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張學良是大軍閥張作霖的兒子。而且他們父子對國家都有著深切的熱愛。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在之后的54年里,無數的人都在盼望著他的回歸。周恩來在彌留之際還在懷念張學良。
張學良
到底有著怎樣的的前塵往事?張學良和周恩來兩人有著怎樣深厚的情誼?
張學良
張學良父親張作霖是當時割據一方的大軍閥,更是一代梟雄。張作霖不但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還有著很強大的民族氣節。在日本侵略中國時,張作霖據力抗爭,與日本爭鋒相對,沒有一絲的妥協。
張學良雖然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在軍事方面與他父親相比卻還有所差距。而且張學良早年時貪玩,還吸食了一陣子的大煙。所以有人都說他是“虎父犬子。”
張作霖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因為知道張作霖不容易對付,所以策劃“皇姑屯事件”。這次事件把張作霖炸成重傷,回到沈陽后,不久就去世了。此時年紀輕輕的張學良扛起了大任,肩負起父親未完成的心愿。讓日本人的陰謀沒有達成。
張學良一直憎恨著日本人,想著為父報仇。可是蔣介石卻一心想要針對共產黨,所以實施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這讓張學良深惡痛疾。特別是東北淪陷后,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背離家鄉,更加使他增強了對抗日的決心。張學良覺得再這樣下去,自己將無言面對東北的家鄉父老,還有他那被日本人殘害的父親。
不久張學良和楊虎城在李克農等人的促進下,他們與一心想要聯合抗日的共產黨取得了聯系。雙方一拍即合,約定會見,共商抗日大計。
張學良
張學良與周恩來的第一次見面就是在這次會議中。
在1936年4月9日,在延安清涼山下的一座教堂里。這天下風雪交加,但是也沒有阻擋兩人堅定的腳步。
張學良和周恩來兩人第一次見面,可是兩人卻一見如故。因為周恩來年少時曾在東北讀過書,在南開學校上過學,所以也算是東北長大的。
所以剛見面時,兩人就熱情握手,周恩來笑著說:
“我是在東北長大的”。
因為周恩來年輕時在東北上的學,所以他也算是在東北長大的。
周恩來
張學良熱情的笑著道:
“我知道,老師張伯苓曾向我說過你。老師對你夸贊不已,常常為你而驕傲。”
“你也是張伯苓的學生?”
周恩來驚奇的問道。
張學良大方的說道:
“年少時不懂事,吸食了大煙。張伯苓因與我家有舊,所以勸告我戒掉大煙,后來拜了他為師。”
兩人像多年的好友一樣,在一番敘舊中展開了對抗日的看法。很快兩人達成了一致,他們要逼蔣抗日。
張學良后來說道,這次會見之后,他回去興奮得一夜未眠。他曾興奮地對好友說:“我結識了最好的朋友,真是一見如故”。
甚至,他還曾十分認真地表示有了周恩來這樣的人,此后“中國的事就好辦多了!”
周恩來
而周恩來見到張學良之后也是非常的欣賞他,他在張學良身上看到中國全面抗戰的希望,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張學良在與周恩來會見之后,便想盡了各種辦法逼迫蔣介石。可是蔣介石總是不聽勸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當時祖國的局勢越來越復雜,張學良也是心機如焚,眼看著國家就要陷入更加的混亂中。這時張學良無可奈何想到了一個極端的方法。
1936年10月12日凌晨五點,在蔣介石正式通過第六次“圍剿”計劃后,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軍事嘩變。他們派出東北軍將蔣介石捉拿,關了起來。在捉拿的蔣介石的時候,蔣介石從窗戶向外跳,想要逃跑,被摔傷了,最后被士兵活捉。
可是蔣介石作為國名黨的領袖,被手下發動軍事嘩變,活捉扣押。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那將會有更加不好的事情發生。此時張學良也是十分的焦慮,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張學良
后來,張學良找到了周恩來,兩人進行了長時間的洽談。周恩來為了此次事變的和平的結束,還留在了張學良的身邊,要與他密切合作,達成抗日救國的統一戰線。最終在兩人的不斷奔波努力下,國共終于簽訂了共同抗日的合約。
此時,軍中內部對于先撤出軍隊還是先把蔣介石放回去爭論不休。此時國民黨、清華大學以及國際社會都開始宣傳此事,向張學良施壓,讓他盡快放了蔣介石。就連共產國際也在指責張學良,都說張學良投靠了日本,是在日本的支持下發動了軍事嘩變。
面對著眾人的不解,甚至造謠。張學良沒有為自己說過一句話。他也沒有為自己著想,而是想著怎樣才能穩定軍心,給國人一個交代。
不久后張學良暗自下定了一個決定,在沒有通知眾人的情況下,拉著楊虎城,帶著蔣介石前往了南京。
張學良
張學良剛走,消息傳到了周恩來的耳中,他聽到后楞了一下,急忙拿起一件衣服,就邊穿邊向外走去,還喊著他的衛兵:“快走!快走!”“依照蔣介石的性格,張學良此去恐怕兇多吉少。”
在周恩來的催促下,他們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機場,周恩來急忙下車跑了進去,想要勸誡張學良。可是已經他們來晚了。張學良他們已經乘飛機離開了。
周恩來看著遠方已經不見的飛機,失望的站在原地,眼中止不住的留下淚水。周恩來知道張學良此去兇多吉少。可能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周恩來就這樣自責的在機場待了許久才離去。
不曾想此去一別,也成了他們的永別。
周恩來明白,張學良想要用自己和楊虎城的性命換取,蔣介石的怒火,換取全力抗日的戰線統一。但是周恩來卻不想這位好友就此離去。
后來,不出所料,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了起來。沒有了消息。可是周恩來的心中十分的難過。
周恩來
以至于后來在國共談判破裂后,張治中將軍等人準備回南京述職,周恩來想到張學良的遭遇,苦苦相勸道:
“我已經對不起一位姓張的朋友了,不能再對不起另一位!”
