名字:劉書翰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智慧牧羊:科技引領綠色生態新牧場
名字:陳皓睿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啟動生物滅絕暫停計劃
名字:廖夢茹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灌溉小精靈與科技綠舟:奏響環保樂章
名字:謝梓萱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未來生態守護者:無人機在環保領域中的全能角色
第二期演講主題:
綠色能源,點亮未來
說到綠色能源相信大家一定不太陌生,水利發電、太陽能板、風力發電,這些節能產物正被大家所使用——在這個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的特點,是人類智慧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每一陣清風、每一束陽光都承載著我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現在我們可以一起踏上“綠色能源,點亮未來”的列車,聆聽“社會小小公民”關于環保、創新與希望的聲音:從“厚植底色,逐綠前行”的堅定信念,到“綠色炫彩,創新未來”的璀璨愿景,每一場演講都是對環保的告白,每一句呼告都是對環境的珍護。綠色能源到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又怎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小選手來告訴你吧!
活動時間:2024年10月19日下午15:30-17:00
活動地點:成都博物館一樓放映廳
演講者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名字:予軒組合 (彭首予、王懿軒)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厚植底色,逐綠前行
名字:陳怡暢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綠色炫彩,創新未來
名字:黃洋琳
組別:中學組
演講題目:風力與智能科技
名字:雷承熹
組別:中學組
演講題目:未來之光 —— 核聚能源與明日世界
名字:王子兮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節能環保,一點一滴
名字:黃壹檸
組別:小學組
演講題目:綠色能源,風力發電
蒞臨現場的觀眾朋友,請在成都博物館公眾號活動講座預約欄目預約參加活動。
這不僅僅是一場演講比賽,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與啟迪。讓我們攜手兒童、青少年們,用他們的激情與創意,激發更多人對環境保護的關注與行動。在成都博物館的舞臺上,每一個聲音都將成為推動“綠色世界”的力量。
如果你想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我們真切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踴躍報名參與!
第三期演講主題:
低碳生活,我能做到
主題內容:
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即在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是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推動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生態環境。
請圍繞“低碳生活,我能做到”這一主題,分享你對低碳生活的所思所見所行,表述在家庭、學校、社區中,以及身邊的人如何踐行低碳生活。借此,需向公眾傳遞低碳生活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呼吁更多人行動起來,為實現減少碳排放做出努力。
演講時間:11月9日19:00-20:30
第四期演講主題:
地球生靈—我們的鄰居與朋友
主題內容: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成千上萬的動物們的家園。草原、陸地、海洋動物的生存狀況,對平衡生物多樣性具有非凡的意義。不僅如此,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動物,也鏈接著城市和鄉村的生物圈。
請圍繞“地球生靈—我們的鄰居與朋友”為主題,選擇一種或幾種動物,可以是您身邊常見的動物,也可以是生活在草原、森林、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動物,分享它們的特點、習性,它們與人類之間的關系。當然,你也可以分享您與它們的有趣經歷,期望通過您的演講,讓更多人關心、愛護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
演講時間:11月16日19:00-20:30
參與流程
1
線上報名
即日起,通過下方鏈接登陸系統報名,完成報名后點擊活動群鏈接或掃一掃二維碼入群。
活動報名和作品提交二維碼
2
征集對象
小學組:6-12歲
中學組:12-18歲
3
準備流程
選題、收集資料、知識轉化與加工,通過主題演說的形式,向公眾傳播科普知識,展現自我風采。可采用ppt(16:9)、圖片、視頻作為背景,使演講更加生動直觀。
4
線上培訓與指導
從群內的鏈接完成演講知識的培訓。培訓演講相關技巧,包括:演講形態,表情管理,演講語言狀態,互動技巧,演講稿的撰寫與完善。
5
作品收集收集講稿與視頻
第三期內容請于10月31日24點;第四期內容請于11月8日24點,在指定鏈接里提交演講稿和演講視頻,演講時間為小學組每人5分鐘,中學組每人8分鐘。
6
初步篩選
專家評委根據演講稿和初講視頻進行篩選,每個主題選出小學組6隊、中學組4隊進入最終現場脫稿演講環節。入圍名單將在活動微信群以及成博公眾號公布。
7
演講準備
入圍選手根據專家老師的建議,完善和提升作品,并進行演練,完善PPT或視頻,做好上臺演講的準備。
8
現場演講
選手根據抽簽順序依次登臺脫稿演講,演講完畢后由專家點評。
敬請關注成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了解后續活動安排。期待在博物館與您相見,共同開啟這場關于科技、環保與未來的精彩對話!
來源: 成都博物館
首發!這份全市最全“科普地圖”請收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