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作者:玄圭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上網搜索“柳智宇”,他的個人名片后面有個括號,內容是“數學天才”。
2005年,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金牌;2006年,國際奧賽數學滿分金牌,同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學;2010年,拿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出家為僧。
2022年,柳智宇還俗,之后創業、戀愛并結婚……
人生的幾個重要關口,柳智宇都作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選擇。2023年年底,柳智宇的個人傳記《人生每一步都算數》出版,對過往的種種選擇、當下的種種經歷,給出了答案。
01
身在高處,內心渴望與更多人產生連接
“其實,我也見過四五十歲的朋友,他們也是在人生晚一點的時候,才開始去探索自己的道路。跟我一起學習心理學的一位朋友,他是在快要退休的時候才開始學習,想到退休后就可以從事這個工作,他特別開心。所以人生的選擇沒有早晚,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最重要的是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去了解自己,去關注自己到底要什么。”
這是2024年10月的一天,柳智宇在個人直播間里分享的一段內心感悟。
在接受媒體采訪、新書發布會、直播間聊天,或者在線上進行心理輔導時,柳智宇都在表達“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關注自己內心遠比在意外界眼光更重要”等觀念。這難免會讓人詫異,因為,他可是柳智宇啊……
1988年,柳智宇出生在湖北省武漢市一個高知家庭,爸爸是物理老師,媽媽是工程師。他從小就愛學習,尤其在數學和物理上表現出極大興致,成績一直不錯,父母也因勢利導,將柳智宇送進數學培優班。上初中后,他就開啟了“競賽人生”,而且屢屢獲獎,柳智宇也因此被注視、夸贊和議論。
拿遍了學校、全市、全省甚至全國的金牌后,2005年,17歲的柳智宇在俄羅斯參加國際奧數循環賽,一舉拿下金牌,成為當年中國選手中唯一拿到金牌的。“數學天才”的標簽,也從此貼在了他身上。不久后,柳智宇拿到了北京大學數學系的錄取通知書。
2006年,柳智宇以滿分的成績,獲得當年國際奧數競賽金獎。4年后,他收到了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而且是全額獎學金。但他選擇了走上一條讓人驚訝也不解的路—成為北京某寺廟的一名出家人。對此,他的解釋是“尋求內心的平靜與認知”。
當別人認為柳智宇獲得奧賽金牌,前途不可限量的時候,只有他自己知道,數學這扇大門可能已經無法再向他打開。
為了備戰數學競賽,柳智宇長時間刷題引發眼睛問題,不斷積累,終于在高三爆發,一次嚴重的眼疾讓他再也無法像原來那樣沒日沒夜用眼。看黑板,他只能堅持10分鐘。他不得不重新審視人生的意義。那時,柳智宇并不知道確切答案,但跟同學互動、交流,與更多人產生連接是他一直渴望的。
從小到大,柳智宇把更多時間花在了學習尤其是數學上,沒有太多時間和朋友玩耍,但他內心其實一直非常渴望有幾個知心好友。高中時期柳智宇想用自己的數學特長幫助同學,一方面希望幫助同學進步,另一方面也能有機會與大家產生連接。然而面對他的主動幫助,有些同學拒絕了。
當時他很受傷,乃至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很失落。不過今天,柳智宇已經釋然。“那時的我有同情心,但缺乏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能力,想幫助別人,卻總讓人覺得居高臨下。”如果再回到過去,他一定會用更好的辦法去和他人連接。
大學期間,他加入了學校的禪學社和耕讀社,對禪學開始有所了解,也因此結識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課余,柳智宇去寺廟做義工,漸漸地對這種既能關注自己內心,也能幫助大眾的生活產生了向往。最終,柳智宇決定選擇一條令人驚嘆的“無名小道”。
其實,在畢業前夕,他收到了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3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這些別人眼中的榮光,柳智宇已經不在乎了。
“修行更適合我當時的生命狀態。”最終,父母尊重了他的選擇。對父母來說,沒有什么比孩子身心健康更重要了。
02
相信親情、愛情,也相信自己
在大眾眼中,柳智宇的選擇離經叛道,甚至是自毀前程。但對他自己,以及他和父母的關系,其實都有意外的益處。柳智宇的數學成就與父母的嚴格管教、精心陪伴分不開,但和很多“80后”一樣,他學習、生活基本由父母安排、包攬,親子關系也相對緊張。
這種模式因為柳智宇大學畢業后的選擇而改變。他出家后,母親也逐漸關注并學習心理學,之后母親還推薦柳智宇學習心理學。雖然一開始比較排斥,但他在閱讀了母親推薦的心理學書籍《登天的感覺》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發現了心理學的魅力。心理學更為實用,因為真的能作用在人的身上。
