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慶華誕 奮斗鄭青春
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大型全媒體報道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篇
黨旗飄揚在義診現場 打通服務百姓“最后一公里”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掠影
短短一年時間,派出黨員骨干醫護技人員、志愿者3468人次,開展義診活動471場,活動總行程4萬余公里,受益群眾5萬余人次。這是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的一組亮眼數據。
近年來,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這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公立醫院,以新時代黨建引領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義診現場高高飄揚,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把健康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
黨建引領
讓黨旗在義診一線高高飄揚
“咱衛生院的醫生沒有說錯,鄭州七院的副院長趙育潔真的來了,她可是心臟方面的專家,老陳總說心臟不舒服,我得給他打電話,讓他來看看。”
“上次給我家孩子做檢查的彩超室主任于慧娟也來了,她看得可仔細了!”
今年4月9日,在遂平縣石寨鋪鎮劉班莊村,看到鄭州七院的專家出現在義診現場,當地百姓欣喜雀躍。
這是該院“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第100場活動的動人一幕。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根本宗旨,將黨建工作與醫療工作深度融合,一定要聚焦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去年9月,一場特殊的動員會在鄭州七院召開。該院黨委書記、院長尹磊發出號召,“我們的‘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就是要將健康服務送到家鄉人民身邊,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快捷、高效的醫療服務,切切實實感受到黨的溫暖。”
舉旗定向,令出必行。該院黨委辦公室統籌,14個黨支部迅速響應,31個科室聯合行動,400余名黨員和臨床醫技科室骨干積極參與,一支龐大而專業的義診隊伍迅速建立起來。
隊伍,第一時間建立:由尹磊擔任負責人,黨委專職副書記擔任總執行,黨委辦公室總牽頭,醫務科、護理部等科室通力協作;
制度,第一時間制定:出臺義診活動執行規章制度,確保義診活動項目內容是百姓的急難愁盼;
路線,第一時間明確:根據我省各地域特點、生活習慣和疾病譜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有序的義診路線,并由全院人員對接各自家鄉,確定義診時間和健康需求方向。
進社區、下農村、到工廠,讓鄭州七院黨旗飄揚在基層一線。2023年9月26日,“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正式拉開序幕,開啟了該院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里程。
完善制度
讓義診在基層遍地開花
“百姓需要啥,咱們義診就提供啥,要把服務扎扎實實送到百姓身邊。”尹磊說,“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開展15場后,為更好地開展義診工作,根據活動反饋信息,該院領導班子提出要加大力度,以義診活動為橋梁,真正打通百姓就醫“最后一公里”,筑牢鄉村振興“健康線”,切實提高鄉村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也是該院把黨建引領作為“紅色引擎”,推動黨建“軟實力”轉化為醫院發展“硬支撐”的寫照。
去年10月11日,一場特殊的培訓會——“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工作培訓會舉行,要求全院干部職工參與,總結經驗、拋出問題、提出對策,進一步完善義診管理體系:人員統一調配,資源統一使用,車輛統一調配,義診活動效率更高、服務更好、針對性更強了。
義診地點選取更高效——科室主任、負責人等帶領科室人員加強同各社區、衛生院及縣市級醫院的溝通聯系;家鄉是一個地方的,由中層人員帶頭組團開展,聯絡情況以科室為單位,通過通信軟件報備黨辦;
義診管理流程更清晰——每次義診前,相關部門要發布工作提示3篇、提示內容20條,每周制定義診活動排班表、回訪登記表等,確保各環節互相銜接;
義診人員配比更科學——由5~10人組成義診隊伍,義診隊醫師均為醫院骨干,由學科帶頭人及各科室先進醫護技人員組成;
義診物資保障更完備——每次義診出動2~3輛保障車,醫院提供統一物資,制作宣傳條幅等物料,提供血壓計、血糖儀等醫療物品;
義診資料收集更及時——每場義診活動結束后,黨辦負責制作PPT進行匯報,活動登記表及陽性病人信息及時上報醫院,并進行電話跟蹤回訪,不斷完善義診活動流程。
在醫院黨委的組織領導下,不斷完善的制度為義診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短短一年時間,“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足跡遍及全省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學校、企業、田間地頭等,累計開展義診服務471場,活動總里程4萬多公里,派出黨員骨干醫護技人員、志愿者3468人次,直接惠及群眾5萬余人次。
踏實篤行
讓服務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
“‘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啟動后,現在周周有安排,天天有義診,時時都能接收到各科室提報的義診信息,全院職工的參與度非常高。”該院黨委專職副書記王勝杰說。
為何有這么大的反饋量?全院職工參與的內生動力又來自哪里呢?
