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5G創新,賦能AI拓潛 ”,歷時一個月的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中學2024年(第23屆)科技節系列活動在5月14日落下了帷幕。
作為系列活動的高潮部分,5月14日的嘉年華活動讓同學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湯濤院士的精彩講座,如一團火,點燃了同學們心中求知的熱情,也賦予了同學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巨大能量;
而各學科的科技展示活動,讓同學們在體驗中感知了科學的新奇,品嘗了成功的快樂,更激發了他們未來拓潛學習的激情。
因追光而賦能,以科技而拓潛……
我們選取了部分同學的感想,與廣大同學分享。
【數學之旅,探索奧秘】
高二(1)班 何文栩
數學推動現代科技,科技引領未來發展。為響應“百名院士百場講座”倡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教授引領我們踏上探索數學歷史的旅程。在這場旅行中,我們認識到了影響人類科技歷史的無數數學家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認真翻閱了未完待續的數學篇章。這些在人類歷史上閃耀的科學家們,他們也曾跟我們一樣懷揣著誠摯的夢想,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不斷奮進,取得成功也許是一個轉機,也許是一生的努力。我們應該繼承這些歷史開拓者們的意志,在前人開辟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讓自己成為點亮歷史的一束星光。
【攻堅精神,銘記于心】
高二(1)班 夏子鈺
今天湯濤院士給我們帶來了關于數學與現代科技發展的精彩演講,他為我們青少年打開了認識更深奧數學的窗口,并且引領我們了解到更加先進和尖端的領域,還讓我們了解到許多數學家對世界數學的貢獻。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對于困難的理解與認識。他提到,在他的研究過程中八成都是困難,但是為了兩成的勝利,他一直以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去攻堅克難,用熱愛引領前進,用專業克服困難,這也指導我們青少年在學科的學習中要懷揣著一種堅定的信念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同時我也相信,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我們會用更飽滿的激情去對待這門學科,用更高的責任感去承擔未來的使命。
提問問題:請問湯教授,您在數學研究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對我們中學生有什么借鑒意義?
【博立葉轉換,魅力無窮】
高二(2)班 李道政
本次講座,我主要了解了數學在科技中的作用。其中帶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講座中提到的傅立葉轉換與之后的快速傅立葉轉換。傅立葉變換的遠程傳輸提供了基礎卻苦于計算的繁瑣久久不得實現,而后來的快速傅立葉變換解決了這個問題,才有現如今的通信技術和矩陣變換。這些無一不給我們帶來了極大震撼,在這之中我體會到了過去數學家的天資聰慧與數學中所蘊含的無窮魅力以及數學在科技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提問問題:院士您好!在您的演講中提到數學為科技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如今科技已經十分發達,這是否意味著數學被研究完了?可以舉幾個例子嗎?
【數學應用,貫穿生活】
高二(2)班 朱英源
在聽完院士的講座后,深有感觸,在有限空間里,我仿佛看見了湯濤院士對數學的無盡熱愛,他在有限的時間里,使我了解到數學發現可以對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深深的影響——傅立葉變換對于數學的應用隨時代變換。科學家們利用傅立葉變換帶領人們一步步走向科技時代,現代通信人工智能,計算機……都出自幾百年前一個學者的奇思妙想。我想,在數學的宇宙里暢游對于湯濤院士一定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他的講座讓我明白我們為什么要學數學,學習數學的意義是什么以及我要以什么心態去學數學。
提問問題:湯院士您好,您提到的馮康的有限元方法論使世界發生變化,那我們高中生學習數學除了應對考試還有什么意義呢?
【指紋識別,解密數學】
高一2班 王思睿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學校迎來了一位貴客。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南方學院校長湯濤教授!在本次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的活動中,我們有幸近距離地聆聽了湯濤院士的講座。講座中湯濤院士給我們介紹了多位數學的杰出人才,讓我們了解到了我們生活中許多便利的科技都是關于數學的,如指紋識別是將圖像轉為函數,由不同的函數相合成就可以快速地記住,因為每個函數都有不同的組合,所以手機就可以識別出不同的指紋了。湯濤院士的講座使我知道了數學貫穿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對數學的興趣大大提升,讓我們受益匪淺!