修行之余,柳智宇花了很多時間自學心理學,這也為他后來的再次選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寺廟10年間,他讀書學習、出坡勞作,參與書籍編輯,給僧團講課,與此同時他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才是適合這個時代的修行方式?2018年,他下山,成為“人間的漂泊者”。
2022年1月,柳智宇還俗,加入了一家老牌的心理機構,成為北京中關村上班人流中的普通一員。不久,他也遇到了愛情。
“她活潑開朗、有愛心、溫柔、知分寸、有禮貌,和父母的關系也很健康,她有穩定的工作,心理成熟度也很高。我們三觀一致,有很多共同語言和愛好。”說到妻子,柳智宇嘴角上揚,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相信愛情,相信她,也相信我自己。”
在愛情這件事上,柳智宇果斷利落,認定了就去表達,這樣的表現,與多年學習心理學不無關系,也與他骨子里敢作敢為,想與更多人產生連接分不開。
他坦言,遇到愛人對他的幫助非常大。柳智宇以前生活粗糙,遇到妻子后,生活及健康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更多的改善。“有人提醒你好好吃飯、按時睡覺,也有人陪著去鍛煉身體,生病了不用再扛著,因為有人會催促著去醫院,盯著你按時吃藥。”
戀愛后,柳智宇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細致,許多好的生活習慣也慢慢培養起來,身邊人都覺得他整個人的狀態好了許多。
除了日常生活上被關注外,遇見妻子后,柳智宇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因為她總是耐心地聽。“我從未感受過有一個人會這樣全身心、全方位地理解和支持我所有的想法和感受。”柳智宇遇見妻子之前,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但是遇見她之后,她教會了他如何更好地去愛、去照顧一個人。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是專為你設計的,最開始有性格差異,她愛講話,我不愛講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旁若無人,她說話,我根本聽不到,這給她帶來不愉快的感受。好在她會表達,而我很愛她,也愿意為對方而成長,生活中會慢慢地懂得去照顧她的感受。”
真正愛一個人,雙方一定要相向而行。其實,與其說柳智宇很幸運,在對的時候遇到了對的那個人,還不如說,幾經沉浮后,他越來越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
2023年年底,柳智宇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公司,并宣布結婚。立業和成家,有條不紊,一氣呵成。回望他曾經的成就,這兩個選擇反而顯得有些普通。對此,柳智宇說,雖然當年的自己擁有外人羨慕的成功,但彼時的他,已經明白外在的成就不足以代表生命本身。
在人生的一些重要關口,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夠“放下過往,重新出發”。
03
“天才”做回普通人
“哪怕是做數學老師,也比做心理咨詢師更能讓人理解啊。”被問到為何要從事心理學工作,柳智宇說:“心理學是直達人心的。”
如今的柳智宇,并不需要向父母、外界證明什么了。大家能夠共同成長,能給身邊人帶來些許光亮,幫助那些在關系中困惑、無措的人,給大家解答一些疑惑,就夠了。
柳智宇喜歡的生活是“和光同塵”,簡言之就是過平凡的生活。在咨詢中,他也一直把這個觀念告訴大家,要接納自己的局限性。“一個人平凡與否都是社會定義的,這種標準來自外在和別人看問題的方式,我們要把社會標準放在一邊,回到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自由。”
“春天從來不會要求一棵樹必須長到10米高,一株小草一定要長到1米以上。如果春天是這樣,就沒有人會喜歡春天。”柳智宇說,春天只是營造一個接納包容的氛圍,萬物就能自然生長。春天沒有逼著萬物必須生長,也沒有讓人們必須贊美它。以喜悅和接納的心態去面對自己、愛人、身邊人,以及每一天的際遇。
人生的幸福從來就不是一次考試決定的,重要的是個人的成長。“你的每一次努力付出,都會成為你人生中的一筆重要財富,為你的人生增添光彩。”柳智宇說,人生每一步都算數,走過來,經歷過來,無論好壞,都是寶貴的財富。
盡己所能幫助更多的人,與此同時也要做自己。特別累的時候,柳智宇也會給自己放個假,來一場旅行。今年4月,他去了大理,住在偏僻的農家院里,在窗臺前久久地看遠處的蒼山。
“山頂有皚皚白雪,因為云朵在夕陽下移動,將斑駁變幻的光影投射在山腰上,這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快樂。”他騎著小摩托去洱海邊,一路上,樹木和花朵在兩旁搖曳,風輕輕地拂過面頰,這也讓他覺得無比幸福。
柳智宇經常告訴來訪的父母,給自己也給孩子多一些空間。在新書《人生每一步都算數》中,柳智宇寫了這樣一段話: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長跑,你不必贏在起跑線上。那些最初跑得快的孩子,不過是因為他們的天賦正好與這個階段的學習要求相匹配,不代表他們能永遠跑在前面。每個人的天賦、秉性是不同的,只有找到自己的節奏,才能跑出最好的成績。”
這是對過去的接納、放下,也是對自己如今平凡也幸福的生活,寫下的一個感嘆號……
本文摘自《婚姻與家庭》雜志 2024年10月下
原標題《柳智宇:人生每一步都算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