——來自“心系家鄉”的殷殷情懷。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河南現有冠心病患者約170萬人,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為877.45/10萬、死亡率為 286/10萬。
面對這些驚人的數據,當醫院提出回饋家鄉父老的“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時,醫院職工們暗下決心:“有強大的專家團隊做支撐,讓我為家鄉人做好事,我一定要做好!”
心系家鄉的情懷,吹響“心系家鄉健康行”的號角。鄭州七院全院職工按下了回饋家鄉的“加速鍵”,一個個電話通往家鄉,一條條訴求信息飛到醫院,一場場針對性極強的義診接踵而來、有序推進。
——來自“我必擔當”的堅守。作為河南省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該院擔負著提升全省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筑牢中原人民心血管健康防線的責任。全院職工以“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為切入點,主動扛起了這份責任。
來自周口農村45歲的張先生,患有擴張型心肌病、二尖瓣與三尖瓣關閉不全等心臟疾病,心力衰竭、生命垂危。在義診活動現場,經專家評估后,他到鄭州七院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獲得重生。
在鞏義義診時,鄭州七院副院長楊斌主持召開病例討論會,并與當地醫生一起查房、手術跟臺。鞏義市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病區副主任蘭永超說:“這樣的心血管專科共建模式,是我們基層醫院所急需的,非常希望這樣的幫扶常態化,讓鞏義的急危重癥心臟病患者不出家門就可以得到專業、前沿、科學、嚴謹的治療。”
——來自基層百姓和醫生的期冀。因為用心,“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深受基層百姓歡迎;因為務實,與義診活動同步的醫聯體支援專家團隊,深受基層醫護人員期盼。
為此,該院以河南心血管專科聯盟、鄭州市心血管專科聯盟、經開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等為載體,依托心血管專科優勢,大力推進醫療資源下沉。通過發揮三甲醫院龍頭作用,擴大“1+N”醫療模式,做大醫聯體、醫共體“朋友圈”,不斷推進優質醫療服務向鄉村和社區基層延伸,織密健康服務“一張網”,打造市縣鄉“一體化”格局,以黨建引領推進健康網格化管理,著力破解基層群眾就醫難題,打通百姓就醫“最后一公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加優質、高效、舒適、便捷的醫療服務。
黨旗鮮紅,映襯著赤誠初心。迎著太陽,鄭州七院“心系家鄉健康行”義診活動必將在中原大地迎風招展、落地生根。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名片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醫院聚焦“心”領域,堅持“強專科、大綜合”的總體思路,初步形成“全鏈條、全覆蓋、全兜底”的心血管疾病診療新格局——全鏈條的心血管診療服務、全覆蓋的心血管診療技術、全兜底的心臟移植手術,成為中原地區心血管領域的佼佼者,心血管專科綜合實力居河南前列。
該院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器官移植外科是河南省醫學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現開設病區13個,年開展心臟介入手術3.7萬余例,在河南省率先獨立開展經導管動脈瓣置換術、經皮左心耳封堵術、經皮心肌內室間隔消融術、經皮心肌活檢術、經皮肺動脈高壓去神經術等,居全國先進水平;心血管外科現開設病區10個,年開展心外科手術近3000例,開展心臟移植手術例數位居全國前列,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三;腎移植腎臟病診療中心在國內較早開展腎臟移植手術,已有30余年歷史,累計完成腎臟移植3000余例,彌補河南省多項醫療技術缺憾。
2024年,該院成為河南省退役軍人(省級)優待定點醫療機構,與河南省醫學科學院聯合組建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生物治療研究所。
本報記者 汪輝 通訊員 汪俊杰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