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恩怨糾葛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雖然同是華夏兒女,但是因為政權不同,兩軍戰士各為其主,互相傷害。對于現如今的我們來說,共產黨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傾情奉獻的政權,是值得我們奮斗一生的信仰。
從抗日戰爭的共同抗戰到解放戰爭的互相搏斗,國民黨和共產黨不斷地較量,但是事實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夠真正贏得大家的支持,才能讓中國不斷的強大,走上國際舞臺。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個煥然一新的政權在華夏大地開花結果,當時一切都百廢待興,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對朝鮮發起了攻擊,而在當時支援朝鮮迫在眉睫。
1.支援朝鮮的必要性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在國家剛剛起步的時候就去打仗很不明智,但是其實在當時這一場戰役是避無可避。大家試想一下,美國的野心又怎么可能只有朝鮮呢,朝鮮只是他們征服亞洲的第一步,一旦朝鮮被攻占,那么中國的大后方就等于直接暴露在了美國面前。基于各種社會因素,中國志愿軍踏上了援助朝鮮的征程。
1950年下半年的朝鮮戰局出現了多次反復,先是朝鮮人民軍一路南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到了8月下旬的時候,志愿軍就已經解放了朝鮮南部90%的地區,92%的人口也被成功解放。
美軍連連吃了敗仗,急需一場勝仗來提振士氣,為了挽回敗局,美軍在9月15日在朝鮮西海岸的仁川實施登陸,美軍此舉將洛東江一線作戰的人民軍主力截斷,朝鮮戰爭形勢一下子發生了逆轉。
2.中朝通力合作,美軍吃了敗仗
美軍和南朝鮮軍大舉越過了三八線,向中朝邊境步步緊逼,在如此形勢之下,人民志愿軍在10月19日跨過了鴨綠江,抗美援朝的序幕就此拉開。中國參戰扭轉了朝鮮戰局,到了11月下旬的時候,志愿軍發起了第二次戰役,美軍第8集團軍和第10軍被包圍。
為了能夠回擊志愿軍,美軍希望能夠得到國民軍的援助,抱著這個目的,當時擔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他希望蔣介石能夠派第52軍前往朝鮮戰場援助美軍,應麥克阿瑟的要求,蔣介石派遣第52軍赴朝鮮參戰。
3.麥克阿瑟致電蔣介石尋求幫助,被美國政府駁回
在12月1日的時候,52軍集合完畢,各部分別開赴指定地點集結,在此之前蔣介石和美軍作戰司令已經達成了共識,就登陸地點,作戰地區,指揮以及裝備問題都進行了協議。就這樣52軍戰士們待命出發,美軍的這次援助,使得52軍的裝備徹底實現了美械化,裝備實力在臺灣各軍當中是佼佼者。
然而麥克阿瑟和蔣介石為國民黨軍隊赴朝作戰的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美國政府為了全局考慮,一方面顧忌蘇聯以及中國增加援朝兵力,另一方面作為盟友的英國并不支持這個計劃,于是美國政府將麥克阿瑟的建議否定。12月6日,蔣介石接到了麥克阿瑟的通知,取消了52軍赴朝鮮援助美軍作戰的計劃。
總結:即便當時第52軍真的援助美軍和志愿軍對抗,我們也不會害怕,根據過往的作戰經驗,我們絕對有理由認為國民黨會繼續發揚"運輸大隊長"的風格,為志愿軍戰士們提供更加多的美式裝備。麥克阿瑟在當時所面對的是我們國家偉大的軍事家毛主席! 這就是西方人小看中國人民的結果!
參考文獻《志愿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