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0 月 18 日舉行的第九屆世界硒都(恩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開幕式上,由國家富硒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主任程水源與恩施州副州長楊盛僚共同發布的《中國硒產業發展指數(SeI)研究報告 2023》(以下簡稱《中國硒指數》)中,湖南硒產業展現出卓越的指數結果,獲得國家級認可與肯定,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湖南作為我國富硒資源的重要省份,自 1998 年起,科技工作者就開啟了“富硒土壤 + 生物轉硒”生產技術的探索與實踐。歷經二十多年的砥礪奮進,取得了顯著成效,構建起以桃源縣為代表的“1 + 5”產業集群以及“1 + 2 + N”的產品體系。
2023 年,湖南富硒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發揮關鍵作用,在桃源、新田、江永等地大力推進“湖南 1223 富硒工程基地”建設。通過引入科學種植方法和優質管理措施,提高了富硒農產品的品質與產量。同時,積極引導農民轉變觀念,推廣富硒農業技術,增強農民種植技能,提升收益水平,筑牢產業基石。在嘉禾、汝城、岳陽、隆回、新邵等地,協會組織培訓交流活動,提升技術和管理能力;與企業深度合作,攻克生產銷售難題,推動產品市場化;加強宣傳推廣,提高公眾認知和信任,激發市場需求。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以汝城縣為例,今年成功將富硒小分子納米技術及硅鈦肥技術應用于農作物,實現“雙增雙減雙降”目標。在湖南汝城第六屆紅色沙洲奈李文化節上,富硒黃金奈李、富硒翡翠奈李成為新名片,豐富農產品品類,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經濟快速發展。
在產業規模上,湖南富硒產業實現重大突破。截至 12 月底,全省富硒種養總基地達 512 個,遍布 14 個市州,總種養面積 432 萬畝。富硒農產品加工企業 302 家,包括 7 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和 58 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還有 114 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0 家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2023 年,湖南富硒產業年總產值將突破 500 億元,有力推動農村經濟繁榮,增加農民收入。
湖南富硒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體現在數量增長,更注重品質提升與科技創新。產品品質和附加值不斷提高,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健康的農產品,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2023 年《中國硒指數》顯示,湖南在產業規模、產品多樣性、技術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和產業帶動效應等核心指標上全國領先。
從產值數據看,2023 年湖南省硒產業各方面產值呈多樣化增長。硒農業產值較 2022 年增加 0.28 億元,增長率 1.33%,顯示出穩定增長;硒食品加工業產值增加 1.25 億元,增長率 0.29%,加工行業發展穩定;硒研發投入從 548 萬元增至 550 萬元,增長 2 萬元,增長率 0.36%,體現對技術研發的持續支持;硒產業總產值增加 1.53億元,增長率 0.34%,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科技創新方面,硒研發投入占總產值比重在 2023 年與 2022 年基本持平,均為 0.01%,反映科研投入的持續與穩定。品牌建設成果顯著,品牌價值估算值較 2022 年增加 22 萬元,增長率 5.12%,品牌影響力和認可度不斷增強。
《中國硒指數》為我國硒產業發展態勢提供了全面系統的評估分析,通過量化指標揭示各區域、各領域發展水平,為政策制定者、企業和研究機構等提供重要參考,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科學基礎。此次發布進一步提升了湖南富硒產業的知名度,相信未來湖南富硒產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創造更多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