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11月10日,“好事成雙,‘郵’你更好”高郵城市宣傳片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播出時間為:早間約07:41,午間約13:00,晚間約19:55,每天三個時間段,長達15秒向全國觀眾展示高郵煙火小城的魅力。
穿城而過的大運河、落日余暉中的高郵湖、歷史悠久的盂城驛,匯聚千古文人墨客的文游臺……這一刻,高郵不再是地圖上的一個點位,而是一個鮮活生動的寶藏小城。
“蕩湖十萬頃,驛道兩千年”,她是一座獨樹一幟的郵城。高郵地處長江三角洲,是江蘇省地理幾何中心,是全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保存著全國規(guī)模最大、最為完好的古代驛站——盂城驛。760平方公里的高郵湖碧波萬頃,京滬高速、連鎮(zhèn)高鐵、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交通便捷。高郵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和江蘇省文化和旅游產(chǎn)業(yè)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有國家4A級景區(qū)2個、3A級景區(qū)7個。
“上下七千年,風物貫古今”,她是一座底蘊深厚的古城。高郵緣水而發(fā),因郵而興,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高郵具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在此筑“高臺”置“郵亭”,高郵由此得名。加上舉世無雙的“雙黃鴨蛋”,從此這座城市也烙上了“223”——“好事成雙”的印記。秦碑亭漢古墓、隋運河唐古塔、宋城墻明驛站,書寫著高郵的歷史華章。同時作為“雙世遺城市”,淮揚運河高郵段、“里運河——高郵灌區(qū)”先后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名錄。
“三十六湖秋水闊,蒼煙一點指高郵”,她是一座文脈綿長的名城。高郵與“文”結(jié)緣,歷朝歷代,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宋代婉約派詞宗秦少游《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傳唱千年。訓詁學大家王念孫、王引之,可謂“一家之學,海內(nèi)無匹”。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執(zhí)筆的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特別是其中的智斗選段更是家喻戶曉,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她是一座舌尖盛宴的小城。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雙黃蛋是最響亮的名片,依托富饒的高郵湖,高郵大蝦、高郵鴨、高郵湖大閘蟹等都是本地的特色水產(chǎn)。傳統(tǒng)的“璧合珠聯(lián)”“珠湖雪浪”等十大名菜和近年來開發(fā)的“少游宴”“大蝦宴”“汪氏家宴”等七大名宴不僅名揚海內(nèi)外,知名度更是日漸提高。高郵的蒲包肉、陽春面、界首茶干等特產(chǎn)小吃也名聲在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