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懷疑商家少煮一個餃子而怒砸店鋪。
11月9日上午,這則新聞沖上了百度熱搜的第二名,指尖新聞沈陽晚報、極目新聞等媒體都做了報道。
從報道中可知,此事發生在安徽馬鞍山市,時間是11月7日,具體事發地則是一家水餃店。
事件起因則是這名男子在就餐時懷疑商家少煮了一個餃子,因而勃然大怒,隨后便是大發脾氣。
據商家表示,當時自己并不確定餃子的數量是否像他說的那樣真的少了,但自己依然提出如果他不滿可以多補他幾個,實在不行退款也是可以的。
但男子始終不聽,始終在自說自話,到后來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在店鋪內打砸起來。
網傳視頻顯示,店內的桌子、椅子都已被掀翻,原本桌子上的食物也灑落滿地,一個女人,也就是男子的妻子正在從背后抱住他,試圖將其阻止。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對《史記》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對這句“名言”相信一定不會陌生,這句話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是太史公用來概括范雎的話。
睚眥,在古文中是瞪眼睛的意思,睚眥必報,就是說即便連瞪眼睛那樣極小的怨恨也不肯放過。睚眥必報,這也差不多可以說是范雎的人生信條。
關于范雎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查閱,這里就不再贅述。
不過,人終究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對于一般人而言,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待人接物最好還是寬容大度一點為好,睚眥必報,格局終究太小。
當然了,以上只是一段插曲,回到此事上,與其說當事人是睚眥必報,不如說他是在尋求一個情緒的出口。
后續的情況證明一個餃子少了其實不是重點,這名男子更多的只是想找個地方發泄情緒而已。
男子患有癌癥且已至晚期,前一天剛剛化療回來,男子周邊多名鄰居也出面證實了這點。
最終,商家決定放棄賠償,表示諒解。
這里也許有人會說,得病也不是你搞破壞的理由,該賠償還是要賠償的。
道理當然是這樣,但問題是道理往往是直的,但現實往往是復雜的。
面對一個癌癥晚期病人,一般人也只能多退讓些。
最后,也只能表示心疼這位商家。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