【數學之美,推動科技】
高一2班 張笑妍
數學推動科技創新!今天我有幸在學校的科技節上聽到湯濤院士的演講。他的演講讓我對數學有了新的認識:原來數學可以是有趣!并不局限于成績,也并不是成績好的才能成為數學家。他強調有興趣,肯堅持,就能做好。此外,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他很好地向我們解析了生活中的數學,讓我明白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并沒有意識到這點,甚至認為數學是枯燥的、抽象的。感謝湯濤院士的演講拓寬了我的視野,我想這也是院士講座走進校園的重要意義吧!
【繽紛活動,科技魅力】
高二5班 潘櫟棋
南附一年一度的科技節嘉年華活動在全校師生精心策劃下于本周揭開帷幕,學校特地邀請到了廣州南方學院校長湯濤院士來校演講,給學生們提供深入了解科技的機會。在體育館里還有不同學科組擺放的活動攤位,有化學的銀鏡漂流瓶,通過不同試劑間的反應完成一件裝飾品,還有積分換取獎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邀請來的大學科技團隊中研發出的“手語翻譯器”,一個手套中連接幾根數據線和藍牙設備,就能感知手勢動作進行翻譯,這類科技產品的研發拉近了我們與聽力障礙人群間的距離,讓他們能夠與普通人進行無障礙交流,為彼此提供便利。我想這便是科技融入生活、不斷發展的意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了解科技創新是我們不可缺的責任擔當,應當努力學習科技知識,為社會、國家貢獻自我力量。
【科技創新,點燃樂趣】
高二6班 林桂如
周二,我們學校舉辦了科技節活動,學校還邀請了廣州南方學院校長湯濤教授為我們作了一場科普講座。湯濤教授的講座讓我們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以及如何去學好數學,培養自己的興趣。
科技節點燃同學探索樂趣。體育館內組織了許多關于科學的展示活動讓我們體驗,廣州南方學院帶來的競技型機器人、手語翻譯手套等活動讓同學們都目不轉睛。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學科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數學通過答題,玩游戲的方式集章兌換獎品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化學“噴火”實驗讓同學感到新奇有趣;地理搭帳篷和拼圖游戲,提高同學的動手能力和地理實踐力。
科技創新,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地美好。
【感受科技,以見悟思】
高二(7)班 譚逸彤
展館里很多讓我眼前一亮的作品,如火山噴發,這個實驗我在初中的時候也有接觸過,利用類似的原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我們可以做出讓人驚艷的作品。雖然我沒有走特別多的攤位,但是很明顯能看出大家都是盡心盡力地準備,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這也讓我想起了初中參加創意搭建時類似的經歷,大家都各自開發自己的腦洞,將自己那新奇的想法變為現實。我們一直在說科技強國,這是第一次具象化的出現在我眼前。從而也讓我思考了一個問題,我們不得不承認科技的確是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越來越依賴科技,但是過快的科技發展對于我們真的是有利的嗎,過多的依賴科技真的是好事嗎?
【重識數學,拓廣眼界】
高一(7)班 於越
5月14日,全校矚目的科技節活動拉開帷幕,作為科技節活動的一部分,“專家進校園,院士面對面”活動,同學們期待已久。中科院院士,廣州南方學院校長湯濤教授及教育局領導蒞臨我校指導工作,下午在同學們的期待中,湯教授為我們做了《數學推動科技發展》的講座。在湯教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講解中,我們還了解了信息技術在醫學發展中的重要貢獻。圖靈等數學大咖紛紛走向我們的視野,我們還了解到原來CT技術、核磁共振也離不開數學的發展。此次講座讓我明白我們應對數學保有熱愛,將數學作為興趣而非僅僅是一門應付考試的枯燥學科。
感謝學校的安排,讓我們能如此近距離地接觸中科院院士,拓廣眼界,豐富學識,此次講座,使我對數學學科產生了濃厚興趣。
來源: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