在周恩來的心中一直都記著張學良,他總是想方設法的想要營救張學良出來。在之后周恩來與國民黨的談判中都要求釋放張學良和楊虎城。但是每次都被蔣介石拒絕了。
到了1949年,在國民黨敗逃的時候,周恩來再次提出釋放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要求。但是國名黨表面上答應了周恩來的要求,背后卻將楊虎城殘忍的殺害了,在蔣介石夫人的請求下張學良才逃過了一劫,但是也被蔣介石秘密的轉移到了臺灣。
在楊虎城遭到遇害后,周恩來更是萬分自責,也更加擔憂張學良的安全。他擔心心狠手辣的蔣介石也把張學良給殺死。所以為了張學良的安全著想,周恩來還專門讓人向蔣介石說道:
“你不要對張學良不利,否則大家將來也不好見面!”
周恩來知道這樣對營救張學良無濟于事,但是也希望蔣介石有一定的顧及,不要不顧一切的把張學良秘密殺害。
在新中國成立后,成為總理的周恩來也一直沒有忘記張學良。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說道:
不論張學良將軍是死還是活,我們所有人仍要記得張學良將軍,他是位“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周恩來
在1960年時,周恩來聽說張學良的弟弟來探親,周恩來喜出望外,在百忙之中讓人把他們請到家里來,親自款待他們。還親自寫了一封信想要他轉交給張學良。
而信件內容非常的簡短,只有兩句話:
“為國珍重,修心養性;前途有望,后會有期”
但是卻含著周恩來對張學良的深深的思念之意。希望有朝一日兩人可以再次重逢。
遺憾的是,蔣介石戒備森嚴,在信件幾經周轉之后不見了蹤影。不過后來信件的內容傳到了張學良的耳中,他當時喜極而泣,激動萬分沒有想到周恩來這位老朋友還記得他。
后來周恩來又讓人把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家人請到家里來吃飯。期間他們討論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時,周恩來痛苦的流起了眼淚,說道:“我對不住,他們兩位呀!”
周恩來一直都在想辦法,想要救出兩位。可是事與愿違。所以他總是在責備自己,為什么當時沒有及時的把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人攔下來。這件事也成了周恩來一生的遺憾。
周恩來
在周恩來病重的時候,還經常向身邊的人念叨:臺灣還有一位老朋友被囚禁著。
對于張學良的牽掛,周恩來一生都沒有放下。在彌留之際,周恩來突然從昏昏沉沉中清醒了過來。他立即找了對臺工作的羅長青,用盡全身最后的力氣虛弱的說道:“千萬不要忘記臺灣的老朋友。”
雖然,周恩來這次沒有明確的告訴眾人張學良的名字。但是他們經常在周恩來總理的身邊工作,所以他們早就聽周總理多次念到過張學良的名字。
當時遠在臺灣的張學良,聽到周恩來去世的消息后,痛苦流涕。自語道:“那是我自己的選擇,我們從來沒有怪罪過你。你何必如此自責。”
重獲自由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之久的監禁生活后,張學良終于大陸等人共同的努力下獲得了自由。可是他已從一個翩翩少年變成了一位白發少年。這一刻,他終于等到了,激動萬分。但是他并沒有回到那個他一直渴望的故土,而是在重獲自由后僑居到了美國夏威夷。
張學良
張學良的老管家林源泉回憶稱,張學良曾經多次向他說起故鄉,還經常望著大海的對面,對著林源泉說道:
“我想去那里。”
林源泉知道張學良想家了,但是他卻始終沒有付出行動。
林源泉多次勸說讓他回去,但是張學良總是搖搖頭。
在后來,中國的開國上將呂正操前往美國看望張學良。
呂正操原本是張學良的手下,可是在張學良被軟禁之后就加入了共產黨。兩人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
張學良在和呂正操聊天時,談起過往也是發出了各種感慨,他不由的愧嘆道:
“我最遺憾的是沒能直接參加抗日, 你帶的部隊堅持打日本, 對我也是個慰藉。”
呂正操和張學良
呂正操后面寬慰他說:
“您不用遺憾,您這一生做一件‘西安事變’就是對抗戰最大的貢獻,打日本人我們替你打了嘛, 東北軍替您打了嘛。”
呂正操看著惆悵的張學良,知道他一直在自責,所以補充說道:
“您不用什么都怪罪自己,其實你是有大于功的。”
之后,在張學良大壽的時候。周恩來夫人鄧穎超。隨即給張學良致電,祝賀他九十大壽。
信件內容如下:
漢卿先生如晤:
欣逢先生九秩壽慶,穎超特電表示深摯的祝賀。
憶昔54年前,先生一本愛國赤子之忱,關心民族命運和國家前途,……想先生思之亦必欣然而自慰也。
我和同輩朋友們遙祝先生善自珍重,長壽健康,并盼再度聚首,以慰故人之思耳!
問候您的夫人趙女士。
鄧穎超
1990年5月30日
張學良收到消息后非常開心。他才知道,這些故人都還記著他。
張學良
可是由于身體的原因,張學良一直沒能回到他思念的故鄉,也再也沒有看到重回和平的家鄉。2001年在美國病逝。
歷史滾滾,一位位偉人共同創造了世間的美好,但是他們卻也貢獻了自己的一切。故人已去,可是思念卻無法消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